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小青龙汤治急危重症举要(下)

二、小青龙汤的主治

综合归纳《伤寒》《金匮》的论述,总共有5条,详见下述各证。

一个呢就是“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渴,或咳、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证的脉象一般是紧、弦。

第二条是“病溢饮者(水气不化,流于四肢肌肤,身疼重如带五千钱,肿胀,谓之溢饮),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这个就是重症),小青龙汤亦主之(病之轻者)。”

第三条是“咳逆倚息不得卧(哮喘重症,张口抬肩撷肚,危困欲绝,端坐呼吸,不能平卧),此方主之。”这个是在《金匮》里面。

第四条是“妇人吐涎沫(痰饮上泛),医反下之,心下即痞(病机在上,在外,当解表化水气,下之则引邪深入),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这个也是《金匮》里面。半夏泻心汤和之,此证可直用大桂附理中合吴茱萸,直温太阴本脏,更助釜底之火,以拔痰饮之根。)

第五条是“治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汤主治。”(按即小青龙汤加石膏二两,此证由外寒闭塞过久,内已化热,故加石膏解外清内,免成肺痿之祸。)

以上五条,第一条为《伤寒》太阳篇小青龙汤证之提纲,以下四条为《金匮》治内伤杂病之变法。

我的理解是,小青龙汤主证就是“咳喘”二字,病在肺脏,日久由肺入肾。其病机为“本气先虚,外寒内饮”,治疗大法为“发汗利水”,表里双解。这小青龙汤估计大家都常用,不过用法对不对,需要大家反思一下。

太阳经是病的来路,亦是病的去路。胸中为太阳经出入之路,又为肺经安居之所,肺为水之上源,皮毛为肺之外窍,又是太阳经之循引通道。中医有条治法就是“诸证当先解表”,开太阳,宣肺窍,汗出则外寒由里出表,小便自利,水饮自消,诸症自愈。但临床治病,却没有像我们讲的这么轻捷便当。由于人体本气已虚,外邪屡屡入侵,寒邪由表入里,由浅入深,正气愈虚,邪陷愈深,层层藏匿于三阴之里,成为痼疾,所以这个病有的人一辈子都好不了。正是这样的病机病理,所以必须要用扶正托透的方法,扶正就是扶正气,托透就是开表、把外邪从里托出去,因为它是从太阳经进来,我们还让它从太阳经走出去。如果不反复托透,伏邪难以尽出。此其一。其二是小青龙汤病机中内因之“水气”,水气实际上就是痰饮之演化,痰饮是怎么形成的,“脾为生痰之源”,必是人体本气先虚,脾失健运,饮食不化精微,反成痰浊。于是遂浸渍于心胸肺胃间,“肺为贮痰之器”,咳喘之内饮,实缘于此。若无此内饮,则外受风寒,不过是一个麻黄汤证而已,不会成为内外交困的小青龙汤疑难大证。医界有一句话“医生不治喘,治喘丢了脸。”不但中医,现代医学对喘证也是束手无策。说来确实是惭愧,这一世界难题,远在1900多年前,医圣张仲景已完全解决,他的武器就是小青龙汤。所以小青龙汤是治喘神剂,刚才我讲的这个“浸渍于心胸肺胃间”,就是它的病位,这个病位跟现代的甲型流感一致,所以小青龙汤可以治疗甲型流感初、中、末三期,这个观点今年4月份在济南会议上

我就已经提出来了,已经上报中医药管理局,根据就是广东实践的结果,就是塘厦中医院收治的11例甲型流感,其中有7例已经用过达菲,入院以后很快改用中药,另外4例是刚开始用中药,4天解决问题,用的就是个小青龙汤加附子、炙冬花,用生半夏。这样的话我们临床运用小青龙汤的治疗经验就不光是治一些小病,而且可以治一些大症。这个甲型流感在历史上曾经致死过四千万人,是一个杀手。如果甲流在我国大流行,那就是一场劫难,而小青龙汤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塘厦我弟子和陈长青他们几个人都来了,让他们把资料给大家每人一份参考一下,因为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这个甲流大流行已经不可避免,而且可能在秋后还有一波,这个倒是《内经》关于己丑年瘟疫流行的记载有预测,如果万一真的来了,小青龙汤完全可以把它消灭。

这个小青龙汤的基本用法我就不再详细讲了,我讲这个前半部分,主要是为了给大家破疑解惑,使大家用这个东西心中有数,这不但是我一个人走过的路,而且我后边有很多青年一代都完全是从这条路上走过来的,所以大家应该充满信心,勇于实战,那么将来我们中医的复兴就很有希望。同时,我认为小青龙汤这个方子不但可以治一些小病,而且如果甲流真的要在全世界大流行,那么我们这个东西就是对全世界人民的最大贡献。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