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刀基本知识(1)
本文由阿鱼整理,未经许可,请莫转载
说是基础知识,倒不如说我在这普及的是一些如何鉴赏的内容。
特点
说到日本刀,我们肯定得先说说武士刀的特点。所以,我们先了解下日本刀的特点吧。
它最大的特点在于刀身与刀装组合和拆卸极为方便,一把普通刀条可以搭配精美得刀装,反之亦然。因此,一把外观完整的刀,其好坏的鉴别是将刀身刀装分开的,换句话说,就是不以貌取刃。正如人可以有很多件衣服,一把刀也可以有很多套刀装。但,一套刀装一般不会用在多把刀上,有点像人一般不外借衣服。当然,如果真的想将一套刀装用在多把刀上也是可以的。
因此,与其他种类的刀不同在于,日本刀中的“刀”仅仅指刀身,刀装并不是刀的一部分。刀装包括刀鞘、小柄、笄、目贯、镡等。各种不同的配件由不同工匠分工打造,最后装配在一把刀身上。许多名刀因年代久远,其刀装配件已流失或毁坏,实属憾事。将其外装另配以朴木制成的素面刀鞘称为“白鞘”,用以保护刀身,朴木的优点是木质柔软,易于吸收潮气,使鞘内刀身不易受潮。白鞘虽外表朴实无华,但其内部的刀往往是把上等好刀。
鉴赏内容
下面就说说日本刀的鉴赏一般是什么内容。其一是日本刀的外形:优美、豪华等,根据时代背景的不同和战斗法的不同,其姿态也大不相同。其二是刃文:因为刃文是刀匠最能发挥个性的地方。其三为地铁:日本刀根据各个时代的钢铁技术的不同,以铁色为首的外观也不同。这三点是最为重要的三点。
说到鉴赏,当然得说说鉴赏的礼仪:鉴赏刀剑时一定要顾及在场人士的安全,同时要尽量避免损伤刀剑。首先在安全的位置坐好。用两手将刀剑托起,然后鞠躬敬礼,以表示对刀匠的敬意和对物品的尊重。然后,用左手紧握刀鞘,鞘底向前;右手持柄,逆刃反握也就是刀刃朝向右掌虎口的方向。保持刃向上,先轻轻拔出一小段刀身,确认刀身是否有卡紧在鞘内。刀身若果卡紧,一次过强行拔出会有可能令刀身失控飞出,危害自己和他人。然后,以缓慢的速度一口气将刀身拔出至切先的部分。若中途有停顿,刀身的表面或者刀鞘的内部可能会被刮花。拔刀时,要避免刀身两面和边锋与刀鞘内侧的接触,将刀背抵著鞘边就可以防刮花刀身或鞘内。刀拔出后,先将刀鞘放在一旁,再慢慢鉴赏刀剑。鉴赏刀剑时,切先与刃绝对不可以朝向他人。若将刃视作刀剑的前方,鉴赏太刀应先从其右面开始,打刀则从左面开始 ,这和铭的方向有关,即是先鉴赏刻有“铭”的一面。切忌接触刀身的表面,令手上油脂弄脏刀身,破坏原有的防锈油层。鉴赏时慎言,以免唾沫沾上刀身,引起锈蚀。若要鉴赏茎部,必须得到刀主人的同意。若要纳刀回鞘,先用刀鞘的鲤口支撑著切先底部,同样是为避免刀身两面和刃锋接触刀鞘内侧,再让刀身慢慢滑回刀鞘内。
种类
下面我们来说说刀的种类(如果已经知道的可以跳过不看)。
太刀:太刀为日本刀发展初期的刀型,一般较长,用于骑兵作战或者指挥,刀身的弧度较大,刀柄多上翘。
武士刀以数量而言,打刀是最多的,但最有价值的还是太刀。这是因为太刀能在各种不同的角度下随心所欲的展现出最大的切砍范围,更适于骑马者使用(这是因为物理上刀身微后倾要较直立式更能发挥出圆弧连动的原理)。此外在长度与重量方面,太刀也显得很突出。因此持刀者使劲越大,就越能把它挥舞自如,锋利绝伦的特性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在太刀中还有一种称为卫府太刀。它是礼仪用刀,不用于实战,但也是手工锻造。它的刀身较弯、长、窄、薄,具有很高的工艺和艺术价值。
