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克春:五苓散-腹泻、小便频数】
五苓散临证举隅
作者/夏克春
病案1
某女,28岁,2015年6月初诊。
主诉:腹泻1月余。
病史: 2015年4月患者孕后期肝功能异常升高至1000U/L,西医诊断为妊娠期肝损伤,在合肥市滨湖医院住院治疗,肝功能降至正常。分娩后出现腹泻,每天10余次水泻,无腹痛,西医给予输液、抗感染、止泻等对症处理效果不佳,后出院在家休养,1月后遂请我诊治。刻下症:神疲,面色微黄,口渴,纳差,小便调,大便稀水样,舌淡胖大苔白腻,脉濡无力。
辩证:阳虚湿聚,水停肠腑。
治则:温阳化气,利水渗湿。
方药:五苓散加味
生白术30g 茯苓20g 泽泻30g 猪苓30g 桂枝20g 车前草15g 茵陈15g
三剂,水煎日三服。
二诊:患者腹泻痊愈,继以小剂量四君子调理脾胃。
按:初诊患者肝功能异常,西医输液治疗,久之克伐脾阳,脾主运化水湿,阳虚水湿内停遂成腹泻,西医又输液、抗感染,继续损伤脾阳而久泻不愈。详考五苓散主治阳不化气,水湿内停之症,本例患者口渴,舌淡胖大苔白腻,脉濡,属阳虚湿聚,水液不能正常输布,治用五苓散温阳化气,利水渗湿止泻。患者面色微黄,责之肝疏泄失调,湿聚不化,故而加茵陈、车前草疏肝利湿退黄止泻。另治泻当利小便亦符合“利小便以实大便理论”,《伤寒论》第159条:“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病案2
宋某,男,45岁,2017年2月12日初诊。
主诉:小便日10余次2月余。
病史:2016年1月患者因头疼去医院确诊为脑胶质瘤,后行手术、放疗,口服替莫唑胺化疗至9月。2016年5月因病情进展,同时配合安维汀靶向治疗,效果不理想,病情继续进展,2016年12月患者出现小便频数,日10余次,控制不住,穿戴成人纸尿裤,西医考虑肿瘤压迫神经所致,家属放弃西医治疗。后经熟人介绍延请我中医治疗。
刻下症:神清,体胖,喜睡,口渴,纳可,小便数,每次量少,大便偏干,舌淡胖大苔白腻,脉沉缓。
辩证:阳虚不化,水湿内停。
治则:温阳化气,利水渗湿。
方药:五苓散加味
生白术30g 茯苓20g 猪苓30g泽泻30g 桂枝30g 僵蚕10g
七剂,水煎日三服。
二诊(2017年2月19日):患者小便明显减少,日4-5次,亦能自控小便,遂去纸尿裤,患者舌苔薄白,大便偏干,继以原方加生大黄10g。因担心病人腹泻,21日询问病人病情,大小便正常。
按:初诊患者小便频,不能自控,西医考虑脑胶质瘤进展压迫神经所致,属难治性疾病。根据中医舌脉辩证,此例患者属阳虚膀胱气化不利,水湿内聚引起的小便不利。尝思经方“抓主证、做临床”的思想,依据《伤寒论》“烦渴,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患者口渴,小便频,量少,遂选用五苓散加味治疗。结合辨病,加一味僵蚕祛风通络化痰。
作者简介:夏克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肿瘤方向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中医临床诊治工作10余年,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师承清三代御医之后(北京中医药大学赵绍琴教授)及安徽省首届江淮名医(安徽省立医院中医科李平教授),学《伤寒论》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裴永清、郝万山两位教授。弘医堂百师千徒传承工程学员。擅长各种疑难病、慢性病的中医诊治及针灸治疗,临证擅用经方,对各系统肿瘤病的中医诊治有丰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