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这3种原生家庭出来的人,大多性格都很扭曲,冷血阴暗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我们总是在谈论那些阴暗,暴戾的人有多可怕,要远离他们,然而一个人的性格与行为模式的形成,并不是天生的,因为性格的可塑性,致使环境能够极大的作用于人的性格。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大约有60%的影响因素来自于环境,而对人性格影响最大的环境当属个体的家庭教育。
研究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学家发现,青少年的家庭教养方式能够预测他的犯罪行为,也就是说生长在会滋生阴暗和暴戾的原生家庭的人更容易做出犯罪行为。
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童年经历会影响个体成年直至死亡,而童年经历对人性格的影响有多大也是众所周知的,原生家庭作为童年经历的重要载体自然功不可没。
有3种“吃人”的原生家庭,最容易培养出性格扭曲,心理阴暗、暴戾的人。
1.强权家庭:需求长时间被忽视,压制
《少年的你》带大众走向了校园霸凌,在审讯室霸凌者魏莱双目冷漠地看着被自己欺凌得狼狈不堪的陈念,她的眼睛像极了动物界捕猎的猛兽,没有一点情感。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古人诚不欺我,影片中也揭示了魏莱性格残缺,扭曲的根本原因,她的父亲是个成功人士,对她自然是百般要求,她便在极其严苛的家庭中长大。
强权父亲只顾着自己欲望的达成,从未顾及她的情绪与想法,容不得任何违抗,阴暗又窒息的成长环境让魏莱成为了一个只知道弱肉强食的捕猎者。
最后在她闭上眼睛的那一刻,她可能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落得如此结局,冷血的魏莱也只是家庭教育的牺牲品。
一个强权的家庭必然伴随着对子女需求的过度压制,而一个人如果连一些最基础的需求都无法满足,她回馈社会的又能是什么好的礼物。
弗洛伊德认为人被压制的欲望并不会消失,当欲望的压制走到了尽头,极端心理和行为会油然而生。
心理学家荣格根据人对外界刺激的不同应对机制将人分为了内倾与外倾,内倾就是在面对生活中的打击时,将自己受到的伤害全部再次作用于自身,比如抑郁症患者。
而魏莱则是明显的外倾型人格,她将自己在家庭中的不满与愤怒通通发泄到了同学身上,她是可怜的,她的父母也是可怜的。
这种强权原生家庭很容易培养出一些冷血又暴戾的人,当需求受到过度压制后,为人的光明特质也会遭到摧毁,冷血的捕食者来自于黑暗与深渊。
2.暴力家庭:身心上的多重伤害
“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对暴力教育的崇尚,认为只有受过皮肉之苦的人才能成长为孝子,成为有出息的人。
在父母看来无关痛痒的皮肉之苦,并不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伤害,然而很多悲剧的发生却在警醒父母慎重暴力教育,有些父母下手不知轻重,也无法体会到孩子的痛苦。
有的父母打孩子是真心为了孩子好,有些父母打孩子纯粹是为了找出气筒,家暴和暴力教育在很多时候都难以鉴别。
幼年时,个体的认知是不可逆的,片面且单一,尤其是孩子在遭受到父母的打骂后,他们会自我怀疑自己是否不值得父母爱,长时间的打骂只会让他的这种心理更加严重。
内倾者会在煎熬中自我折磨,外倾者则开始报复社会。
《红龙传》里面的扭曲的杀人狂魔,有个从小便虐待他的祖母,除了吃饭睡觉,每天少不了被打,被骂,有时候会被打得头破血流,长大后的他开始了疯狂的回礼。
残缺的家庭教育无法培育出心智健全的人,很容易让人变得阴暗,变得暴戾。
3.分裂家庭:复杂的家庭关系让爱有了缺口
在中国社会中,有这么一个现象,很多夫妇即便已经从相看两不厌走到了相看两厌的地步还是不肯结束这段残破的夫妻关系,很大原因是因为孩子需要完整的家。
因此,他们的孩子便在满是争执与吵闹的家庭中长大,光顾着宣泄情绪的父母又怎么会注意到自己的孩子是否走上了正途。
对于只顾着争吵的父母,一个孩子当然也是束手无策,最后实在受不了了,两个人才选择离婚,在这个漫长的走向离婚的过程中,孩子受到的伤害必然是最大的。
离异家庭同样也会伴随一系列问题,个体需求的满足很难从单一的途径来获取,再加上离异后再婚的父母也并不少,这时候他们的孩子就处于一个极其尴尬的境界。
如果再婚又有了孩子,那么原来的孩子又该何去何从?不管是走向离婚过程中的争执与吵闹过程,还是彻底离异后的再婚其实对孩子来说都需要很长的接受过程。
爱很多时候并不会如人所愿,电视剧《会痛的17岁》中,每一章节的女主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家庭问题,残缺的家庭教育让她们变得冷血,暴戾又阴暗,甚至失手杀人。
在各大刑事案件中,据不完全统计,单亲家庭子女的犯罪率高达30%,这是父母值得反思的,当爱出现了缺口,子女的成长该怎么干预。
人的成长就像田里的秧苗,根一开始是笔挺地插在泥里,遭受到来自外力的作用后,她们的根难免会变得倾斜,如果此时没有扶苗人,那么她们走上歧途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 The End -
作者 | 汤靡达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Maercker, A., & Müller, J. (2004). Social acknowledgment as a victim or survivor: A scale to measure a recovery factor of PTSD.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17(4), 345–35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