同时在这想说说其实从太刀的外形上是可以看出它的锻造年代。平安时代末期到镰仓时代初期 的太刀虽然是优雅的姿态,但是有安定感和力量。而镰仓时代中期,切先一般为猪首切先,刀的身幅比较广。南北朝时期的太刀身幅更为广,重量也比较重,南北朝时期是大型刀的统治时期,当然,我们现在看到的南北朝锻造的太刀一般都被磨短了。室町时代初期的太刀和镰仓初期的样子相似,但并不是“腰反”,而是“先反”。
(依次为平安时代末期到镰仓时代初期,镰仓时代中期,南北朝时期,室町时代初期)
再多说一句,大太刀(也称野太刀)也属于太刀,在记载上会略有不同,刀刃90cm以上的称野太刀,150cm以上的才是大太刀,但在生活中一般不做区分。
打刀:打刀是最为常见的日本武士刀形态,可简称为“刀”,但出现的比太刀要晚许多,目前已知最早出现于14世纪,极盛于15世纪。主要用于步兵作战,因而长度较太刀稍短,弧度较小,插腰时刃口向上,使用时拔刀与砍向敌人只需一个动作(太刀要两个分开)。
这是因为太刀配挂时刀刃向下,拔出以后刀刃自然也朝下,需要举高以后再落下,这样才方便砍人,所以一般从拔刀到挥刀砍人,需要两个动作。打刀则因为刀刃向上,拔出以后可以直接在空中划一个弧线,用一个动作就一气呵成地直接挥刀砍向对方。因此打刀速度上比太刀有优势,使用起来更迅速敏捷一些。收刀时差距倒是细微,但也有区别。太刀插刀时,需要把刀鞘的口微微向下压,刀鞘整体比较水平的状态下,把刀插入刀鞘内。打刀插刀时,无需调整位置,刀鞘口依旧向上,刀鞘整体保持原本的倾斜状态,从上往下插入刀鞘内。如果我们单独看到一柄日本刀,长度适中,那么要判断它是太刀还是打刀,可以看它的摆放方法。通常刀刃向上就是打刀,刀刃向下就是太刀。
在这不得不说到结合了两者特点的“半太刀”,这种刀是从太刀到打刀的过渡期间出现的一种刀。半太刀的刀装与打刀相同,但佩戴时又像太刀一样,刀刃向下。还有一些刀原本是太刀,后来被磨短刀茎,改成打刀使用。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都干过这种改装的事。压切长谷部就是一把用太刀改成的打刀。我们现在一般把这种刀归为打刀。
胁差:也称胁指,指的是约30厘米以上60厘米以下的刀,根据制作的时代不同形状有很大的差异。其中南北朝和室町时代的胁差是比30厘米稍长的平造,形状上接近短刀,江户时代的胁差是约60厘米的镐造,形状接近打刀。
江户时代,武士在出席公共场合时,被称为大刀的打刀和被称为小刀的胁差是被规定的。反过来说,关心胁差大小差别的只有武士,但是关于胁差,武士以外的身份者也被允许拥有,所以这个时代产生了很多胁差。
虽然胁差与打刀或太刀本是应用于不同战斗,然而随着配戴“大小刀”成为常态,许多流派都发展出了一手持“大刀”、一手持“小刀”的战斗技术,称为“二刀流”,最知名者当属宫本武藏的“二天一流”。即使是专精于一刀的流派,有些也有战斗中途视情况使出胁差,突袭或辅助防御。仅使用“小刀”(胁差或小太刀)的武术,则通称为“小太刀术”。有些精通“小太刀术”的高手,即使在开阔地形对战三尺开外的大太刀、甚至长枪之类的长兵器,也会选择使用“小刀”应战。“中条流”的“小太刀术”就很有名,“中条流”中兴之祖暨“富田流”的开创者,富田势源,为其中的佼佼者。有些流派,例如“天道流”,还有使用两把“小刀”的技术,称为“小太刀二刀流”。胁差除了用于近身战斗,在距离拉开时,也可能被当成投掷武器。
