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白于玉》原文、翻译及赏析
聊斋志异《白于玉》原文吴青庵,筠,少知名。葛太史见其文,每嘉叹之。托相善者邀至其家, 领其言论风采[1]。曰:“焉有才如吴生,而长贫贱者乎?”因俾邻好致之曰[2]:“使青庵奋志云霄[3],当以息女奉巾栉[zhì][4]。”时太史有女绝美。生闻大喜,确自信。既而秋闱[wéi]被黜[5],使人谓太史:“富贵所固有,不可知者迟早耳。请待我三年,不成而后嫁。”于是刻志益苦[6]。一夜,月明之下,有秀才造谒,白皙短须,细腰长爪。诘([jié],追问)所来,自言:“白氏,字于玉。”略与倾谈[7],豁人心胸[8]。悦之,留同止宿。迟明欲去,生嘱便道频过。白感其情殷,愿即假馆[9],约期而别。至日,先一苍头送炊具来。少间,白至,乘骏马如龙。生另舍舍之[10]。白命奴牵马去。遂共晨夕[11],忻然相得。生视所读书,并非常所见闻,亦绝无时艺[12]。讶而问之,白笑曰:“士各有志,仆非功名中人也。”夜每招生饮,出一卷授 生,皆吐纳之术[13],多所不解,因以迁缓置之[14]。他日谓生曰:“曩([nǎng],从前)所授,乃'黄庭’之要道[15],仙人之梯航[16]。”生笑曰:“仆所急不在此。 且求仙者必断绝情缘,使万念俱寂[17],仆病未能也[18]。”白问:“何故?” 生以宗嗣为虑。白曰:“胡久不娶?”笑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19]。’” 白亦笑曰:“'王请无好小色。’所好何如?”生具以情告。白疑未必真美。 生曰:“此遐迩所共闻[20],非小生之目贱也[21]。”白微哂而罢。次日,忽促装言别。生凄然与语,刺刺不能休。白乃命童子先负装行。两相依恋。 俄见一青蝉鸣落案间,白辞曰:“舆已驾矣,请自此别。如相忆,拂我榻而卧之。”方欲再问,转瞬间,白小如指,翩然跨蝉背上,嘲哳而飞[22],杳入云中。生乃知其非常人,错愕良久[23],怅怅自失。逾数日,细雨忽集,思白綦切。视所卧榻,鼠迹碎琐;慨然扫除[24],设席即寝。无何,见白家童来相招,忻然从之。俄有桐凤翔集[25],童捉谓生曰:“黑径难行,可乘此代步。”生虑细小不能胜任。童曰:“试乘之。” 生如所请,宽然殊有余地,童亦附其尾上;戛然一声,凌升空际。未几,见一朱门。童先下,扶生亦下。问:“此何所?”曰:“此天门也。”门边有巨虎蹲伏。生骇俱,童一身障之。见处处风景,与世殊异。童导入广寒宫[26], 内以水晶为阶,行人如在镜中。桂树两章[27],参空合抱;花气随风,香无断际。亭宇皆红窗[28],时有美人出入,冶容秀骨,旷世并无其俦。童言:“王母宫佳丽尤胜[29]。”然恐主人伺久,不暇留连,导与趋出。移时,见白生候于门。握手入,见檐外清水白沙,涓涓流溢;玉砌雕阑,殆疑桂阙[30]。 甫坐,即有二八妖鬟,来荐香茗。少间,命酌。有四丽人,敛衽鸣[31],给事左右[32]。才觉背上微痒,丽人即纤指长甲,探衣代搔。生觉心神摇曳, 罔所安顿。既而微醺,渐不自持,笑顾丽人,兜搭与语[33]。美人辄笑避。 白令度曲侑觞[yòu shānɡ][34]。一衣绛绡者,引爵向客[35],便即筵前,宛转清歌。诸丽者笙管敖曹[36],呜呜杂和[37]。既阕,一衣翠裳者,亦酌亦歌。尚有一紫衣人,与一谈白软绡者,吃吃笑暗中[38],互让不肯前。白令一酌一唱。 紫衣人便来把盏。生托接杯,戏挠纤腕。女笑失手,酒杯倾堕。白谯诃[qiáo hē]之[39]。 女拾杯含笑,俯首细语云:“冷如鬼手馨,强来捉人臂[40]。”白大笑,罚令自歌且舞。舞已,衣淡白者又飞一觥[41]。生辞不能酹,女捧酒有愧色,乃强饮之。细视四女,凤致翩翩[42],无一非绝世者。