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麻离青知多少?如何分辨永乐青花?这一篇文章全告诉你!
昨天小编跟大家分享了宣德青花的鉴定方式,那么提起宣德青花我们不得不说一下的就是永乐青花了,收藏界一直都是宣德永乐不分家,统称他们为“永宣青花”。而永乐青花属于非常典型的青花瓷器了,以麻仓土为胎,苏麻离青为料,异国情调浓厚,属于那种令人一见倾心的宝物。
永乐时期的瓷器在瓷器艺术的长河里也是一朵极为灿烂的浪花,其继承了洪武时期的瓷器艺术成就并在多方面开拓创新,其青花瓷的成就登峰造极,达到整个明代乃至于明清时期的艺术巅峰。当时景德镇御窑生产在前朝的基础之上,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开创了明清御窑制瓷业的第一个高峰。 永乐青花瓷器堪称明清御窑之典范,备受追摹。凡藏家与研究者,皆以拥有永乐瓷器为荣。永乐青花也被誉为“最美青花”。究其原因,这一方面得益于帝王的重视,另一方面还得益于优质的青花原料“苏麻离青”的再度传入,相对于国产青料,苏麻离青着色沉稳,发色浓丽,品质极高。
永乐青花享誉世界六百年,历朝历代的青花瓷几乎无出其右者,归因于其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永乐青花集造型美、绘画美、发色美于一身,胎釉精良。尤其是永乐时期的龙纹,至刚至强、霸气十足,与苏麻离青浓烈酣畅的发色相得益彰,代表着极高的艺术成就。
永乐时期青花瓷器造型圆润、灵巧、清秀,不但继承了前朝器形,还吸收了大量外来的元素,制作出了许多创新器物。
明永乐朝典型器有景德镇珠山御窑厂永乐地层出土的青花五龙纹玉壶春瓶、龙纹款青花云龙纹刻海水宫碗等,传统器物有梅瓶、玉壶春瓶、贯耳瓶、竹节柄壶、执壶、僧帽壶、梨形壶、折沿盘、盏托、深腹洗、无挡尊、渣斗、香薰、笔盒、三足炉、大盘、大碗、碟、罐、钵、高足杯、各式碗等。
在中国嘉德2020秋季拍卖会上,一件瓷器珍品——明永乐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以880万元起拍,经过一番激烈角逐,最终以2530万元的价格成交,其市场表现力不俗。
这尊明永乐青花梅瓶代表了明清景德镇御窑瓷器的最高水准,其造型工整精致,色调凝重古雅,绚丽鲜艳,体态优美俊秀,与同类永乐青花梅瓶相比较,其釉色更为滋润洁净,“苏麻离青”锡斑点点的晕染效果恰到好处,体现了明清景德镇御窑青花瓷作的最高水准。
每个看了几篇文章就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一看到青花瓷就跟人大谈特谈麻仓土,苏麻离青。可是当真的苏麻离青放在他眼前,他可能都分辨不出来真假。
那么苏麻离青到底是什么呢?通俗地说就是一种染色剂。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钴,原产自波斯,元代传入中国,渐用于元青花的烧制,明代由于郑和七下西洋带回大量的苏麻离青矿料,遂大量用于永乐、宣德两朝的青花官窑瓷器烧制中。
明代大学者陈继儒在其《妮古录》写道:“宣庙窑器,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青花用苏勃泥青。”由此可见苏麻离青的贵重。由于苏麻离青具有含铁量高而含锰量低的成分特性,所以在烧制过程中,常常被其类似蓝宝石般鲜艳的青花发色所吸引,所谓”浓重青翠,色性安定“即是永宣青花瓷器一个重要的特点。
由于在高温的时候,苏麻离青中的铁元素会产生黑色的四氧化三铁结晶斑,因此使用了苏麻离青釉料的青花瓷器,花纹会产生一些断断续续的黑点结晶斑点,即“铁锈斑痕”,俗称“锡光”。这也成为使用苏麻离青烧制的青花瓷器特有的一个特点。苏麻离青还产生了一种类似于中国水墨画晕染效果的现象,尤其以永乐朝青花瓷最明显,这种效果,深受中国广大瓷器爱好者和文人雅士的喜爱。
说完了苏麻离青,我们来好好说说从整体上看,该怎么鉴定永乐青花,最近很多藏友拿着永乐青花来找到我想让我帮忙鉴定一下,因小编就业与拍卖行业多年,手中过手的珍品不计其数,并且经常有机会能够与业内教授沟通交流,总结了一些鉴别永乐青花的经验,特作此文,分享给大家!