然后来说说胁差中的分类:依长度概分为:大胁差(54.5cm-60.6cm)中胁差(40cm-54.5cm)小胁差(33.3cm-40cm)
其中大胁差与小太刀在形制和用途上都很相近,加以江户时代的法令让原本常用太刀刀装的小太刀也多改作打刀刀装,两者间的分别又更模糊了。在现代日本的法规里,将长度较短的日本刀,包含小太刀,都归类为胁差。
短刀:现在指刀刃长度在30厘米以下的日本刀,大部分没有什么弯曲。短刀多为高阶武士随身带的刀,当然,一些大名的夫人也会随身带一把短刀用在作护身。
短刀与太刀相比,虽然形状小而简单,但拥有比太刀更美的观赏性,被指定为国宝和重要文化遗产的也有很多,被誉为短刀名手的粟田口吉光、新藤五国光等人所创造的短刀,对于战国时代的武将们来说是十分憧憬的。
下面就说下每个时期的短刀:现存平安到镰仓早期的短刀非常少,都是平造,有一点内反,大多短于24cm,但也有长些的,如粟田口久国有29.1cm的短刀,还有一把20.1cm的。到了镰仓中期,人们认为25-26cm是短刀的标准尺寸,称为“常寸”。但也有一些长些或短些的短刀,整体的范围约在20-29cm。都是平造、内反,其身幅、重都给人和谐的感觉。因此,镰仓中期的短刀被认为是最美的短刀造形。但也有些形状比较尖的短刀。至于镰仓后期到南北朝前期的短刀,有些仍保持着镰仓中期的经典形态,而其他的变得长且大,长度可达27-32cm,无反或略有一点反,身幅较宽。南北朝中期的短刀和这一时期的太刀一样,也有着长大化的趋势。出现一些超过30cm的短刀,如果按现在来说就是胁差了,但当时这种叫作“寸延短刀”。当然,同时期也有刀匠坚持经典形态的短刀(比如备州长船伦光,刃长25.3cm,反0.2cm)。而南北朝后期到室町前期,其长大化倾向继续,总的表现是经典形态的短刀数量减少,原来那些寸延短刀升级为真正的胁差,先反更为明显,而先期宽身幅的包丁短刀消失了。一直到室町后期,23-26cm、内反的镰仓经典型短刀才有所复兴。与此同时,又有一种新的形式出现——两刃造短刀。一般20-30cm,反浅。通常为末备前、末三原、末关所做。到了桃山到江户前期,伴随着延文贞治姿的复兴,此时的短刀也成为较长的平造、先反、身幅宽的寸延短刀的形态。和南北朝中期的主要区别还是重厚。同时这一时期还有一些刀匠做片切刃造的短刀,长约30cm,有一点先反或内反。到了江户时代中前期短刀数量急剧减少,多数为复制古刀的大师作品,如正宗、贞宗等。同时刃也较长。
枪:即日本长矛,常见的分为大身枪、片镰枪、十文字枪、千鸟枪等。
薙刀:早至奈良时代就有了薙刀,最开始奈良时代到平安时代时的薙刀是僧兵守护寺院所用的武器薙刀是人们主要的武器之一,无论是徒步还是骑马都被广泛使用。甚至在南北朝时代和室町时代被誉为“最强的武器”。在应仁之乱(1467年-1477年日本室町幕府时代的封建领主间的内乱,在八代将军足利义政任期内幕府管领的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等守护大名之间发生争斗。开启了日本战国时代。)的时候,因为不适合密集型战斗,而被枪替代。而到了江户年间,薙刀不被武士允许使用,于是出现了女子薙刀术。同时,随着时代变迁,薙刀需求量的减少,许多薙刀被熔毁变成农具和五金。也有将薙刀再刃成其他刀种。
