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记》:从叙事策略、逃亡与意象运用解析苏童的情感世界
最开始了解苏童其实是从电影开始的,看过巩俐主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章子怡主演的《茉莉花开》,才知道这些经典的影片都是改编于苏童的小说。《黄雀记》也是一部非常优秀而且值得改编的小说,小说通过三个人十多年的人生际遇和变故,反映出20世纪80年代小人物的生活现状,涉及罪与罚、自我救赎等深刻的人生主题。
《黄雀记》在2015年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小说以现实内容为基础但是又充满了诗意的笔法,勾勒出一幅芸芸众生相。小说中独具匠心的叙事策略、令人深刻的逃亡形象、蕴含深意的意象都值得称道,本文就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来解析这本小说,更好地去理解苏童构建的情感世界,还有他高超的写作手法、表达的思想内涵。
1,时空交叉倒的叙事,构成了一个春、夏、秋“轮回”的情感世界。
叙事策略可以说是长篇小说的精髓和灵魂所在,纵观以往的长篇小说,通常采用的叙事策略都是连贯的线性结构。比如《红楼梦》整体的叙事,从宝玉的前世,到宝玉出生在贾府,然后经历了荣华富贵到破落不堪的生活,最后绝望出家。这样的叙事就是连贯的线性结构,也是很多长篇小说都会采用的结构。苏童的《黄雀记》并没有采取这样的结构,作为“先锋派”的代表作家,他另辟蹊径,用独特的叙事策略讲述了一段关于保润、柳生、仙女之间的情感故事。
(1)3个叙事时空,统一成一个完整的时间轴
《黄雀记》整个故事分为3个相对独立的中篇,名字分别是保润的春天、柳生的秋天和白小姐的夏天,这个3个中篇联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时间轴,讲述了他们三个人12年的爱恨情仇。这个3个中篇对应了3个季节的变化和交替,其实也是暗指时间的更替和主人公的不断成长。在这3个叙事时空中,对应着3个主人公的叙事视角,以这个主人公的经历为侧重点。
“保润的春天”讲述了青春期的保润暗恋仙女,这里仙女和白小姐其实是一个人,只不过名字有一些变化。后来柳生强暴了仙女,但因为仙女的报复,保润成了替罪羊进了监狱。这章侧重讲保润的经历,比如保润的祖父丢了魂,保润到医院照顾等等。“柳生的秋天”主要以柳生的视角为主,多年后柳生长大了,他小心翼翼地生活着,突然偶遇了回来的仙女,因为罪恶感他帮助仙女做了好多事。
“白小姐的夏天”讲述了这么多年仙女的经历,看似光鲜亮丽的她其实充满了苦衷,出于生存她做过驻唱歌手、富商的情人,怀孕后还被富商抛弃了。她重逢了出狱的保润,还对柳生产生了感情,但无论是保润还是柳生都不是真心爱仙女,没有人愿意娶她。最后,保润杀死了柳生,仙女生下孩子后就不知所踪了。这3个中篇时间和空间的叙事都是交错、重叠的,看似独立却又将3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经历串联在一个完成的时间轴上面,分别通过不同的主人公将故事娓娓道来,给读者一种新奇的感受,而且丰富了每个人的性格特征,让故事显得不再那么单薄。
(2)叙事副线做补充
《黄雀记》的主线毫无疑问就是保润、柳生、仙女这3个主人公,整个的叙事都是围绕他们三个人的故事展开的,这是小说中的叙事主线。除此,苏童很巧妙地在小说中安排一条叙事副线,即保润的祖父,祖父是整个故事发展的最开端,也是最后的结尾,他就像一个旁观者亲眼见证了三个人的故事。这条叙事副线和叙事主线相互交叉,为主线补充了情节,苏童自己也曾坦言:(这条副线)其实为主线的剧情提供了一个背景。