一.从器型上看。
永乐时期绝少洪武那种特大器。永乐时期,一改洪武时期瓷器烧制的风格,器型趋于中等,开始偏向于实用,而不是洪武时期主要以陈设为主。永乐时期器型很多都来自于中西方文化交流,出现了如天球瓶,抱月瓶,花浇,无挡尊,卧壶等独特器型,后世虽有仿制,但均有时代差异。鉴定时应当熟记永乐瓷器的器型特点,对于臆造品和仿制品就会有正确认识。
二.从纹饰上看。
明永乐三年以及以后的几年间。纹饰有折枝、缠枝、如有藏品想要出手,可联系项女士正规拍卖公司壹柒陆,贰零叁捌柒零贰贰进行相关咨询。团花的牡丹纹、莲花纹,梅花纹。器型有大盖罐、菱花口折沿或圆口折沿大盘,均为细砂底。此类大型器均于明永乐初年为郑和下西洋而烧造的赏赍品或工部外销瓷。
明永乐十七年前后。典型器中五龙纹玉壶春瓶即为此期。瓶身绘五爪云龙五条,一大四小,下腹绘海涛,圈足饰朵云一周。此期器物的主要纹饰有龙纹、云凤纹、海水鱼纹、海水海兽纹、海水仙山云龙纹、宝相花纹、什锦花卉纹、莲花纹、莲瓣式轮花纹、折枝菊花纹、梵字等,边饰有莲瓣纹、朵云纹、卷草纹、连续回纹、缠枝菊纹等。画笔有实笔与勾勒渲染两种。
纹饰布局有疏朗、繁密两大类,总体特征是清楚利落,一气呵成。纹样的细线条多为实笔,粗线条与纹饰为勾勒渲染,十分规矩,不出边线。主要纹饰多见各种折枝瑞果,如荔枝、石榴、香椽、桃子等,还有缠枝莲、牡丹、苜蓿、莲瓣、莲池、云龙、藏文等纹样;边饰有莲瓣、梅朵、卷草、蕉叶、朵花等。
三.从胎质上看。
永乐青花胎质细腻洁白,小件器物胎体极薄,有分量很轻的浆胎碗--用瓷土上层的浆水沉淀后做成的碗,其釉汁肥润、匀净,白中泛青,多为极润的细砂底,亦有釉底。
四.从圈足上看。
永乐青花胎为麻仓土陈腐精制,由于胎土里含氧化钾高,薄瓷和明末德化窑一样胎骨透光而且带肉红色。厚薄均匀,琢器接痕不明显,但仔细观察可见接痕。圆器中撇口器的口沿用手试,有锋利感。露胎处一般洁白无瑕,绝少成化时期那种糊米底火石红现象。仅在圈足一线有轻度火石红或没有。由此可见永乐时期瓷土淘洗极为精细,铁钛等杂志清洗干净,也有可能是当时所用的麻仓土含铁钛等杂质少,品质高的原因。
五.从款识上看。
永乐青花瓷器款识只有四字篆书款,其他青花款非常少见,只有故宫收藏的永乐青花压手杯内心有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还可以见到极少部分甜白瓷和鲜红釉瓷器文物上有暗刻四字篆书款。发现其他出现永乐款器,应当怀疑其真实性。永乐年制四字款,应该是永乐十九年迁都北京的定制纪念款,和今天的纪念币性质一样。永乐时期官窑书款还未形成定制。
六.从釉面上看。
永乐青花釉极为精致,如玉如脂。釉面肥厚,莹润,平静,没有宣德瓷器常见的那种橘皮纹,釉面积釉处往往呈现淡虾青色,琢器表里釉面均匀一致,又称净里。底釉不如面釉讲究,有些器底白釉开有片纹。古代柴窑烧制时间长,一般要48小时左右,而现代新仿的釉水稀薄,烧制时间很短。就好像煲汤一样。广东人煲汤用微火至少8小时以上,而普通饭店的汤只有半个小时就上桌,所以一样的原料汤的口感差距很大。瓷器釉也是一样的道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