刀身各部分名称
刃:刀刃全体之称。
刃文:也写作刃纹,是与刀刃大致平行的一条线状纹路,淬火时所产生,是日本刀所独有的特征,可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形状。
刃区:刃与刀茎的区隔点。
茎:在安装刀柄时,插入柄中的部分。
目钉孔:刀茎上的小孔,当刀茎插入刀柄中时,此孔与柄上的孔对齐,然后插入一根小圆棒(称为目钉),柄即可与刀相固定。
铭:作者落款。
栋区:栋与刀茎的区隔点。
栋:即刀背,用来抵挡攻击,承受外力打部位,造型厚重,状如屋之栋梁而称为栋。
镐地:镐与栋之间的平面。
地:镐与刃文之间的平面。
小镐:镐在刀尖部分的延伸线。
三头:镐、小镐、横手三条线的相交点。
反:栋和栋区与刀尖连线之间的最大距离代表刀身弯曲的弧度,反的数值越大刀越弯。
刀身长:指刀刃部分之长度而非通体总长,栋区至切先刀尖处。
镐:刀面上之中线, 为镐地与地之区隔线,其位置的变化决定刀的锋利度与抗冲击度。
切先:近刀尖近国之锋利部分,实用上是最频繁使用的位置,也是全刀最锋利的地方。
帽子:切先、横手、小镐之间的平面。但更多的时候,帽子是指这一 部分的刃纹。
横手:区隔帽子与地之线条,使帽子与地各成个平面。
物内:约在刃前端四分之处, 该部位是最常使用的地方。
先重:指刀身在横手处的厚度。
元重:指刀身在根部的厚度,是刀身最厚的部分。
身幅:指刀身的宽度。在横手处的宽度称为先幅;刀身在根部的宽度称为元幅,是刀身最宽
的位置。
刀身造型
刃文:前面我讲过,鉴赏刀中刃文是最为重要的三者中的一个,所以,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刃文。
经反复糅合折叠锻打淬火前刀身上要覆上一层泥土,只有刀刃的部分裸露,这样在淬火时刀刃直接和水接触,降温快而硬度高,刀背部分有土相隔,降温慢而硬度低,所谓刃文就是这二者的分界线。
淬火是铁水火三者最后一赌胜负的关键,由于复合不同材质又裹上厚薄不同的泥土,在水中强烈的温差变化使刀身也产生许多纹理变化,在刃文的区域附近甚至较远处,还有类似金线,银线,雷电闪光等奇特线条,又有或大或细的结晶颗粒,另有折叠锻打时留下的痕迹,细看之下与我国长卷山水画颇为神似,只是它是经由淬火产生的自然美,其美并非只存在表面,就算将表面磨掉里面还是一样的,其美术效果是磨不掉的。
从科学原理上来说,淬火的刃文是由于温度不同而造成不同的金属晶体结构之间出现可见的界限。
刃文大致分为“直刃”和“乱刃”两种,直刃是直线状,乱刃是由各种曲线构成的刃文。
早期的刃纹都是直刃,直刃按刃的宽窄,又分为广直刃、中直刃、细直刃。对于镐造的刀来说,广直刃的刃纹在刃口到镐线的约一半的位置,或者超过一半;中直刃大约在三分之一的位置;细直刃不超过四分之一;也有的把更窄一些的称为丝直刃。由于广直刃和细直刃容易出现强度上的缺点,所以大部分的刀刃都烧成了中直刃。
