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与《论语》

北宋初年的宰相赵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但绝不是一个学问家。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据说,是被赵匡胤逼出来的。在中国的皇帝里,赵匡胤应该算是比较喜欢读书并且大力提倡尊重读书人的一类,当然,这也出于抑制武将兵权过重的考虑。

  赵普15岁随父迁居洛阳,自幼学习吏治,是赵匡胤“黄袍加身”的预谋者、“杯酒释兵权”的导演者,三度为相,为一代名臣。赵普原本是淮南滁州的一名乡村教师。公元956年,为了争夺淮南江北地区,后周大将赵匡胤率领大军与南唐守军在滁州打了一场恶仗,由于拜赵普为师,赵匡胤大获全胜,为他日后的帝业打下了必要的基础。从此以后,赵普便被视作心腹,如影随形地追随赵匡胤建功立业。

  宋朝建立后,赵普参与制定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又辅助宋太祖统一了南中国。到了宋乾德二年(964年)赵普被任命为宰相,晋封为韩王。

  赵匡胤虽是一员武将,却很喜爱读书,常手不释卷。他跟从周世宗平江淮(今淮河流域)时,有人向周世宗告密说,他用几辆车运载自己的私物,其中都是财宝。世宗派人去检查;车中却只有几千卷书籍。世宗问他:“你是武将,要书有什么用!”赵匡胤回答说:“我没有好的计谋贡献给陛下,只能多读些书以增加自己的见识。

  赵匡胤称帝后,也很尊重和重用读书人。有一次,他遇到一个疑难问题,问宰相赵普,赵普回答不出。再问读书人,学士陶毂、窦仪准确地回答出了,赵匡胤深有体会地说:“宰相须用读书人!”对于读书不多的文臣武将,赵匡胤也总是鼓励他们要多读书,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鉴于五代时期“大者称帝,小者称王”、“群犬交吠”般纷乱政局的根源,在于藩镇拥有重兵,不受中央节制,赵匡胤认为,要避免宋朝成为第六个短命王朝,就必须“兴文教,抑武事”。为了培养更多的文士,赵匡胤设“崇建太学,教养多士”,还迅速恢复和完善了科举考试制度,加紧选拔文人充实各级官僚队伍。宋太宗更是明确提出,要“与士大夫治天下”。君臣上下,注重文教蔚然成风。

  《宋史》曾有记载:“普少习吏事,寡学术”。赵普的文化素养愈来愈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了。太祖曾多次向赵普问及前朝制度,他都无以对答。作为宰相,他的不称职,朝内外大臣们看得一清二楚。

  众所周知,赵匡胤有一柄“柱斧”从不离手,那是一个象牙柄水晶头的斧头,很是名贵,然打起人来却是很疼。这是太祖的随身“佩剑”。

  赵匡胤喜欢在后园弹鸟雀。一次,一个臣子声称有紧急国事求见,赵匡胤马上接见了他。赵匡胤一看奏章,不过是很平常的小事,甚为生气,责问他为什么要说谎。

  臣子回答说:“臣以为,再小的事也比弹鸟雀要紧。”赵匡胤怒,用这把斧子柄击他的嘴,结果打落了他的两颗牙齿。臣子没有叫痛,只是慢慢俯下身,拾起牙齿置于怀中。

  太祖怒问道:“你拾起牙齿放好,是想去告我?”臣子回答说:“臣无权告陛下,自有史官会将今天的事记载下来。”太祖一听,顿然气消,知道他是个忠臣,命令赐赏他,以示褒扬。

  公元967年,宋太祖乾德五年,君臣几个人谈起年号来,赵匡胤对“乾德”这个年号相当得意。学识平平的赵普就跟着拍马屁,列举了几年来不少好事,然后归功于赵匡胤改的这个年号。谁知,旁边站着一位名叫卢多逊的翰林学士,极有学问,而且死看不上赵普。他等赵普特别起劲地拍完马屁后,不动声色地说了一句:“可惜,乾德是伪蜀用过的年号。”
皇帝大吃一惊,马上命人去查。果真是前蜀的年号,而且是亡国的年号!这一下赵匡胤的羞惭恼怒可想而知,想起赵普这厮身为宰相,却不读书,让自己在天下臣民面前出了这么大的一个洋相,着实恼羞万分。

