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又快到了,虽然地区不同,各地习俗略有差异,但吃粽子是大江南北都有的节日特点(由此还会引发一年一度的甜咸党之争)。很多糖尿病患者也想过端午节、吃粽子。可是,粽子能量这么高,糖友们是不是一口都不能吃呢?市面上那些“无糖粽子”,是不是就可以放开吃了呢?粽子是以糯米和或其它谷类食物为主要原料,中间裹以(或不裹)豆类、果仁、菌类、肉禽类、蜜饯、水产品等馅料,用粽叶包扎成型,经水煮至熟而成的制品。粽子究竟适不适合糖友吃,不妨先来看它的主要原料——糯米。糯米,也称江米,是用糯稻谷制成的米。糯米的胚乳中几乎全是支链淀粉,消化速度快,导致的血糖反应升高也快。
说到血糖反应,不得不提到GI,即“血糖生成指数”,它是衡量食物引起人体餐后血糖反应的一项有效指标。一般来说,GI小于55为低GI食物,55-70为中GI食物,大于70为高GI食物。GI越高的食物,进入胃肠后消化越快、吸收率越高,葡萄糖释放越快,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峰值也越高。也就是说,GI越高的食物对血糖波动的影响越大。糖友应避免选择高GI食物。根据测定结果显示,用糯米加水做成的糯米饭GI值为87,属于高GI食物,一般不推荐糖友食用。而对于粽子来说,由于所使用原料不同,GI值也会有所不同。但其实由于每个人的血糖反应不同,例如,有些人吃了粽子血糖会升高,有些则血糖波动不大。所以,糖友能否吃粽子,不能一概而论。也就是说,对于血糖控制得比好的糖友来说,是可以适当吃一些粽子的。关于血糖控制水平,成年糖友可以参考下这个标准:空腹血糖:4.4~7.0 mmol/L;
随机血糖:≤10.0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7.5%
建议糖友吃粽子时选择最小号(例如每个100克的)的来吃,而且每次只吃1个。另外,吃了粽子,就要相应减少其它主食(如米饭、馒头、面条)的量。这是因为,粽子的热量并不低,就算是什么都不加的白水粽,一个(100克)的热量就有200千卡左右了,比一小碗米饭(100克)的热量(116千卡)还高。如果是加了蜜枣、肥猪肉等馅儿的粽子,热量就更加高了。如果吃完饭后,再来一个粽子,就很容易造成热量摄入超标了。总之,过过嘴瘾就好啦。如今的粽子种类可真多,除了白水粽(里面只有白糯米)外,还有各种馅儿的粽子,例如,豆沙的、枣泥的、五花肉的、蛋黄的、燕麦的、紫薯的、板栗的。一般推荐糖友选择杂粮杂豆粽,例如,黑米粽、燕麦粽、玉米粽、紫薯粽、八宝粽等。不推荐吃添加了五花肉、蛋黄的咸粽子。虽说脂肪可能可以通过延缓胃排空,并与淀粉结合形成淀粉-脂质复合物的方式,来使餐后血糖反应有所降低,但一段时间后,血糖反应仍然会保持在较高水平上,而且,这样的粽子含有过多的脂肪,容易造成能量超标。而豆沙粽、枣泥粽这类比较甜的粽子也不推荐。因为豆沙和枣泥本身含糖量非常高,容易引起血糖较大波动,有些豆沙还可能用动物油先炒过,热量比较高。拿白水粽蘸糖吃的做法同样不推荐。关于“无糖食品”,根据我国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的规定,“无糖”意味着每100克(固体)或每100毫升(液体)中含糖量不高于0.5克。“无糖”与“无蔗糖”并不相等同。因为我们平常所说的“糖”,不仅仅是指蔗糖,也包括其他有甜味的单糖、双糖(如葡萄糖、果糖、乳糖、麦芽糖)等。例如糯米中含有大量的淀粉,淀粉水解后最终会变成葡萄糖,葡萄糖也是糖。而市场上有些“无糖粽子”,其实只是没有添加蔗糖,而却往往含有大量淀粉和油脂,热量依然不低,如果吃太多,将不利于糖友体重的控制。
当然,这些粽子可能会使用糖醇类(如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甘露醇等)等甜味剂作为替代品。糖醇在人体内代谢不需要胰岛素,的确比蔗糖更适合糖友食用。糖友在吃粽子时,还要注意搭配其他食物一起吃,例如来一盘新鲜绿叶蔬菜(如凉拌菠菜、水煮油麦菜、清炒菜心等)。有研究显示,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可延长胃排空时间,延缓葡萄糖的消化与吸收,改善餐后血糖代谢和有利于长期糖尿病控制。最后,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糖友在吃完粽子后,要记得监测餐后血糖水平,确保不会因为吃粽子导致血糖发生大的波动。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行业标准《粽子》(SBT 10377-2004)2.潘海坤,王淑颖,范志红.糯性加工食品餐后血糖及饱腹感评价.《食品科学》, 2016 , 37 (17) :225-2293.曾悦.稻谷类及豆类碳水化合物消化速度与血糖反应的初步研究.《中国农业大学》 , 2005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2014 , 30 (10) :26-895.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3).《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5 , 10 (2) :73-88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7.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8.杨月欣,王光亚,潘兴昌 主编.中国食物成分表 第2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稿件,版权归属春雨医生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授权与合作事宜请联系reading@chunyu.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