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四大反思
吕其庆
4月24日,中央教科所与《现代教育报 .教师周刊》联合北京市海淀区、大兴区教科所,首次推出“对话沙龙”,吸引了近30名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通过这个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大家发现,新课程中需要更多地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用反思和探究的精神,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种种困惑。
预设和生成,孰轻孰重?
一堂语文课上,老师用普通话示范性地朗读了一首朱德的诗。这时,班上一名同学站了起来:“老师!朱德是四川人,他怎么可能说普通话?您应该用四川话读这首诗。”这位不会说四川话的老师灵机一动,请这位老家是四川的同学用方言重新朗读一遍。
大兴区教研所的陈惠英老师当时就在这堂观摩课的现场,对这位老师的表现,她提出了两点:一点是肯定的,认为这个老师捕捉并利用了学生的资源,开发了课堂上师生互动出现的“生成”。但同时她也有一点困惑----生成和利用,这样随机使用合适吗?对教学有何促进作用?
“新课改强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挖掘课堂师生互动生成的学生资源,那么课前还要不要预设?老师课上就跟着学生的生成跑行不行?”“如何把握及处理课堂上随时出现的生成性资源?”这些问题成为多年来习惯以预设为课堂主导的老师们的难题。
过去,大多数老师只去备教材,老师完全按照自己在备课中的预设来上课。而新课改则要求老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课堂中生成的学生资源。当然,这背后实际上折射着一种“令人欢欣鼓舞”的变化:那就是从旧课堂老师的“一言堂”到现在师生的平等对话,甚至是课堂的“百家争鸣”。有老师将这种变化概括成了自己课堂地位的变化:由原先的“主动”变为了“被动”。甚至不少老师提出困惑:“要是我们被那些课堂生成的意料之外的问题问住了怎么办?”
对此,中央教科所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单志艳博士认为,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标准应该是能让学生达到一个最终的学习目标,而过程可以是多样性的。她认为,老师们首先要弄清楚师生关系,要把自己也看成学生,是与学生在一起成长,这样就不怕被学生问住,因为被学生“问住了”也是一种成长。但她强调,这其中重要的前提是:老师要有一定的把握能力,不能被学生牵着跑。
本次沙龙的倡导者之一、中央教科所访问学者冉乃彦认为,课堂教学切不可丢掉预设,对于课堂中生成的问题,要站在宏观的角度选择重点进行引导。出现预设与生成的矛盾时,老师们应该着眼于“我要教给学生什么”去解决。
“关键是老师们应该创造性地教学。”中央教科所基础教育课程中心的李家俊老师说,“新课改强调重视课堂生成的学生资源,将提高对老师自身知识储备的要求。”因此,他认为,老师们应该多学习,多研读些理论,练好内功。这样,不仅不会被现在的创造性教学吓住,反而会尝到甜头。
教给学生什么?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学前教育便开始一轮声势浩大的改革,回头看这次改革,或许能够为现在正在开展的基础教育改革找出可供借鉴之处。”从天津师范大学赶来参加沙龙的韩映虹老师是从事学前教育研究的,她认为,当年学前教育改革产生的最大一点变化就是“活动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到课堂中间,形成很好的师生互动。
但由此出现的新问题是:课堂上小组活动越来越多,但教学质量下降;幼儿老师不会备课,把握不住孩子的年龄特点,老师只是在课堂上跟着学生的生成走。
北京市大兴区榆垡中学高一班主任余清叶也很忧虑:“现在我们的课堂一味地强调让学生‘动'起来,有时表面很热闹,实质上学生们没有学到更多的东西。我觉得我们应该提倡让孩子们安安静静地读书,‘动'不是做表面文章,不是大家讨论讨论、说说话就算‘动'起来了,而是要学生的思想‘动'起来。”
老师们的这种担心,不仅仅来自于“怕学生学不到东西”,更多的是“恐怕学科本位的东西会在浮躁中丢失”。
除了课堂上的困惑,老师们对学生反映出来的思想状态也忧心忡忡。“现在有的学生的道德已经到了底线:抽烟、说脏话、没礼貌。”余清叶老师举了一例,她的班里有个“问题”学生,几乎每天都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一次讨论“我若为王”这个话题,该生张口就说:“我若为王,我就恢复‘一夫多妻制'。”
老师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在社会多元化的今天,的确向老师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学生?
