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种葡萄的朋友,相煎何太急?
今天一位开冷库的朋友气愤的告诉我,他看到人渣了。今天上午他在监控里发现一个来看葡萄的人在他的库里倒框,把有些烂的葡萄倒了好几筐在别人的好葡萄跺上,而且撕标换标。他赶过去制止时,听到这人在打电话,就没过去打扰而是仔细听了听。大致意思是打给同村的人,说是你的葡萄快烂了,放不住了,这家冷库不行,你得抓紧卖,都是伙计们子(方言,朋友的意思)才提醒你,真是为你好... ...,正好他有个客户在拉货,一块帮你处理,给的价格很低。然后,又是拍视频又是拍照片,忙的不亦乐乎。
他看到冷库老板时,很是尴尬,想说几句又没发开口,扭头走了。
就在这时,这位开冷库的朋友接到货主的电话,言语中很是焦急,也听出有些埋怨。但没法和他解释,只能约他下午来看看监控。下午的事情,咱们其实不得而知... ...。
我也很气愤,“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为一点点蝇头小利,玩一点点卑劣的小动作,伤害的是信任自己的朋友,伤害的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兔子不吃窝边草都不记得了?
实在没法再表达什么,想爆粗口又怕平台审核通不过,写出来,发出来,提醒一下大家,我的微末资源只能做到这点了。其实,现在葡萄还没到烂库的地步,抓紧卖还不至于是破烂价。
需要我们反思的是,2018年葡萄入库整体标准偏低,存不住或者不好卖也能够理解。像下图这种 夹青粒的葡萄也入库了,而且当精品入库的,打冷之后会略有褪色,出库时怎么卖呢?
咱们再看下面这一张,六块七收的货,我画红圈的部分重点看看,以前用的收购标准完全被颠覆和抛弃,从里外全色,到两面全色,再到表面全色,最终标准降到带色就行,一降再降的标准完全忽视了市民的感受。要知道最终葡萄要到市民餐朱的,市民会愿意买夹青(不熟)的葡萄吗?
今年很多收购商很外行,入库标准有点惨不忍睹,可是农民自己入库的葡萄,标准比收购商的还要低,这样的标准出库时自然不受待见,最终的受制于人不仅仅是行情问题,我们自己是否也要反思一下呢?
分级入库在很多有经验的冷库老板和收购商那里已经实行了好多年了,这几年我经历了也见证了分级入库从全民抵制到慢慢接受的过程,2018年的好行情让很多人忘记了这点。入库时能夹就夹,能塞就塞,质量标准的降低不仅仅不好卖,更为严重的是烂... ...。
但愿今年市场能快点回暖,
但愿今年大家运气能好点,
但愿这份痛能让人记住,不再轻易忘记... ...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