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导演手记看《我和我的祖国》

今年国庆长假的电影市场最引人瞩目的当属《我和我的祖国》,7天时间已经创造了21亿元票房收入,平均每天超过3亿元。按照这个速度,最后票房冲上40亿元都不是奢望。

一部“命题作文”式的主旋律献礼大片,何以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绩?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正好,手里有一本商务印书馆新出的《我和我的祖国》,里面不仅收入了电影剧本和精彩剧照,还有7篇导演手记。我最在意的不是剧本和剧照,而是这7篇珍贵的导演手记。从导演手记看导演,看电影,或许是一个挺别致又挺实在的捷径。

祖国是一个深入骨髓的细节

《前夜》导演管虎在导演手记“开国大典之《前夜》”中有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拍摄渐近,‘祖国’这个概念于我依然难以拿捏,但我知道她既是朦胧的印象,也一定是深入骨髓的细节。”

这句话与陈凯歌导演提出的“历史瞬间,全民记忆,迎头相撞”的创作思路一起,为我们观看和理解《我和我的祖国》提供了一个思路。70年间7个普通人经历的瞬间,串联起我们的历史记忆,映射出共和国70年艰难曲折和灿烂辉煌的历程。

这是文艺作品中非常常见的“以小见大”的创作方式。任何重大历史事件,都是由一系列细节组成的,都是由无数普通人完成的。剥离了细节,剥离了个体,历史就只是一个苍白枯燥的名词。从一滴水可以窥见太阳的光辉,从一滴水也可以分析大海的深邃。这种微观讲述的方式,不仅不会局限于细枝末节,恰恰相反,能更深刻地揭示宏观历史事件的本质。

管虎导演背起93岁的父亲时,不敢相信他居然那么轻。由此他感受到了生命之沉重,之柔软。我们在观看《我和我的祖国》时,也从林治远、高远、陈冬冬、张北京、吕潇然这些普通人身上,看到了我们自己,听到了祖国前行的脚步。正因为《我和我的祖国》的编导们找准了这些深入骨髓的历史细节和瞬间,才能触动那么多观众的柔软的内心,令我们热泪盈眶。

10多天前,我看了另一部献礼片《决胜时刻》,写了这么一段文字:“从10年前的《建国大业》到今天的《决胜时刻》,一样的宏观叙事,一样的平铺直叙,以致难出新意。有意思的是,我在网上看到了另一部国庆献礼影片《我和我的祖国》的预告片,用70年间7个人的7个瞬间来讲述新中国70年的辉煌,无疑是一个聪明的选择。”现在看来,我的预测很准确。一味地执迷于宏大叙事,容易失之于概念化,失去历史深度,而从微观细节入手,恰恰是揭示历史本质的最好方法。

他们的故事其实就是我的故事

《北京你好》导演宁浩在导演手记里讲述了一个故事:他15岁时第一次来北京,和一位素昧平生的北京大哥拼桌吃了一碗刀削面。聊天吃面之后,才知道北京大哥已经替他付了面钱。20多年后,这个北京大哥在宁浩的摄影机里复活了,幻化成一事无成却善良幽默的出租车司机张北京。

《我和我的祖国》之所以感人,并不仅仅因为“以小见大”的创作方式,主要是因为这些细节和瞬间都来自几代人的真实记忆。所以,它能感动从40后到00后几乎所有人。那个为了研制原子弹献出生命的高远,那个为了街巷邻居观看奥运女排决赛而放弃与青梅竹马小女友告别的陈冬冬,那个从佛山偷渡香港终身以修表为业的华哥,那个顽劣调皮的小女孩和从不认输的女飞行员吕潇然,无不真实自然。还有那些场景,北京街头漫天飞舞的号外和游行的人群,黑白电视机和竹竿上的天线,北京奥运期间的全民感动,令我们这些亲历者恍然穿梭到过去。

宁浩在导演手记里写道:“我终于逐渐明确了自己想要的电影:我坚信我们的祖国是由十几亿这样的人组成的,他们是历史的参与者,也是推动者。或者从另一个角度看,他们的故事,其实就是我的故事。”看到这句话,我才领悟到,之所以《北京你好》被网友们广泛认定为《我和我的祖国》中最优秀的一段,不是没有理由的。只有用心拍出来的电影,才能真正感动人。

形成对照的是陈凯歌导演的《白日流星》。虽然大漠奔马的场景无比绚丽,虽然退休基层干部老李的胸怀颇为感人,无奈宇航员回归感动失足青年的基本情节设计得过于生硬,致使扶贫的主题浮于表面,形成了这部影片中的明显短板。

由此我感悟到,一部好电影,不仅要有好的创作思路,更要有由衷的创作热情。只有这样,观众才能从电影中感受到真实的生活,感受到生活中的自己,从而认同导演,接受电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