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影响学习的4个观念,希望你越早知道越好
作为一个学习社群的创立者,从未停止对学习的本质思考。
今天总结一波,哪些长期影响我学习观念的思考,有些对我的影响超出之前的想象。
1、思考模式,影响学习效果
我们社群入门必读4本书,分别是《原则》《终身成长》《刻意练习》《被讨厌的勇气》,如果你想加入我们,至少要读过这几本书,在社群的沟通才不会有那么多障碍,因为我们很多理念都来自这里。
过去我经常对自己说不能认命,人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之前一直被当做自我激励的口号,现在读书《刻意练习》和《终身成长》才算找到理论依据。
人的思维模式有两种。
第一种是成长型思维模型:
学习不只是天赋问题,而是在于个人努力,只要你努力,日常遇到的知识都能学会。
第二种是固定性思维模型:
认为学习知识需要天赋,一个人擅长什么出生前就注定了,如果不擅长在努力都没用。
这两种模型的区别,就是第一种遇到新知识,会敢于学习尝试,而第二种则是,直接找个理由放弃。
因为我没有天赋所以不用浪费时间了,有了这个想法,还能指望学会什么东西,想学习首先要敢于打破禁锢,而最基本的禁锢就是思维。
2、对知识的看法,决定能否成长
在心理学有个理论叫“认知疗法”,就是通过改变认知和看法,进而改变一个人的想法。
在学习知识过程也是如此,每个人对知识的信念不同,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观点。
比如, 拥有简单认知信念的人,会认为世界上拥有一些永恒不变的真理,一旦找到就不会改变自己的认知,最常见的一个行为就是,专家权威怎么说就信以为真,没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
说一个最常见的例子,我经常提醒大家多关注行动,少去收藏方法,被使用的方法才有价值。
然后就有人认为,我在攻击方法理论,我在支持行动,就是反对方法。
这个就是简单认知信念,只能保留一种理念,非黑即白的把人区分开,而拥有复杂认知信念的人,对知识的理解就更加丰富一些,每个知识只能代表阶段正确,而不同的知识只能在不同范围产生作用。
所以我们要用更加全面的视角去看待,有了这个信念,当知识更新迭代的时候,我们才能更快的接受新的改变,而不是抱着旧知识不放手。
因为知识本身也在演变,随时不同的证据和论证,现有知识就是会发生改变,如果你认为知识是不能改变的,那就很难接受新知。
永远复杂认知信念,你在遇到跟你理解有冲突的时候,才能更加心平气和的去理解接收,不断进步。
而只有简单认知信念的人,则无法接受新的改变,遇到别人的理念跟自己不一样,就会充满困惑,挫败,焦虑,甚至厌烦,逃避改变。
3、学习究竟在学什么?
虽说我们在学习,但有没有想过,学习到底在学什么?
我理解的学习有3个层次:
第一,学事实。
这个是信息获取的最基层,看了书我知道了一些事实,比如,清朝灭亡是1918年,秦朝发生了什么事,那个皇帝做了什么改变等等。
第二,学观点。
读完一本书,你知道了作者的看法和观点,他对某个历史事件有什么看法,不同的观点是怎么论证的。
如果看书还是追求背书,记住了很多事实,却无法对这些事实作出解读,那你顶多出门吹牛用,并不会产生更深入的理解。
第三,学方法。
学习一个理论,能不能拿到现实来应用,能不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事件,从中得出自己的观点,并且还能说服别人认可,这种能力方法才值钱。
4、学习什么知识最有用?
这个可能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学习一个知识,首先会问自己,我学这个有什么用?
学以致用本身没有错,也是每个人学习的基础,由此会延迟出一些对知识的不同态度。
第一,学了就得有用
这样的知识像说明书一样,学了就能解决我一个问题,遇到什么问题都能找到方法。
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只要这样,那样就可以解决了。
每个问题都有明确的解决方案,并且划定好的不同的步骤。
这类知识的问题就是,如果刚好和你遇到困难一样,那这个方法就管用,如果一些因素改变了,这个方法就等于白学了。
第二,不在意当下能不能用
不在意说学了马上就解决一个问题,生活中大部分问题,你能遇到最后都会被解决,一般这样的问题对你人生影响很低,真正改变你的是那些无法预测的新问题。
这个时候就没有一些固定套路给你学习,你只能依靠自己的知识体系,根据情况作出求解。
这个时候学习就不在在搜集方法,而是要弄清楚问题背后的逻辑,你是为了理解世界的运行机制,明白的越多对事物的认识就越深刻。
学习可以功利,问题是我们很难保证,学到的每个知识都可以被应用,而且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必然会面对一些取舍,这样的问题根本无解。
为什么现在人推崇通才?
因为世界越来越复杂,到处充满不确定性,谁都不知道以后会遇到什么问题,在抱着学某个知识有什么用的想法,这个就很难应对目前的复杂世界。
我们无法判断到底什么知识最有用,我们只明白你懂的知识越多,对问题的底层逻辑理解的越深刻,在面对新问题的时候才不会一筹莫展。
学习不是工具,知识就是本身。
读书星球即将开启,每周一本书,迈出读书第一步,只有加群的同学才有优惠,没有入群的同学抓紧找我吧!备注“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