祖父有着一个很完整的叙事轨迹,最开始就是祖父丢了魂变得疯疯癫癫的,祖父被送进了井亭医院,保润因为照顾祖父也跟着去了,就是在照顾祖父的时候保润学会用绳子捆绑,而正是因为保润会捆绑,他为了报复仙女把她捆了起来,让仙女被柳生强暴,失了身。到了小说结尾,仙女生下了一个满脸通红的婴儿,她得了很严重的抑郁症,然后就不知所踪了,只留下祖父抱着那个红脸婴儿。祖父作为一个隐藏的叙事副线,他贯穿在整个时间轴的里面,见证着其他3个人物的成长过程,叙事主线和叙事副线交错运用,使原文的情节更加丰富生动,显示出了苏童在构建情感世界中高超的艺术手法。
(3)叙事中的圆形轮回
什么是圆形轮回叙事结构呢?通俗理解就是叙事事件从什么地点开始发生,最后又会回到相同的地点去,构成一个圆圈式循环的叙事结构,在整体上开始和结尾都是相统一的。这个叙事手法在小说中有多处体现,而这种圆形的叙事结构,也进一步增加了苏童表达的宿命论主题。
水塔是文中一个很重要的地方,水塔位于井亭医院里面,仙女让保润带自己去旱冰场玩,保润交了80块的押金,后来保润找仙女要这个钱,仙女没有给他。保润为了报复仙女,就把仙女的兔子偷来放到了水塔里。仙女来水塔找兔子时碰到了保润和柳生,保润也是为了教训一下仙女就把她捆了起来,其实保润这个时候心里是喜欢仙女的。柳生趁人之危在水塔强暴了仙女,导致了后来保润的入狱,仙女的堕落。
可以说水塔是一切罪恶开始的地方,是整个故事的导火索。后来,十多年过去了,兜兜转转这三个人又回到了水塔,保润出狱后把仙女叫到了水塔,再一次把仙女捆了起来发泄自己压抑多年的情绪。最后的结尾,柳生死后,仙女抱着孩子又回到了水塔生活。他们三个人这么多年都想要去逃离,却在命运的推动下又都回到了最初的起点,仙女违背良心污蔑了保润是凶手,最终她回到了水塔赎罪。
这种圆圈式的叙事增添了宿命式的悲剧色彩,让人感叹因果轮回、善恶报应是真的存在,也让人感知到命运就是难以预测的,无论多么努力想逃离命运的魔爪,最后可能都不会成功。
2,自闭、隐忍、漂泊的“逃亡者”,在欲望的推动下,依然摆脱不了宿命式的悲剧结局
“逃亡”是苏童小说中一以贯之的风格特色,到了《黄雀记》这部作品中一样得以体现和发展,3位主人公都是逃亡者的代表,他们都曾因为逃避现实而走向不同的生命方式。苏童通过贯穿主人公的逃亡也表达出悲剧的本质,这些逃亡的主人公只是获得了短暂的幸福,在逃亡中主人公都无法掩盖住内心的欲望,逃亡也无法真正改变现实生活,在命运的推动下每个人终究还是走向了宿命式的悲剧结局。
(1)自闭式的逃亡者——保润
悲剧发生后,保润代替柳生进了监狱,监狱也是一个隐喻式的意象,监狱无疑是横亘在保润与现实之间的一道鸿沟,将保润彻底与过去的自己、生活的空间所隔离,保润在这里是被迫的自闭式逃亡。在监狱中,保润的生活是枯燥单调无聊的,在日复一日的监狱生活中,他逃离了对仙女曾经有过青春的懵懂和欲望,时间更是一点点消释他对仙女和柳生的恨。或许一开始如果有别的方式,保润是绝对不愿意进入监狱来逃离现实,这里的他是被外部环境所强迫逃离的。
多年之后保润出狱了,这时候他的逃离是主动式的自闭。出狱后,保润憔悴的就像一个中间人,毫无当年那副精神勃勃的样子了。他去医院看望祖父但他的祖父已经不认识他了,他的父亲去世了,母亲改嫁了,母亲也不原因认保润这个儿子,保润彻底没有了家。这一系列对于保润的打击是巨大的,他找不到任何情感依托,他主动去寻找家人的爱但没有人认可他了,于是他主动选择不融入到社会之中,不开启新的生活。保润没有开启新的人生,他态度消极,逃离着现实,继续沉溺在过去的遭遇之中,最终没有压抑住心中的愤懑与欲望,又走上了歧途。
(2)隐忍式的逃亡者——柳生