遽谓主人曰:“人间 尤物[43],仆求一而难之;君集群芳[44],能令我真个销魂否[45]?”白笑曰:“足下意中自有佳人,此何足当巨眼之顾[46]?”生曰:“吾今乃知所见之不广也。”白乃尽招诸女,俾自择。生颠倒不能自决[47]。白以紫衣人有把臂之好,遂使被奉客。既而衾枕之爱,极尽绸缪[48]。生索赠,女脱金腕钏付之[49]。忽童入曰:“仙凡路殊,君宜即去。”女急起,遁去。生问主人,童曰:“早诣待漏[50],去时嘱送客耳。”生怅然从之,复寻旧途。将及门,回视童子,不知何时已去。虎哮骤起,生惊窜而去。望之无底,而足已奔堕。一惊而寤,则朝暾([zhāotūn],刚升起的太阳)已红[51]。方将振衣[52],有物腻然坠褥间[53],视之,钏也。心益异之。由是前念灰冷,每欲寻赤松游[54],而尚以胤续为忧[55]。过十余月,昼寝方酣,梦紫衣姬自外至,怀中绷婴儿曰[56]:“此君骨肉[57]。天上难留此物,敬持送君。”乃寝诸床,牵衣覆之,匆匆欲去。生强与为欢。乃曰:“前一度为合卺,今一度为永诀,百年夫妇,尽于此矣。君倘有志[58],或有见期。”生醒,见婴儿卧褥间,绷以告母。母喜,佣媪哺之,取名梦仙。生于是使人告太史,自己将隐,令别择良匹。太史不肯。生固以为辞。太史告女,女曰:“远近无不知儿身许吴郎矣。令改之,是二天也[59]。”因以此意告生。生曰:“我不但无志于功名,兼绝情于燕好。所以不即入山者,徒以有老母在。”太史又以商女。女曰:“吴郎贫,我甘其藜藿[60];吴郎去,我事其姑嫜:定不他适。”使人三四返,迄无成谋[61], 遂诹日备车马妆奁[62],嫔于生家[63]。生感其贤,敬爱臻至。女事姑孝,曲意承顺,过贫家女。逾二年,母亡,女质奁[lián]作具[64],罔不尽礼。生曰:“得卿如此,吾何忧!顾念一人得道,拔宅飞升[65]。余将远逝[66],一切 付之于卿。”女坦然,殊不挽留。生遂去。女外理生计,内训孤儿,井井有法[67]。梦仙渐长,聪慧绝伦。十四岁,以神童领乡荐[68],十五入翰林。每褒封,不知母姓氏,封葛母一人而已。值霜露之辰[69],辄问父所,母具告之。遂欲弃官住寻。母曰:“汝父出家, 今已十有余年,想已仙去,何处可寻?”后奉旨祭南岳[70],中途遇寇。窘 急中,一道人仗剑入,寇尽披靡,围始解。德之,馈以金,不受。出书一函, 付嘱曰:“余有故人,与大人同里,烦一致寒暄。”问:“何姓名?”答曰:“王林。”因忆村中无此名。道士曰:“草野微贱,贵官自不识耳。”临行, 出一生钏曰:“此闺阁物,道人拾此,无所用处,即以奉报。”视之,嵌镂 精绝。怀归以授夫人。夫人爱之,命良工依式配造,终不及其精巧。遍问村中,并无王林其人者。私发其函,上云:“三年鸾凤,分拆各天[71];葬母教子,端赖卿贤[72]。无以报德,奉药一丸;剖而食之,可以成仙。”后书“琳娘夫人妆次”[73]。读毕,不解何人,持以告母。母执书以泣,曰:“此汝父家报也[74]。琳,我小字。”始恍然悟“王林”为拆白谜也[75]。悔恨 不已。又以钏示母。母曰:“此汝母遗物。而翁在家时,尝以相示。”又视丸,如豆大。喜曰:“我父仙人,啖此必能长生。”母不遽吞,受而藏之。会葛太史来视甥[76],女诵吴生书[77],便进丹药为寿。太史剖而分食之。 顷刻,精神焕发。太史时年七旬,龙钟颇甚[78];忽觉筋力溢于肤革,遂弃舆而步,其行健速,家人坌[bèn]息始能及焉[79]。逾年,都城有回禄之灾[80],火终日不熄。夜不敢寐,毕集庭中。见火势拉杂,侵及邻舍。一家徊徨[81],不知所计。忽夫人臂上金钏,戛[jiá]然有声,脱臂飞去。望之,大可数亩;团覆宅上,形如月阑[82];口降东南隅[83],历历可见。众大愕。俄顷,火自西来,近阑则斜越而东。迨火势既远,窃意钏亡不可复得;忽见红光乍敛,钏铮然堕足下。都中延烧民舍数万间,左右前后,并为灰烬,独吴第无恙,惟东南一小阁,化为乌有,即钏口漏覆处也。葛母年五十余,或见之,犹似二 十许人。
