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的牙科教授,在学术会上说:“喝汤药...
70岁的牙科教授,在学术会上说:“喝汤药的话,牙龈萎缩、牙齿松动,一辈子也好不了”,场下之人,除了我,无人反驳,3年后我才发现,小丑是我自己!
那已经是10年之前的事了,当时我才刚毕业,心气儿很高,看到身边的人,不仅不反驳,反倒投过去了赞同的眼神。
我心里就窝火, 70岁的老教授,就可以胡言乱语、信口开河了吗?资历老,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吗?大气不吭一声的同道,我不屑于你们为伍。
然后我就提出了我的质疑,牙龈萎缩、牙齿松动,古代中医的前辈,早都说的很明确,是肾气的匮乏,这都是盖棺定论的,补充肾气,汤药是最好的路子,你凭啥这么说?有证据吗?
教授说,证据嘛,等后面你自己发现吧。
直到10年后,我才明白,小丑竟是我自己。
这些年,找我看牙的,没有1000,也有600了,这些人里面,脾胃没有一丁点问题的,不超过一成,这说明了啥?
脾胃是主运化的,汤药都是先经过脾胃的运化吸收,然后才传导到病灶的,但如果脾胃不好,药力能吸收多少呢?
这样的话,牙齿松动、牙龈萎缩,啥时候才能好?
另外啊,就算是兼顾健脾,那么,药的味数必然就会变多,也就是花费就变多了。
而为医者,当多替病人着想,能省一分是一分。
那么,牙龈萎缩、牙齿松动,不喝汤药,怎么办?
分为了2部分,叩齿+刷牙,两个部分相配合,缺一不可,因为这样既可以避免脾虚的问题,也遵循了能省则省的原则:
第一部分:早晚叩齿三百六十下。
第二部分:旱莲草、补骨脂、防风、细辛、白芷、皂角、薄荷叶、当归等,把这些磨成粉,早晚各刷一次牙,刷牙的时候含一小口水就行,刷完之后等药粉消化三十秒,再漱口就行,用此法方法,坚持刷牙2-3个月。
叩齿,很简单,因为古代就有种说法——“早晚叩齿三百六十下,到了七八十岁也不掉牙”。
画龙点睛之笔,其实在于第二部分:
首先,大补气血和肾精
用到的是,补骨脂、当归,有了它们,萎缩和松动,这两个让人头痛的问题,就不用再害怕了。
其次,降火解热毒
有了防风、细辛、旱莲草,再炽盛的胃火,遇上它们也得就范,如此牙痛、牙龈出血的源头就解决了。
最后,清新口气,清除牙结石
薄荷叶可以清新口气,白芷不但可以燥湿化浊,还有美白牙齿的功效,皂角可以消肿,预防蛀牙,补骨脂里的碳酸钙,软化、清除牙结石。
工业化的今天,它已经规模化生产。
买二发三
买三发五
买五发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