柳生的家里给仙女送去了钱,让仙女不要指认柳生,仙女收了柳生的钱指认保润为凶手,柳生因此幸免了牢狱之灾。在后来的这么多年里,柳生一直在夹着尾巴做人,他过得小心翼翼不敢惹事,处处隐忍着。他经常去井亭医院看望保润的祖父,在跟祖父的相处中柳生感觉到一丝心安。
仙女回来后对柳生颐指气使,仙女对柳生提出的种种要求柳生都照做了,她让柳生替自己去要回一笔钱,柳生也去做了。当保润出狱回来后,柳生对保润是俯首称臣的姿态,他全力讨好着保润,在保润提出要再次把仙女带到水塔的时候,柳生也照做了。这时的保润刚从监狱出来,柳生不仅不防范保润,还听从保润的话。但柳生的隐忍并没有换来该换来的幸福,他在结婚那天死在了保润的刀下,所有暴力的罪恶终究还是以暴力的方式终结了。柳生的生活态度,包括他对仙女、保润的隐忍顺从,其实都是他的一种逃离现实的方式,他在一定程度上说也没有开启新的生活,还是在逃避着过去犯下的错误。他的种种表现在看似赎罪的背后,其实是对现实的一种逃离。
(3)漂泊式的逃亡者——仙女
仙女和保润、柳生的逃亡方式都不同,仙女的方式是直截了当的逃亡方式。
她曾生活的香椿街充满着不好的回忆,她即是受害者也是罪孽者,这样的双重身份让仙女直接离开了香椿街,到外面过上了漂泊无依的生活。仙女做过商人的情人,靠着漂亮的脸蛋到了夜总会里工作,仙女能歌善舞,妖媚奔放,后来做了一个老板的公关经理,替这个老板物色年轻的女孩。仙女出卖着自己的肉体,怀上了富商的孩子,但是这个富商根本不认,狠心抛弃了仙女。后来兜兜转转仙女无处可去,只能又回到了香椿街。
在仙女的成长过程中,她始终是缺乏爱的,仙女没有可以依靠的家人,年少被强暴的经历让她无法相信爱,她一个女孩在社会上打拼是很困难的,只能靠出卖自己的身体。无论漂泊多远,仙女的精神世界始终是贫瘠、孤独的,她渴望得到爱,却从没有真正得到过爱。在仙女的逃离过程中,看到的是一个人无根漂泊的生存状态,漂泊正是她无处安放的精神的真实写照。保润的自闭、柳生的隐忍,仙女的漂泊,三个人不同的逃亡方式并没有开启新的生活,他们以不同的逃亡姿态演绎着各自不同的悲剧人生。
3,世态众生相的诗意书写,多种意象构成的情感世界
意象是小说中常用到的一个书写因素,意象的运用可以渲染小说中的情境,表达更深刻的思想内涵,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苏童的小说中很会选取意象,丰富的意象给小说增加了可读性和趣味性,也升华了小说的主题。我简单选取了小说中比较有代表性的3个意象加以解读,以便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些意象背后的深意。
(1)黄雀
1980年末,苏州发生了一桩扑朔迷离的青少年犯罪案。一个老实巴交的男孩被卷入了一起强奸案,还被控诉为主犯。但是男孩口口声声说自己没有犯罪,男孩的家长也四处奔波为男孩洗脱罪名。可最后,老实的男孩还是入狱了,他的罪名是否真实,到如今依旧是个迷。这件真实发生的事情,后来被作家苏童改编成了小说《黄雀记》。《黄雀记》这个小说的名字是化用了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本意是这样的,一个少年在花园看见一只蝉在树上放声叫着,蝉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螳螂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自己的身后,而少年也正在拿着弹弓瞄准黄雀。