  皇帝阴沉着脸在那儿运气。坐了半天,实在还是压不住心头的怒火,便招手叫道:“赵普过来。”赵普以为要挨那柱斧的揍了,就战战兢兢地走向御案前。只见皇帝拿起御笔,蘸饱了黑墨,在赵普脸上莫名一阵乱写乱画,弄得他满脸满身翰墨淋漓。一边涂,皇帝还一边骂:“你不学无术,还比不上卢多逊。”此后,君臣们也越发认为赵普的学养不够了。赵普受此奇耻大辱,从此开始发愤读书。他有一个大书匣,不许任何人动。人们只是看到他每天从里面拿出一本书来读,但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书。赵普做宰相前,长期做幕后工作,熟于吏事,专擅权谋,是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的主谋。权谋有余,学识不足。当上宰相后,他的器量狭小、以权谋私的毛病暴露无遗,甚至有次还被宋太祖抓了个现行。

  原来,宋太祖这个人疑心特重,对大臣常常不放心,动不动就搞“私访”。尤其是他听说赵普曾经把大臣说自己坏话的奏折,直接点炉子生火的传闻之后,他就非常想到赵普家去看看,到底赵普家有没有烧他奏折的炉灶。

  于是,有一天,吃晚饭的时候,宋太祖不宣而至,进了赵府大院。赵家正在吃饭,听到外边通报圣驾到了,赶紧抹抹嘴慌张出来接驾。宋太祖扶起赵普,正待寒暄,眼角的余光却看见西边廊下的阴影里,一字摆开,有十几个坛子,工艺精美,一看就是江南之物。

  皇上背着手,在院子里转了几圈,终于忍不住,问赵普:“你看,那西边的走廊下,是不是有几个坛子啊?”赵普低头道:“是有几个坛子。”皇上朝坛子越走越近,问:“这十几个坛子里,是什么东西呀?”

“海产。”皇上俯身,摩挲着一个坛子:“哪里来的海产啊?”

“吴越王钱俶刚送来的,还没来得及打开。”皇上用力晃了晃坛子:“收的什么海产啊?大老远送来的。”“臣不知道。”皇上背着手回到院子中央:“打开尝尝。”皇上的随员费力打开了,只见坛子里上面铺着一层海产,下面满满的全是金元宝。

  本来要找烧掉奏折的灶炉,结果找到了收人贿赂的“把柄”。皇上转身就走了。

  其实,赵普也不算说假话,再说,皇帝面前也不敢说谎。因为海参、海带是海产,珍珠、珊瑚也是海产,金子,归根到底也是从海底捞出来的。赵普本想搪塞过去算了,没有想到,皇上会打破砂锅问到底。赵普本想随机应变,结果皇上根本就不给他机会。

  从此,宋太祖对赵普越加鄙夷了。

  赵普一生曾三任宰相。宋太祖死后,赵匡义继位,改名赵光义,史称宋太宗。赵普凭借其机谋和善变,仍旧担任宰相。

  有人对宋太宗说:赵普不学无术,所读之书,仅一部《论语》而已,当宰相不合适。宋太宗不以为然:“赵普读书不多,这个我是知道的,但说他只读一部《论语》,我不相信。”有一次,宋太宗突然想起这件事,就问赵普:“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据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一记载,“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我读书不多,范围是不出《论语》一书的,可我当年能够靠它帮太祖平定天下,现在仍然能够靠它辅佐陛下您把天下治理好。从赵普的回答中不难看出其强烈的情绪化色彩,一种牢骚不平之孤忿隐含其中。尽管赵普一脸诚惶诚恐。

  等到这位宰相死后,人们打开他用过的书匣,发现里面只有《论语》的前半部分。此事《赵普传》有确切记载:赵普“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筐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也。”从此以后,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就传遍天下。综观赵普个人的“功名事业”,可谓“隆隆其始而未能克终”,而他“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牢骚不平之语,反倒成了人们传诵的“千古名言”!其中奥妙,耐人玩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