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哈佛offer,留任北大的最“丑”教授经历刷屏:看完才发现,小丑竟然是我自己…...

愿你

心中有梦想

眼中有温柔

脑中有哲学

● 作者 |橙子      ● 来源公号|正经婶儿

昨天,北大数学老师韦东奕接受了一个采访,意外出圈了。
不过不是因为北大,而是因为太丑了。
采访时长这样,手提一瓶矿泉水、拎着两个馒头……
之前上课表情这样,比黑板上的符号还抽象。
在一些媒体的标题中,也是“丑”字当头。
很多网友也开始冷嘲热讽。
不过,随着这段采访的火爆,人们惊奇的发现:
小丑竟然是自己。
原来韦东奕可不是简单的数学老师,而是:
第49届、第5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满分、金牌第一名,同时也是2013年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华罗庚奖金奖获奖者,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陈省身奖金奖获奖者,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周炜良奖银奖获奖者,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林家翘奖金奖获奖者,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许宝騄奖金奖获奖者,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个人全能奖,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金奖获得者。
一口气读完后,直呼韦神。
那么问题来了,韦神是怎样炼成的?
其实,韦东奕的成长经历很简单,没有课外补习班,也没有鸡娃牛娃,完全就是因为家庭的熏陶。
韦东奕出生在山东的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
父母任教于山东建筑大学,父亲是该校数学教授。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韦东奕一睁眼,看到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数学书。
小学时,学校老师让同学们拿课外书来读,其他人读的是四大名著、格林童话。
唯有韦东奕一本正经的读着《华罗庚数学学校》,与周围的同学格格不入。
但是没办法,家里最常见的只有数学书。
韦东奕也坦言,书里都是数学题,说读还谈不上,只能算是消遣。
不过,即便看热闹,久而久之,也让他看成了内行。
读初二时,他偶然发现了一道数学题。
彼时这道数学题,国家队的老师3个小时才求解,而韦东奕只用了2个小时!
那一年他14岁。
他的天赋也被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张永华老师所注意,并且准许他破格进入附中奥数班进行试学。
没想到,这一试,试出了一位传奇。
数学联赛山东省冠军、数学奥林匹克金牌就不说了,在奥数班学习一年后,韦东奕得到了一个代表国家参加第49届IMO国际数学竞赛的机会。
IMO一直被认为是五大学科竞赛中,含金量最高的比赛。
而当年6道大题中,难度最大的题目是压轴的平面几何题,韦东奕居然是用「纯代数」的方法解出来的。
一年后,韦东奕再次参加了第50届IMO,依然夺冠。
他解题的许多方法都是自创的,比标准答案还要简洁的多,被誉为“韦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比赛上,韦东奕击败了7岁自学微积分、12岁拿到IMO金牌的数学竞赛史传奇陶哲轩。
还给数学天才们留下了一道「韦东奕不等式」。
这是网传的聂子佩的解法。
其他数学研究者也纷纷挑战。
看不懂没关系,因为这时候的韦东奕就已经招进了北大。
一直到今天,数学竞赛界的选手都要感谢当年北大的“英明决策”,否则很多选手都“无出头日”。
当然,北大更要感谢韦东奕。
因为招生不久,北大就赶上了丘成桐数学竞赛。
这个比赛是水平最高、难度最大的大学数学竞赛,也是各大名校之间的荣誉之战。
竞赛共有“分析与微分方程” “几何与拓扑” “代数、组合与数论” “计算、统计与应用数学”四个方面的考核。
光是考纲就有58本书!
对应分别设立“华罗庚奖” “陈省身奖” “周炜良奖” “许宝騄—林家翘奖”。
而一直以来,这些奖项都是由北大的老对手清华包揽的。
但没想到,受命出战的韦东奕一举拿下除代数外,“分析、几何、概率、应用”四项金奖及个人全能金奖。
凭借一己之力横扫清华。
加上他大二时就已经拿到的代数金奖,韦东奕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丘奖”大满贯选手。
如此优异的表现,也吸引了很多国际高校的注意。
2014年,韦东奕毕业手续还没办全,哈佛就找了上来:
只要韦东奕愿意来哈佛读书,可以直接免掉英语考试。
为了一个人,打破哈佛校规,这还是头一次。
但没想到,韦东奕拒绝了哈佛的盛情,选择留在北大。
2019年,完成博士后工作的他,成为了北大数学系的助理教授。
这也意味着,他只用了八年就完成了本硕博的全部课程。
目前,韦东奕已经发表了25篇论文,其中多篇发表在国际一流期刊上。
比如这篇“二维不可压缩欧拉方程的线性阻尼问题”,已经被国际顶尖数学期刊Comm. Pure Appl. Math.接受发表。
顶着数学天才、韦神的光环,韦东奕难免被人误解为书呆子。
比如在论坛上,有人说他只会做数学题,基本语言逻辑都不会。
有人说他自大,从不与人交流;
有人说他一个月洗一次澡,衣服攒着回家洗。
虽然说得有些夸张,但从采访来看,韦东奕说话语速比较快,而且嘴部动作小,还是有点害羞的。
对于他的这个“缺点”,很早之前,张永华老师也表示过自己的担忧:

数学大师和数学家是不同的,前者除了科研能力,还需要优秀的人品、健全的性格和有质量的生活,我希望韦东奕成为前者。
确实,竞赛和学术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竞赛考察的是技巧,而学术重探索。
不过目前看来,韦东奕的人际交往和生活自理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韦东奕这个人真的没有什么不正常的,除了他的数学太强了。”
同学夸他厉害,他也会来几句凡尔赛的流行语共勉。
当同学们拿着题目去问他时,他也总是乐于助人解惑。
即便是需要讲解很多次,他都会不厌其烦。
而数学之外,韦东奕普通的一面就更多了。
他会戴着耳机去其他寝室闲逛。
看到同学买的新书,也会死乞白赖的借过来。
关于吃馒头喝矿泉水,也不全是因为节俭,而是单纯喜欢吃素。
当然,如果非说韦东奕有什么被同学讨厌的地方,那就是:
狼人杀。
因为他太耿直了,学不会撒谎,所以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玩狼人杀。
很多人说,走红的韦东奕让我们看到了,没有躺平的年轻人有多酷。
深以为然。
从初中到大学,从数学爱好者,到一代传奇,韦东奕的身上一直有一种执念和精神。
通俗点说,就是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精一行。
这在逃离内卷,信奉躺平的年代是难能可贵的。
毕竟,一个理性文明的社会,追求真才实学的人生,是不会轻易选择躺平的。
当然,我们可以不用像韦东奕一样研究高大上的数学题,但我们可以找到合适自己的目标。
把兴趣变成努力,把梦想变成现实。
总而言之,人,在时代和社会面前,是很渺小的。
而能成为伟大的人,前提就是先要看清自己的渺小,才能懂得追求广阔的意义。
所以,如果非要躺平的话,也可以躺的精致一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