在小说中保润、柳生和仙女三个人中,谁都做过弱小的蝉、螳螂和黄雀。在第一段故事中,螳螂是保润,蝉是仙女,黄雀是柳生,保润用自己的方式报复仙女,可没想到却因为柳生犯下的恶行进了监狱。在第二段故事中,保润是蝉,柳生是螳螂,仙女是黄雀,保润进了监狱,过上了很痛苦的生活,柳生却逃过了牢狱之灾,但当柳生再次重逢仙女,又被仙女吃得死死的,仙女控制着柳生。在第三段故事中,柳生和仙女都是蝉,保润是螳螂,黄雀却是那无法掌握的命运。这里保润找柳生报了仇,仙女一个人生下了满脸通红带有“罪孽”的孩子,看似保润完成了复仇,但是他杀死了柳生,又将再一次进监狱,等待他的更大的惩罚,这里的黄雀就是那人人不可掌握的命运了。“黄雀”这个意象贯穿着全文的主线,每个人物都在这个寓言中有所对应,主人公在命运的推动下陷入旋涡之中不可自拔,意象使跨越时间较长的故事更具整体性,思想意蕴也更深刻。
(2)绳子
“绳子”是《黄雀记》中使用意象的一大亮点,它贯穿着全文也丰富了文本的审美趣味。在小说中,保润最擅长的就是捆绑,他的捆绑技术已经达到了如火炉青的地步,他掌握了二十多种捆绑的花样,既美观又实用。因为这项捆绑技能,让保润认识了柳生,当时柳生来找保润绑自己精神失常的姐姐,两个人的相识给后面的情节发展又打下了基础,所以“绳子”在全文中是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除此,“绳子”象征着束缚。在井亭医院里保润用绳子来捆绑祖父,别人认为来捆绑祖父就是合理的,祖父被自己的孙子捆绑,病人被那些医生捆绑,根本得不到应该有的人权和自由,这里“绳子”的作用让人读起来不寒而栗。后来保润用“绳子”捆绑了仙女,这里的绳子是用来报复的工具,“绳子”束缚了仙女,也束缚了仙女的一生,让仙女一生都无法真正理解爱、获得爱,以一种几乎病态的方式追寻着爱。当然,“绳子”也束缚了保润,他进了监狱,而且出狱后的保润也是把绳子带在身边,而且重新找仙女算账把她捆了起来,绳子已经成了保润的精神寄托,束缚了保润的一生。“绳子”这个意象在文中推动着情节发展,起到了一个贯穿全文的作用,也象征着捆绑和束缚,暗示着保润、柳生、仙女无法轻易摆脱的人生。
(3)水塔
水塔是在井亭医院里,为当地的居民供水用的,但这一功能在小说中并没有体现,水塔联结了保润、柳生、仙女三个人的人生。仙女去水塔找自己的兔子,在这里被保润捆绑了起来,然后被柳生强暴了。后来水塔被改成了香火庙,走投无路的柳生在这里暂时居住。多年后,出狱后的保润无处可去也住进了水塔,保润和仙女又在水塔解开过去的仇恨,生下孩子的仙女后来也住进了水塔生活。
在小说中的水塔是象征着犯罪和庇护,具有双重意味,非常有讽刺性。水塔是三个人犯罪的现场,这里藏着他们不愿回忆的过去还有犯下的罪恶,水塔是他们都不愿意提及的地方。但是后来的水塔变成了香火庙,人们到这里到赎罪,保润、仙女、柳生也都曾到水塔寻找过庇佑。其实“水塔”依旧是那个水塔,这么多年它从未有过改变,但是却随着人物的变化产生了不同的功能。水塔象征着人心中的欲望和贪念,每个人都有罪恶的那部分,如果内心中充满了罪恶那么走到哪里都会变成罪恶之地,但如果心中没有罪恶和贪婪的欲望,外物也将充满了善良。一旦将心中的恶意放出来, “水塔”就会把恶意不断放大,大到每个人都无法承担罪恶带来的后果。
4, 结语
茨威格《断头王后》曾说: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在保润、柳生、仙女三个人的悲剧之中,看似是命运将他们推进了无尽的深渊,具有着神秘莫测的宿命论色彩,其实他们的悲剧也是始于自己个人的选择。如果柳生不犯下错误,如果仙女不隐瞒真凶,如果保润出狱后能洗心革面,也许这么多的悲剧就不会就此发生。
一个小小的选择可能让人步入巅峰,也可能让人从此跌入谷底。虽然选择有无数种,但有一种选择永远也不会错,那就是永远选择善良。请记住,我们选择善良,不是为了改变命运,而是为了不被命运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