聊斋志异《白于玉》翻译有一个书生叫吴筠,字青庵,少年时就很有名气。当地葛太史曾看过他的文章,给以好评。因喜欢他的文才,就托与吴筠要好的人请他来交谈,以观察他的言谈与文采,并说:“哪里有像吴筠这样的才学还长期过穷日子的呢?”并叫邻居们传话给吴筠:“要是能奋发上进,考取功名,我就把女儿嫁给他。”葛太史有一个女儿,长得很漂亮。这话传到吴筠耳朵里,他非常高兴,也很有信心。可是第一次考试就落了榜。他就托人转告太史:“我能富贵那是命中注定,只不过不知道是早是晚。请等我三年,我实在不能成功,他的女儿再另嫁。”由是他更加刻苦学习。一天夜里,明月之下,有一个秀才来拜访他。这人长得白净脸,短头发,细细的腰,长长的手。吴生有礼貌地问这人从哪里来,有什么事。那人说:“我姓白,字于玉。”两人又稍稍说了几句话,吴生觉得此人心胸开阔,心里很是赏识,就留白生同宿一处。白生也不推辞,睡到天明才走。吴生再三嘱咐,顺便时再来叙谈。白生也觉得吴生诚实热情,就提出要在吴生家借住。吴生非常同意,约好搬家的日子,就分手了。到了搬家的那天,先是一个老头送炊具及其它用具来,随后白生才到。他骑一匹白龙马,吴生迎接进来,忙命家人打扫房间安排住下。白生也打发跟来的人牵马回去。从此以后,两人朝夕相伴,互相研讨学问,各有收益。吴生见白生读的书不是常见的书,也没有八股文一类的文章,便奇怪地问白生。白生回答说:“人各有志,我不是求功名的人。”晚上还经常请吴生到他屋里喝酒,拿出一卷书来给吴生看,书中都是些气功方面的事,吴生看不懂,便信手放在一边。又过几天,白生对吴生说:“那天晚上给你看的书,书中讲的都是些《黄庭经》的要术,是羽化登仙的入门教材呀。”吴生笑着说:“我对成仙不感兴趣。成仙得断绝情缘,没有杂念,这我是做不到的。”白生问他:“为什么?”吴生回答是为传宗接代。白生又问:“为何这么大年纪还不娶亲呢?”吴生笑道:“'寡人有疾,寡人好色’。”白生说:“'王请无好小色’。你想娶个什么样的意中人?”吴生才把等葛太史女儿的事告诉了白生。白生怀疑葛家女子未必真美。吴生说:“这女子美是远近都知道的,不是我自己眼光浅。”白生一笑了之。第二天,白生忽然整理行装,对吴生说是要走。吴生依依不舍,难过地与白生絮絮话别,不忍分离。白生就叫童子背了行李先走,自己与吴继续说话。忽然见一个青蝉叫着落在桌子上,白生告辞说:“车子已经来了,我告辞了。以后你着想我,就扫一扫我睡的床,躺在上面。”吴生听了刚想再问什么,转眼间,白生就缩小得像指头一样大,一翻身骑在青蝉背上,吱地一声飞走了。渐渐消失在彩云中。吴生这才知道白生不是平常人。惊愕了很久,才怅然若失地回房。过了几天,天上忽然下起蒙蒙细雨来。吴生很想念白生,就走到白生住的房间。一看白生住的床上布满了老鼠的爪迹,叹了口气,用条帚扫了一下,铺上一张席子躺下休息。不多时,就见白生的书童来请他,吴生非常高兴,跟了童子就走。一霎时,见一群小鸟飞来,童子捉住一个对吴生说:“黑路难走,可骑小鸟飞行。”吴生顾虑这么小的鸟能担负得动吗?童子说:“可以骑上试试。”吴生就试着骑在上面,见鸟背非常宽绰,童子也骑在他身后,只听嘎的一声就飞上了天空。不多时,眼前出现一座红门。鸟落了地,童子先下,扶吴生也下来,吴生问:“这是哪里?”童子回答说:“这是天门。”门两边有一对大老虎蹲在那里,吴生很害怕,童子护着他领着进去。只见处处风景与世间大不相同。童子领他到了广寒宫,宫内都是水晶台阶,走路像走在镜子上一般。两棵大桂花树,高大参天,荫翳天日,花气随风飘来,香气袭人。房屋、亭子都是一色红窗红门,时常有美女出出进进,个个端庄秀美,人间无比。