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姚道馀的彩墨山水画欣赏

作者:孤独求败而40060

  姚道馀,笔名姚谢。1940年8月生于安庆,祖籍安徽合肥。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中国当代山水画大师、安徽省安庆书画院创造者,前安庆书画院院长。安庆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安庆市美协名誉主席,安庆市老年书画协会艺术顾问,安庆市政法书画协会名誉顾问,安徽省国画研究会干事。国画作品特邀入选第十届中华当代书画艺术展,并荣获“最高荣誉金奖”,并授予“中国德艺双馨国画家”“中国百杰画家”荣誉称号,其传略入编《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辞典》、《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中国文艺家传集》等。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奖获奖者。

皖山徽水的守护者---姚道馀山水大师

  学院派画家,早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安徽八老”中就有两位是他的导师,一位是山水画大家王石岑、另一位是工笔花鸟画宗师申茂之。能得真师的点化,是先生的造化——得真师指教,能得真传。军旅画家,其作品不管是从立意、构图、用笔、设色乃至署款,给人的感觉总是那样风标自立、堂堂正正、气象灿然。其作品幽深和恬淡。山脉的起伏、林木的葱郁、路径的迂回、屋宇的隐约、人物的点缀等等,感觉画家是在发问八荒,又似乎觉察到画家有那么一点要在那来自于多维世界里的删拨大要、凝想形物的平面构成里找寻属于他心灵深处渴望的一片净土。
  其画,图式是他自己的,不是他人的翻版;当然,更为可贵的是,同样也不翻版他自己。中国山水画的出新,是要通过探究和借鉴前人笔墨之由来来完成自己对生活的认知和对自然的感悟,诚如宾虹先生所言:“石涛言渐公游黄山最久,故能得黄山之真性情也。即一木一石,皆黄山本色,风骨冷然生。诸公评论渐师,以为实得黄山丘壑之灵气,非徒得倪迂笔墨之神妙,所以能高。……故谓黄山为渐师胸中所藏可也。”其山水画创作,自始至终都是在践行着这一千古不易的法则。他的山水画基本格调是皖南和大别山的风物景致,从来不去生造他不熟悉的物象。其画非常耐看,让你觉得有许多有赖不断回味的地方,甚至你会在他的画作前生发一种久违的心灵净化的感觉。作品极富激情,是说先生的创作不是无病口申吟。他在创作一幅画之前总是面纸苦思冥想--当然不是闭门造车。他是要在他的记忆世界里搜寻他最值得再现的景致和物象,以期完成当初的冲动和即将挥毫的激情相融合。一旦一切“积压”到顶点时,其挥毫运笔一若决堤的洪水,一泻千里。因之,其画作的线条非常畅达、灵动,富有极强的律动韵味;又因其运笔如风雨般的轰鸣,故其画作的墨相呈现出灿然而又妩媚的明快、洁净。正因为先生的创作先动容了自己,所以当他人伫立在他的画作前自会情不自禁地与先生的创作冲动发生共鸣--远观其画的恢宏、近看其画的精妙。
  五十余年的笔墨生涯,也是其研读中国古典哲学的五十余年。是一位读书人而且是博学的读书人。他认为为学,首要是读书。唯有读书方能明理,唯有明理,才能解惑。即:读书、明理、解惑。他的作品让人为之倾倒的地方有两点,一、于画学,是一位极具理性的画家;二、于创作,则又是一位极富激情的画家。先生数十年的艺术耕耘,莫不揭示了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理论与实践,一若搏击长空的鸟之双翼———互为鼓动、互为协调。
  所谓极具理性,是因为先生深谙中国绘画演变史,在数千年绘画历史上留下名字的画家几乎都是有着深厚的知识积淀和学养的文化人。尤其是中国的山水画,在其最初的精神追求与西方古埃及美术的追求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都是适应和配合当时社会不得不然的一种现象———即宗教(巫术)的需要。到了周代,中国的山水画似乎完成了这一“使命”,其精神内涵渐渐转向哲学层面———尤以庄子的绘画观,是纯然认为和“天”一致,他所尊崇的画家是“解衣磅礴”,以作者的道德世界为作品的世界,而这世界须与“宇宙”相合。所谓“天人合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多少年来,先生的绘画艺术就像他的深居简出,不求闻达于诸侯,也不迎合于市井。默默无闻地辛勤耕耘,心无旁骛地自得其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