“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踏入社会后他们将怎么去面对挫折?”一位从河北沧州到北京来学习的老师,针对新课堂中“你真棒”“回答得真好”类似这样的语言成为老师的主打评语这一现象感到很困惑。她认为,现在以独生子女为主的中小学生,在家里就被家长宠着、惯着,到学校后又处处被赏识,真的很难想像他们如何去面对以后生活中出现的种种挫折。
对于这种赏识教育,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小学的一位三年级语文老师认为:如果赏识教育用得好,将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是很有价值的一种教学方法。但老师的赞赏应该是真实的,同时要具体一些,告诉学生哪里做得不错值得表扬,而且,也要在不打击孩子积极性的前提下,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新课程中,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评价学生?与会老师们更大的困惑在于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按新课改的要求,对学生的作业考评一般实行等级制,即优良、达标或不及格。
但这是学生真正想要的评价方式吗?前不久,记者在怀柔采访时,怀北中心小学对111名来自三至五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有50%的同学选择了百分制,14%的同学选择了等级制。学生们似乎更愿意从具体的分数中寻找一种激励。
对于这种现象的出现,究竟应该怎样看待?有专家认为,课堂评价和作业评价模式无论怎样变,关键是与之密切相关的考试评价机制的改革,否则一切形式上的变化都只是治标不治本。
李家俊老师则认为,无论考评教师的教学效果还是考评学生,最终要看的是学生通过学习是否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我们还有时间去学习和反思吗?
6:10起床,6:30到学校,7:00早读,12:40午自习,下午5:00第九节课下课开始自习,晚自习一直到9:00。
余清叶在交流中提供了她的一天工作时间表。她目前要教两个班的语文课,还要担任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她每天的时间几乎都和学生们呆在一起。
“我在讲《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一课时,特别没底气,我觉得我就是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每天被做不完的事情包裹着……”余老师对此很无奈。
“我在江苏教学时,中午是有一段午休时间的,夏天午后2:45开始上课,冬天2:25上课。而且,我们下午就上两节课就放学了。”这样的作息时间,对从江苏调到北京工作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师来说,已成为过去时。现在,她每周担任两个班18节语文课,同时,还要兼上思想品德等课。作为班主任的她,每天还要随时关注班里情况,以保证不发生任何意外。在场的老师们证实,这种状况绝非个别现象。
“以前我上完课后经常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也经常写一些文章,可是现在,哪有时间和精力呀!”这位老师也很无奈。
不少老师反映,工作量大只是教师表露在外的压力,而那些隐性的压力对老师们的影响更大。
在老师们看来,定期与不定期的上级抽测虽然是在考学生,但实际上是在给老师排队,而这种考试经常让老师们摸不着头脑的是每次都不知道要考什么。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小学的一位语文老师反映,由于北京的新课程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而区里组织的考试要比课本所讲的知识难得多,常常是一统考不少学校就“抓瞎”。
曾在一线教学多年的中国家庭教育文化研究会教科部的王柏秋老师对此的看法是:现在的考试是“上不封顶、下面保底”,而学校对老师的评价并不以学生的合格率为标准,是以学生的最高水平为准,这样必然将老师也卷入“分数大战”之中。
此外,现在倡导的研讨式教学也把老师“本来不多”的时间又掰出去了一份。“搞科研还是教学生?虽然说起来,老师搞科研最终的落脚点也是学生,可实际操作中肯定就是此消彼长的事儿。”有老师认为。
新课程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肯定有老师能胜任,成为新课改中的模范、标兵。但标兵、模范毕竟是少数,大部分老师还是要在两难中做出决定:是拿出在海棉中挤水的劲头兼顾好各方,还是把课改挂在嘴上,老路走在脚下?
“教师们需要很多的支持。”冉乃彦老师说,“我们将联合理论工作者更加深入一线,为教师们提供更多直接的专业支持。”
今后,“周六对话沙龙”争取每月举行一次,会议通知将在中央教科所网站上发布。通过教育研究者与一线老师的交流、碰撞和反思,从中探寻出课改的新路。
链接关键词
生成的课堂教学:
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事先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的,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
评价机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了对课程评价的要求:淡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与促进发展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教学反思:
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