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正阳:自拟经验方16首】

行医二十余年,虽未有大的成就,然经过临床实践,在古方基础上,也有些许发明,也算是有点小成绩吧。在过去写作的一二百篇医话、医案中,这些自拟方都有详细论述,不敢沾沾自喜,更不敢私自隐藏,特开此贴,按照拙著《医门凿眼》、《医门锁钥》,以及即将出版的《医门微言》的编排顺序,摘录部分验方,欲解其意,当详阅之。这些方都是在临床实践中得来的验方,虽未能尽愈所主之病,也能效之七八,不虚言也!

1,青春痘方:治青少年面生粉刺方。

生批把叶20克 ,连翘10克,二花6克 ,牛蒡子6克,防风6克 ,当归6克 ,赤芍药6克 ,丹皮6克 ,黄芩6克 ,花粉6克,生甘草6克。肿疼不消加皂角刺6克,浙贝母6克,软和有白头去皂角刺、浙贝母加白芷6克,消化不好加陈皮6克,水煎服。

2,瓜贝宁肺汤:治慢性气管炎,证属肺燥有热,痰浊壅塞方。

杏仁20克(打)、炒瓜蒌子20克(打)、浙贝母12克(打)、百合20克、麦冬15克、炒紫苏子10克(打)、白芥子10克(打)、莱菔子10克(打)、桑白皮15克、葶苈子15克、大黄6克、石膏15克(打)。 水煎服。

3,滑膜炎汤:治膝关节滑膜炎肿痛,活动不利方。

绵黄芪20克、粉防己15克、茅苍术10克、炙甘草10克、威灵仙15克、薏苡仁30克、宣木瓜12克、川牛膝15克、苏木丝12克、泽兰叶15克、鸡血藤15克。水煎服。

4,颈椎病汤:治各型颈椎病,以疼痛为主证方。

黄芪20—50克、桂枝10—20克、(赤)白芍10—30克、葛根20—50克、威灵仙10—30克、桑枝20—30克、鸡血藤30—50克。后脑疼、肩背困重加羌活,上肢麻木加当归、川穹,疼痛加片子姜黄、元胡,有瘀血表现者,加苏木。水煎服。

5,腰腿痹痛汤:治腰椎间盘突出或久老致伤,腰腿疼痛方。

黄芪30克、柴胡10克 、川牛膝15克 、桃仁泥10克 、苏木丝10克 、白芍药30克 、生甘草10克 、制川草乌(各)6克、天花粉15克 、醋元胡15克 、薏米仁30克、泽兰叶20克。黄酒与水各半煎。

6,尿道结石汤:治肾、输尿管、膀胱结石,证见叩击肾区疼痛,小腹绞痛难忍,甚则牵引阴器,小便淋漓,肝门下坠。

金钱草40克 、海金沙20克 、川牛膝30克 、台乌药20克 、花青皮10克 、小茴香10克 、川楝子10克 、延胡索15克 、赤白芍(各)15克 、生甘草10克 、车前子15克 、飞滑石30克,水煎服。

7,兴阳地黄汤:治男子阳事难举,或精冷艰嗣方。

熟地黄20—50克、枸杞子10—30克、怀牛膝10—30克、桑寄生10—30克、五味子10—20克、淫羊藿15—30克、蛇床子(炒)10—20克、地肤子10—30克。阴亏多用地黄、枸杞子,见虚寒加重淫羊藿、蛇床子,湿重多用地肤子,再加车前子,舌根有黄苔加盐黄柏坚阴,早泄重五味子,再加龙骨。

8,宽肠顺便汤:治习惯性便秘方。

杏仁10—20克、麻仁10—30克、枳壳20—30克、厚朴20—30克。气虚加黄芪10—30克、佐用升麻3— 5克;脾虚少食,减杏仁、枳壳、厚朴量,加生白术20—50克,并去麻仁;多年便秘加当归30克、桃仁10克。

9,红藤煎:治急性阑尾炎方。

大血藤100克、败酱草15克、赤芍药20克、生甘草10克。水煎服。

10,痔疮必效汤:治内、外,或混合痔疮方。

苦参20克、黄柏10克、地榆20克、五倍子10克、石榴皮10克、大黄20克、明矾10克、芒硝10克,煎取1000毫升,趁热化入明矾、芒硝。先用装开塞露的小塑料壶吸取适温药液,抹上香油润滑,慢慢旋转送入肛门内挤入,再以棉毛巾蘸大温药液热敷肛门,一日数次。

11,慢性鼻炎汤:治慢性鼻炎,证见闭塞不通,喷嚏时作,清涕常流,额头闷痛方。

桂枝6克,白芍6克,炒甘草6克,麻黄3克,制附子3克,细辛3克,辛夷花(打)6克,白芷6克。水煎服。

12,乳块消汤:治乳腺包块,病属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者。

柴胡8克,醋香附6克,青橘叶6克,炒橘核(打)6克,花青皮6克,当归尾8克,赤白芍(各)6克,生甘草6克,漂海藻10克,牡蛎粉(生)10克,白芥子(打)6克。水煎服。

