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样给古书注释

我们今天阅读古书,除了使用工具书和掌握固定的语言规律外,还需要依靠古书的注释。古人对古书的注释叫做古书注释,又叫古注或旧注。我国从汉代开始就有人专门给古书作注释。如毛亨、孔安国、马融、何休、郑玄等都是汉代著名的注释家。古书注释涉及问题很多,本文仅就古书常用的体例、方式和术语做一简要介绍。掌握这些知识,最起码对查阅《辞海》《辞源》以及《康熙字典》《说文解字》等工具书有好处。

一、古书注释的体例

(一)注     疏

古人(尤其是儒家学派)把他们所推崇的典范著作称为“经”,把阐述、注释经的正文的文字称为“传”(zhuàn)或“注”。由于最先对经所作的传注大都比较简单,因而注释家在注释古书时又对“传”或“注”加以补充或修订,这就是所谓的“笺”。唐代开始,有人又对古代“经”的正文和原有的传或笺加以新的注释,这种注释就叫作“疏”,又叫做“正义”或“义疏”。例如:《诗经》原来只叫《诗》,被列为儒家经典后才叫《诗经》。汉代毛亨为《诗经》做的注释叫“毛传”(又叫“诗传”);汉代郑玄又在注释《诗经》时为“毛传”做了补充、订正。郑玄的注释叫“郑笺”(又叫“诗笺”);唐代孔颖达又为《诗经》正文和“毛传”、“郑笺”重新作注,这种注叫“孔疏”(又叫“正义”)。毛传、郑笺、孔疏本来各自成书的,宋人为了使用方便,把三者合编在一起,称之为《毛诗注疏》。此外,宋人还把其他十二经的注和疏合编在一起,与《毛诗注疏》共称为《十三经注疏》。

(二)集解(集注、集释)

一部古籍,往往注释不止一家。把各家对一部古籍的注释按一定程序汇聚在一起,还加上汇聚者的注释,这就称为集解·、集注或集释。

二·、古书注释的方式

(一) 注音(略)         (二) 注义

(1)释词:专就古书正文中的生字难词进行解释。

(2)串讲:把一句、几句或全章的意思连起来讲解。

(3)概括大意:在解释词或句的基础上将全句或全章的大意加以概括,更加明确地表示注视者的观点。

(4)注明史实、典故:古人写文章常引经据典,列举史实,因此注释家很注意注明典故或词语的出处,考证史实中人、地、事。

三、古书注释的术语

古书注释的术语很多,常见的有:

(一) 也:1、常放在解释的词语之后,表示词语已经解释完毕

2、当一个词有几个不同的解释或同时解释几个词的意义时,常用“也”以示区别。

(二)曰、为、谓之: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叫做”,“曰”,“为”,“谓之”,均用在被解释词语之前。

(三)谓: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说”“说的是”,用在被解释词语之后和解释的词语之前,常以具体解释抽                   象。与“谓之”不同点在于“谓之”用在被解释词语之前,而“谓”用在被解释词语之后。

(四)言: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说”、“说的是”、“是指”、“指的是”,用在被解释词语之后。作用与“谓”同,但比“谓”使用的范围广泛。

(五)之谓:放在被解释词语后面,“谓”是动词,“之”是助词,被解释词语是“谓”的宾语。相当于现代

汉语的“说的就是”。使用这一词语时,被解释词语后常常用“者”,“之谓”后常带“也”,有时不带。

(六)犹  犹言:用在被解释词语与解释的词语中间,表示是相同或相近的事物。往往用同义词或近义词来解释,略等于现代汉语的“等于说”或“同······一样”

(七)貌: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说明事物、行为的性质或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词典的“······的样子。”

(八)之言、之为言、之犹言:放在被解释词语之后,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解释。不仅解释的词语与被解

释词语在意义上相通,而且在声音上或为同音,或为双声,或为叠韵。这种利用词的音义关系进行注释的方法,叫“声讯”。

(九)读为、读曰:一般 是用本字来注明假借字的读音而且释义。古书注解中,凡说“某读为(读曰)某”,就等于说把假借字改为本字来解说,不只是说把假借字读同本字的音。这是值得注意的。

(十)读若、读如:一般只用来注音,用注字去比拟被注字的读音,注字与被注字的意义不相关。

(十一)当为、当作:常用来注明改正错字。

(十二)如字:用于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的字(即多音字),说明该字应该读它本来的字音。

(十三)辞:辞是古人解释助词的术语。说明该字是语助词,没有实在意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