坚持抄写古诗词,能够带给你什么
苏轼《江城子》
我们常说 “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往往会用来鼓励自己多读书。其实这句话出自苏轼的《和董传留别》:
诗书能改变人的气质,洗涤人身上的世俗之气,这大抵是没有错的。“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诗书也可以让一个人保持年轻的心态,保留能被细微的美好感动、能对春花秋月落泪的能力,心中的赤诚也不会被岁月洗劫一空。
但难的是如何把诗书带进心中,藏在腹内,跟自己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书,当然是要读的,要从薄读到厚,再从厚读到薄,完成将书从纸上誊写到心中的过程。你须要先走进书里,把心沉浸在书里泡一泡,灌一灌水,染一染色,入一入味。
而对于诗,我们当然想品味它们独特的味道,分享它们与众不同的美好,把它们带给我们的感动收藏。我们也希望在生活中能有诗为伴,能够每天都诗意地栖居,给波澜不惊的平淡生活添加些许调料。别人的诗,抵达我们内心深处,无疑需要共鸣,需要引发频率相近的触动。默读、朗读、诵读,都是将诗潜移默化到心中必不可少的过程。熟悉之后,始可以言懂。
诗与普通的书,又有所不同,它更简洁,更凝练,更精雕细琢,没有过多外在的繁芜。所以,句句都值得细细品读,反复咀嚼,直至有香味散发出来。光用眼看,似乎始终有隔着距离;光用嘴读,似乎又浮于浅显;而抄写时,既需要全神贯注,端详仔细,又需要在心中默读,把声音从心中发出,融化在肺腑,一笔一划地书写,将诗句留在纸上,同时也完成了在眼中、心里的三重复印。由此看来,抄写抑或默写诗词,便是一次与诗人、与诗词本身的无声对话,用文字呼唤着你的名字,传递你的心意。
当然,抄写诗词,不只是拉近了你与诗词的距离,如果能够坚持下去,还能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用笔在纸上书写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在抄写或默写的过程中,需要一笔一划、一字一句地留下痕迹,每一个留在纸上的笔墨,也同样在记忆的存盘和内心的墙壁上留下痕迹。既加深了印象,强化了记忆,也延长了思考,加深了理解。诗词创作,属于初写,我们则是跟着抄写,同样的文字或许能牵引出同样的思绪。倘若具有了一颗诗心,或许人人皆可以成为诗人。一颗具有了诗心的读者,一定是诗人又多了一个的同行人。若真能这样,想必诗人就能少一分孤独。
在键盘代笔多年的今天,字库里的字体代替了具有个体特色的字体,重新握笔,便是找回属于自己的字体,不管这种专属于自己的字体是美观成熟,还是笨拙幼稚。用进废退的规律,同样适用于书写。发起每日抄写诗词活动之后,很多群友重新握笔,每日打卡,渐渐找回曾经的状态,甚至有了新的突破。这是除领略诗词之美之外的另一份惊喜,但这惊喜却在情理之中,并不让人觉得意外。独行速,众行远。一个人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或许很难,比如读诗,比如抄诗,但如果一群人一起做类似的事情,就不会感到孤独,就能在他人的坚持中汲取能量,找到继续下去的勇气。
从陌生到熟悉,有一段路要走。陌生人如此,未读过的诗词,亦是如此。在诗词群里与群友一起抄写诗词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此前没有见过的诗词,很是眼生,但它们却也有着令我们眼前一亮的魔力。这时候,把这首诗抄写下来,像是听完了一遍它的自我介绍,娓娓道来。其实,每一首诗也都像是一个藏宝图,诗人在文字里埋下了秘密,有些是欲掩还彰,心思捉摸不透,有些则是直接展现,想同人宣泄诉说。看吧,用书写记住这首诗,用一字一句认识一个新朋友。
诗词带给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很难说清它们在我们心里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有时能引我们发笑,而有时又害我们落泪。我们很容易被诗人感染,在他们的诗句里中毒,甚至连解药都没有。这么说,抄写诗词倒像是给我们做了一个CT,照出心头的郁结,照出脸上的微笑。其实,诗词一旦走进心里,经历若干次血液循环,就不容易离去,会在某些特定的时刻、特定的场景被再次激发出来。诗词将感动传染给我们,我们也会将诗词的感动传染给他人;比如,我们身边的人;再比如,我们的孩子。
抄一抄诗词,用笔去读它们。也许,当我们真正读懂诗词的时候,其实读懂的也是我们自己。誊写了诗句,也在心里誊写了一份感动;只属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