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世民:我们都活在牢笼里!任正非:马世民永远是我的老师
5年前,70岁的任正非在华为“蓝血十杰”表彰大会后接受了媒体采访,有记者问他:“未来谁能接过来您精神领袖的接力棒”?
任正非是这样回答的,“先讲我两个朋友的故事。一个朋友是AIG创始人柏林伯格,88岁,每天早上做50个俯卧撑,晚上做50个俯卧撑。他88岁到深圳来,跟我谈到三年以后他就退休了,他把公司交给谁。……另一个朋友是马世民,现在应该是78岁了。大前年9月7号,在他伦敦办公室请我吃饭,让我伸头出去看碎片大厦。那个碎片大厦有1680英尺,老头子三天前沿着绳子,从上面顶上溜下来……”
其中任正非提到的马世民是一个传奇人物,任正非曾罕见地给他的书作序,赞扬他是青年人的好榜样,“对于今天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马世民对当代青年人,是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对我来说,他是一个实在丰富的老师。我不知道他在全世界有多少产业,怎么飞的,如何分配时间的,值得我学习的还多得很。”
那么,这个马世民是谁,值得任正非如此推崇?
1
马世民,英国人,1940年出生于莱斯特,曾任职于和记黄埔董事总经理,是李嘉诚的左膀右臂。
18岁的时候,马世民就开始了人生冒险,他登上了一艘船,从荷兰航行到南美。19岁的时候,马世民又加入法国的外籍军团,度过了5年的雇佣兵生涯,有过血与火的经历。
然后马世民来到香港加入怡和洋行,后来又自己创业,李嘉诚赏识他的才干,从而收购了他的公司,做了近10年的“和记黄埔大班”之后,马世民继续人生的冒险,他先后在几十个跨国公司里担任董事和顾问,曾任德意志银行亚太区执行主席,后来又创办金融公司,成为一名金融家。
最让人称道的是马世民的冒险事业:59岁的时候,马世民参加撒哈拉沙漠马拉松大赛,7天时间跑完254公里;64岁的时候,马世民在南极洲用58 天徒步行走1095公里,成为徒步南极最年长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保持者;71岁的时候,马世民组建了世界第一支私人海军,打击海盗……
2
基辛格曾称赞马世民的人生经历:马世民的故事是一个关乎胆量与荣耀的探险故事,刺激、丰富且具戏剧性,深深吸引着我。
确实,看马世民的一生,他从18岁开始,一直在拓展人生的宽度、广度,从某种意义上,他这一辈子相当于普通人过了几辈子。
从雇佣兵到商人,从商人到探险家,在多个领域成就非凡,马世民具有常人难以想象的厚度。
而思想决定行为,马世民之所以有这样的人生,核心在于他与众不同的“想法”。
马世民认为,人生来都是不自由的,“我们都活在牢笼里,包括你周遭的环境和过去,决定着你的将来。”所以,我们有机会就要跳出去,找到一点空间,在那里找到自我,然后找到自由。而自由,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
3
性格决定命运,在马世民的性格中有一项非常值得学习的素质,那就是想做就做,从不优柔寡断,他说,“我的人生从来没有静止过……”
对马世民来说,人生要去主动选择,不要留在固定的轨道上随波逐流,生命有无限的可能,前提是你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主动性。
“对我而言,加入法国外籍军团就是偏离了人生的轨道。军团生涯非常艰苦,而且与我原本要走的路截然不同。但正是这经历让我找到自己。我是个自由的人。”
不断去攀登属于自己的高山,持续扩展自己人生的空间,这才是生而自由。“我们生来并不自由,而是在盒子里、牢笼里,得走出去。你生在什么样的盒子就决定了你得遵循什么样的路径。如果你父亲是个波士顿亿万富翁,你便会上普林斯顿大学,与名门淑女结婚,继承家族生意,退休后悠哉地打高尔夫球,然后一生便结束;若生于加拉加斯贫民窟,你人生的轨道也都预定好……”
马世民表示,“从很早开始,我的哲学就是离开与生俱来的路径。唯有跳出既定的轨道,才能体验人生的种种历练。我不是说要漫无目的地游荡,而是要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这样你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或许能在那里找到自己。一旦找到自己,就能领略自由的真谛。”
4
“我不是冒险者,也不是探险家,我是在测试自己的极限。什么叫不能做?为什么不做?去试就对了。”
马世民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我们可以主动选择自己的经历,而经历会塑造我们的人生,自由不是“命中注定”或活在别人的观念里,自由是自己去开辟路径,是挑战自我,是从与众不同的经历中找到自我。
“人一生下来就是在磨砺自己,无论贫穷还是富有,人都需要走出原先上天设定的盒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会认识财富的作用,正确对待人生的极限和困苦,不要想做,而是去做,不要走别人走过的路,你应该给别人留下足迹。”
在《马世民的战地日记:从悍将到企业巨人》一书的序言里,任正非写道:2012年9月7日,马世民在伦敦的办公室请我们吃饭,指着高 1000 多英尺全玻璃的碎片大厦(当时欧洲第一高楼,高达309.6米)说,三天前,他用绳索从那个楼上爬下来,这是奇人的又一斑。这可是一位 72 岁的青年人啊!
不是追逐物质和消费,而是磨砺和奋斗。这样的人生态度,才是“后浪”们应该学习并践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