13,代大青龙汤:治寒、温外感发热方。

荆芥30—100克,薄荷20—50克,连翘20—50克,石膏20—100克,甘草10—15克,生姜10—30克。治外感热病或伏温外发,脉浮紧、浮滑、浮洪,浮大,或滑数,沉取有力,表里俱热,无汗恶寒或恶风,或汗出有时而热不透解,身感拘束,身痛或重,舌上生苔,或白干,或见黄色,或舌见红点者。

14,黑白治衄汤:治鼻衄无明显寒热通用方。

茅根20——50克,仙鹤草10——30克,生地黄10——20克,炮姜6——10克,炙甘草6——10克,怀牛膝6——10克。水煎服。

15,二麻汤:治外感内有伏热,证见发热恶寒,甚至寒战高热,咽喉红或红而肿痛,脉浮紧或数勿论浮沉,舌尖红或舌通体红而干,或舌上生苔见黄,以五岁左右小儿为例方。

麻黄6—12克,升麻6—12克,连翘10—30克,荆芥10—30克,甘草10—20克,桔梗6—12克,玄参6—12克,淡竹叶6—12克,石膏6—15克,生姜6—12克。水煎服。

16,新拟乌梅汤:治证见时时腹痛下利,利则痛止,或见便有红白粘液,慢性过敏性肠炎方。

乌梅8—18克, 桂枝6—12克, 白芍6—12克, 甘草6—12克, 白术6—12克,  党参6—12克,干姜6—12克, 花椒6—10克, 黄芩6—10克, 黄柏6—10克。水煎服。

凤翅医话——自拟经验方小结

(0)

相关推荐

  • 扶阳学说是中医治疗疑难杂病和急危重症的战略制胜武器

    注:本文已被2017年首届国际扶阳医学大会书籍收录 长期以来,中医被人们误解为只能调理身体却治不好大病,而急危重症的治疗更鲜有中医大夫的身影.受此影响,就连相当一部分中医大夫也有同样的认识,为求疗效, ...

  • 桂枝汤加减方有哪些?名医心悟与加减经验

    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夔枣同: 桂麻相合名各半,太阳如疟此为功. (一)桂枝汤的组成与功效 桂枝汤由桂枝.白芍.生姜各9克,炙甘草6克,大枣3枚组成.煎服. 本方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效 ...

  • 【樊正阳:经验方16首】

    【樊正阳:经验方16首】

  • 【凤翅医话:经验方16首】

    【凤翅医话:经验方16首】

  • 【李今庸:常用验方16首】

    (1)甘寒养阴方 主治胃阴虚痛,胃痛每于饥饿时发作,有灼热感,稍进饮食则热痛缓解,小便黄,大便干,口干而渴,脉细数. 生地15克,山药10克,石斛10克,玉竹10克 沙参10克,芡实10克,莲子肉10 ...

  • 【郭氏骨伤科 秘验方16首】

    郭氏伤科(平乐正骨)源于清嘉庆年间,距今已二百余年.平乐正骨乃秉<内经>之宗旨,折衷诸先哲奥秘,自成体系,独树一帜. 高云峰(1905-1976),女,河南孟津县人.近代中医正骨女专家,早 ...

  • 刘奉五妇科临床惯用秘验方16首

    刘奉五(1911-1977),北京市人.幼年学医,曾拜名医韩一斋为师,24岁在北京悬壶应诊.曾受孔伯华先生之邀,任教于北平国医学院.1955年调任北京中医医院妇科工作.刘奉五先生深研经典并验之妇科临床 ...

  • 余瀛鳌临床惯用秘验方16首

    余瀛鳌(1933-),江苏阜宁人.出身于世医名家.1955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本科.同年参加过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全国第一届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学习.1958年以优异成绩结业,分配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迄今. ...

  • 郭氏平乐正骨骨伤科 秘验方16首

    郭氏伤科(平乐正骨)源于清嘉庆年间,距今已二百余年.平乐正骨乃秉<内经>之宗旨,折衷诸先哲奥秘,自成体系,独树一帜. 高云峰(1905-1976),女,河南孟津县人.近代中医正骨女专家,早 ...

  • 【郭氏骨伤科(高云峰)秘验方 16首】

    郭氏伤科(平乐正骨)源于清嘉庆年间,距今已二百余年.平乐正骨乃秉<内经>之宗旨,折衷诸先哲奥秘,自成体系,独树一帜. 高云峰(1905-1976),女,河南孟津县人.近代中医正骨女专家,早 ...

  • 【张磊:内科秘验方16首】

    张磊,男,1929年生,主任医师,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64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现河南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内经教研室主任,教务处副处长.处长等职,首届全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