童子说:“王母宫的宫女更漂亮。”因怕白生等久了,没能多留,童子匆忙领他走出广寒宫。又走了一段路,就看见白生在门口等他。白生一见到吴生,忙上前来握住他的手,领他进了院子。吴生见屋檐下清水白沙、涓涓流淌,玉石雕砌的栏杆,好像月宫一样。刚进屋坐下,就有妙龄女子前来献香茶,接着就摆上酒宴。四个美女,金佩玉环、叮当作响,侍立两边。吴生刚觉背上有点痒痒,就有美人伸入细手用长指甲轻轻搔痒。吴生直觉心神摇曳,一时平静不下来。不一会儿,就喝得有点醉意,渐渐掌握不住自已,笑着看看美人,殷勤地与美女说话,美女每每笑着避开他。白生又命美女唱歌佐酒。一红纱女子端着酒杯献酒,一面唱动听的歌曲,众美女也都随着一起演奏起来。奏完,一个绿衣女子一面唱歌,一面献酒;一个穿紫衣的和一个穿白纱衣的女子嗤嗤笑着,暗中互相推让,不敢向前。白生又命她们一人唱歌,一人敬酒。于是紫衣女便来敬酒。吴生一面接杯,一面用手挠女子的手腕。女子一笑失了手,把酒杯掉在地上打碎了。白生责备她,这女子含笑捡杯,低下头细声说:“冷如鬼手馨,强来捉人臂。”白生大笑,罚紫衣女自唱自舞。紫衣女舞完后,白衣女又来敬一大杯,吴生谢绝;白衣女捧酒不快,吴生只得又勉强喝了。吴生用醉眼细看这四个女子,都风度翩翩,没有一个不是绝世佳人。吴生忽然对白生说:“人间的美女,我求一个都很难,你这里这么多漂亮的美人,能不能让我真正快乐快乐?”白生笑着说:“足下不是有意中人吗?这些你还能看上眼?”吴生惭愧地说:“我今天才知道我见识得太少。”于是白生就召集起所有美女让吴生选择。吴生看看哪个也好,一时拿不定主意。白生因为紫衣人曾和他有过捉臂之交,便吩咐她抱了被子去侍奉吴生。吴生与紫衣女同床睡觉,尽情欢乐,恩爱无比。事后,吴生向紫衣女索取信物,她就摘下金手镯赠给他。忽然童子来说:“仙人凡人有别,请吴先生马上回家。”女子急忙起床出门去了。吴生问童子白生哪里去了,童子说:“早去上朝了,他吩咐我去送你。”吴生闷闷不乐,只好跟童子按原路返回。到了天门,一回头,童子不知何时已不见了,门边的两个老虎张着大嘴一起向他扑来。吴生急忙快跑,眼前却是一条无底的山谷,想住脚巳来不及了,一头扎进了山谷,吃了一惊,出了一身冷汗。一睁眼,原来是做了个梦。太阳已红彤彤的了。拿起衣服一抖,觉得有件东西掉在床上,一看,正是那金镯子,吴生心里好生奇怪。从此,吴生想升官发财、娶美女的心思,全部没有了,心灰意冷。对人间不感兴趣,一心向往名山大川,拜寻赤松子,得道成仙。然而他还一直没有忘记传宗接代。又过了十几个月,有一天,吴生白日睡觉正浓,忽然梦见紫衣女子自外边进来,怀里抱着一个婴儿,对吴生说:“这是你的骨肉。天上难留这个孩子,所以抱来送还你。”说罢,把孩子放在床上,又用衣服盖好,匆匆就走。吴生一把拉住她,要她再住一夜。紫衣女说:“上次同床为新婚,这一次同床为永别,百年夫妻就到这里。若郎君有志,或者还能相见。”吴生醒来,见婴儿睡在身边被褥之中。赶快抱着去见母亲。他母亲高兴得不得了。于是雇了奶娘喂养这个婴儿,起了个名字叫梦仙。吴生有了孩子,就托入转告葛太史,说自己要去隐居,请他女儿另嫁。太史不肯,吴生固辞,太史便告诉了他女儿。女儿说:“远近没有不知道我已许配吴生了,今又改嫁别人,这不是嫁了二夫吗?”于是葛太史又把这话转告了吴生。吴生说:“我不但已经不图功名,而且也绝情于男女了。我所以没有马上进山,只是因为尚有老母健在。”太史又把吴生的话告诉女儿。女儿说:“吴郎穷,我甘心跟他吃糠咽菜;吴郎要去,我就在家侍奉婆母,定然不另嫁他人。”如是再三,商量不妥,葛太史最后还是择了日子,用车马把女儿送到了吴家。吴生感念妻子的贤惠,特别敬爱她。女子侍奉婆母非常孝顺,也不嫌家里贫穷。过了两年,吴母死了,葛女卖了嫁妆,安葬了婆母,尽到了礼节。吴生对妻子说:“我有像你这样的贤妻,还有什么忧愁!