而乱刃有多种形态,最主要的就是丁子、互目、湾刃三大类,其他还有很多非主流的形态。一些说不上什么具体形态的,就笼统地把起伏较小的叫作“小乱”,把起伏大的叫作“大乱”。其中丁子刃文,狭义上即指如同相连的干丁香花苞(丁子)状的刃文,广义上则指所有与丁子文相类似的一大类刃文。互目则是如连续的圆形碁石(围棋棋子、云子)状的刃文。互目刃文的形态多样,如整齐、连续排列的数珠刃,又或是如半边纵切瓢箪(葫芦)状一大一小连续排列的瓢箪刃等。湾刃是如同缓和起伏的波浪状的刃文。既有接近直刃状的直湾刃,也有与互目刃文交杂的互目湾刃等多种样式。镰仓时代中期出现了“重花丁子乱”(丁子之上又重叠着丁子,如花瓣一般重叠相合的丁子刃文。为镰仓时代中期的福冈一文字派典型特征。由此可见,重字应读作chong,二声),刃文变得十分华丽,江户时代“大互目”、“湾刃”等相州风的刃文全盛。乱刃的种类有28种以上。在这当中需说一下,互目于刀的性能上很有意义,而丁子则主要是提高外观的艺术性。
说到这,顺带再说说刃文中的匂和沸。匂这个字很多人读作“气”,而官方规定的读音是“匀”,实际上它的演化由来是韵-匀-匂,它在日语中是气味、品味、韵味的意思,因此局座以为读作“韵”是最合适的。我们常听说的“匂出来”、“匂本位”,和“沸出来”、“沸本位”,都是一回事。刃纹本身是珠光体和马氏体混合出现的地带,如果整体看来是雾状的效果,就是匂本位,或匂出来;如果其中有能看得见的马氏体颗粒,则叫作沸本位,或沸出来。
古代的刀匠多专于一两种刃文,因此通过刃文还能够辨别出派别,而现代刀匠一般都能够根据要求制作出各种刃文,其派别特征就不明显了。
帽子:切先部分的刃文称为帽子,又称铓子,由帽子的外形可以推测刀工技巧的高下,从而鉴定刀剑本身的价值,没有帽子的日本刀,或者是粗制滥造之作,或者是切先经过相当程度的修补,甚至曾经因为折断而修改矫形过的帽子没有了,切先的硬度也就不可靠,其价值会大打折扣。
地肌:地肌是钢材折叠糅合过程所形成的肌板目肌理纹路。各派折叠法不同,形成的纹路自然不同,因此,地肌是辨别刀条派别的重要特征。古刀期刀剑的地肌多因地区而不同,新刀期以后刀剑地肌不再有地域特征,而是不同刀匠各有特点。
地肌主要有如下种类:
柾目肌:图案如很多条相互平行的直线,是大和保昌派的典型特征,受美浓传风格影响的新刀可能有这种地肌在镐地上。
板目肌:形状为不规则。不完整的椭圆形的木板年轮图案,形状大者称大板目,小者称小板
目。地肌大多数属板目肌。
杢目肌:杢目肌比板目肌小,形状更圆,各形状排列较板目肌规则。多见于备前传作品。
梨子地肌和小糠肌:由大量的沸晶体组成,并多以研磨的方法将晶体磨黑,令晶体更加突出,呈现出类似梨子表皮细密点状图案。而小糠肌则没有沸晶体。这两种地肌观察不易区别,必须仔细端详,否则容易误判为没有地肌的机械制品。梨子地肌是山城传的特征,肥前国产的刀剑多带小糠肌。
绫杉肌:人为将柾目肌弯曲所形成的。状似平行波浪。这种锻造法只有月山派采用,故又名月山肌。
松皮肌:纹路类似松树皮裂纹,由越中国名刀工则重典型锻造,为则重一派刀工的共同特征因此松皮肌又名则重肌。
八云肌:“地景”的一种,形态如行云流水。常见于水户生产的刀剑
无地风:除了刃纹之外看不到锻造的肌理纹路,虽不见其纹路,但做工仍经折叠揉锻,只是折叠方式异于其他流派而使肌理消失无形,称之“无地风”。这种锻法由新新刀鼻祖(19世纪初)水心子正秀门徒池田一秀所创, 因为看不到地肌所以容易被误判为工厂大量生产的模型装饰刀。无地风之刀刃必须从刃纹、刀形、刀茎等各部位综合考虑才能判别是古代手工刀或是现代机制刀,否则混淆难辨。
实际上,地肌的主流形式就是板目肌和柾目肌,其中又以板目肌占多数。杢目肌一般是部分出现在板目肌的刀上,很少有全是杢目肌的刀。其他几种是以个别流派的特征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