只是听说一人得道,拔宅飞升,所以想离家出走,家中一切就拜托给你了。”葛女也坦然答应,一点也不挽留。于是吴生就辞别妻子出走了。吴生走后,葛女外理生活,内训娇儿,治家井井有条。梦仙也渐渐长大,学习聪明过人,十四岁中了秀才,人称神童;十五岁又入翰林。每次皇上褒封,不知他的生母是谁,只封葛氏一人。每次有祭礼,梦仙总是问父亲在哪里?他的养母就实话告诉了他。梦仙想辞官不做,去找父亲。养母说:“你父亲已走了十几年了,想来也已成仙了了你哪里去找?”后来,梦仙奉旨去祭南岳,路上碰到一伙强盗,正在危急之时,来了一个持剑的道士,强盗被吓跑了,为他解了围。梦仙很感激他,赠给道士银子,道士不要,只拿出一封信托梦仙捎回,嘱咐说:“我有个朋友与大人是同乡,托你代问个好。”梦仙问:“你朋友叫什么?”回答说:“王林。”梦仙想来想去村中没有这个人。道士说:“他是个老百姓,大人可能不认识他。”道士临走拿出一只金镯子说:“这是闺阁之物,我拾了来没有用,就送给你作为捎信的报答吧!”梦仙拿着手镯细看,做工精细,镶嵌精美,就拿回家去给了他夫人。夫人很珍爱,叫能工巧匠照样再造一只配成对,怎么也造不了这么好。梦仙遍问村中百姓,并没有王林这个人。实在无法找到,就打开信看,信中写着:“三年鸾凤,分拆各天。葬母教子,端赖卿贤。无以报德,奉药一丸。剖而食之,可以成仙。”后面写着:“琳娘夫人妆次。”念完了仍不知是什么人,就拿着去问他养母。养母一看便哭了,说:“这是你父亲的家书,琳是我的小字。”梦仙才恍然大悟,王林是琳字的拆白,悔恨得不得了。又拿出镯子请母亲看,母亲说:“这是你生母的遗物。你父在家时,常拿出来给我看。”又看药丸,有豆子那样大。梦仙高兴地说:“我父亲是仙人,吃了这丸子一定长生不老。”他母亲没有立刻吃,暂时藏了起来。等葛太史来看外孙时,便给他念了吴生的信,并奉上丹丸给他添寿。太史一分两半,与女儿分吃了,顿时精神焕发。太史已七十多岁老态龙钟,吃了丹丸忽然筋骨强壮,不坐车马,步行走得很快,家人跑路才跟上他。又过了一年,城里发生了火灾,大火终日不灭,全城人都不敢睡觉。梦仙家的人都在院子里看,见大火渐渐漫延过来,一家人无计可施。忽然夫人手上的金镯子嘎然作响,自行脱手飞上天空,逐渐扩大,圆圆地盖在宅子上,镯子口朝东南。众人都惊呆了。一霎时,火自西来,烧到镯子边就转向了东。等火势烧远了,众人认为镯子不会再回来时,忽见红光一下收敛起来,镯子当地一声掉在夫人足下。这次城中大火烧了民房几万间,前后左右都成灰烬,只有吴宅安然无恙。只有东南角一小阁被烧,正是镯子口处没盖住的地方。葛女年五十多岁时,有人看见,还像二十多岁人一样。聊斋志异《白于玉》赏析纪晓岚:“才子之笔,莫逮万一。” 冯镇峦〈读聊斋杂说〉:“聊斋非独文笔之佳,独有千古,第一议论醇正,准情酌理,毫无可驳。如名儒讲学,如老僧谈禅,如乡曲长者读诵劝世文,观之实有益于身心,警戒顽愚。至说到忠孝节义,令人雪涕,令人猛醒,更为有关世教之书。” 陈廷机《聊斋志异》序:“亦以空前绝后之作,使唐人见之,自当把臂入林,后来作者,宜其搁笔耳。” 鲁迅评论《聊斋志异》:“《聊斋志异》虽亦如当时同类之书,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又或易调该弦,别叙崎人异行,出于幻灭,顿入人间;偶叙琐闻,亦多简洁,故读者耳目,为之一新。……明末志怪群书,大抵简略,又多荒诞不情;《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处,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是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