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产品,机会也许在哪里?

点 蓝字 关注,并 星标 ,不错过每期精华推送

(这是F先生第 208 篇原创文章)

我们经常听到一种声音:服装行业的未来,在服装风格的细分上!独特的鲜明的风格,才是品牌的出路之一!

其实,我认为,服装行业最大的坑,就是这个行业的变化越来越快,越来越难以预测。

过去我们买衣服,有一种“从众心理”,什么牌子火了,大家都去买这个。

什么样的风格火了,大家都去追,但今天我们观察到,消费者的决策越来越独立,更加有自己的审美原则、有自己的主意。

整个潮流的起与落是非常快的,而且会更加分散,每种风格底下都可能有一众的追随者,但这些追随者又很不忠诚,很快地把它捧起来、又抛弃掉。

对我们来讲,最大的困难,如果是想着持续不断地满足日渐个性化的审美需求,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难点。

过去我们曾经以为我们的品牌是以风格取胜的,一个品牌能够增长比较快,是因为对应风格选的对。

后来我们发现,风格的风口也在不断变化,所以我们需要从更多的层面去看。

但这也是一个好事,给了很多新品牌无限的机会,因为老品牌的转型升级势必会更慢,新品牌即需要把握住每一波小的潮流,同时又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去建设自己预测的能力。

那为什么说风格不一定是最大的风口呢?

启发最大的和最敬佩的一个品牌,是优衣库。

优衣库品牌的商业理念和品牌定位,是一个把标签化东西拿掉的品牌,做出了所谓休闲服的概念。

它其实没有走风格路线。

在优衣库之前没有人这么做,所以他创造了一个巨大品类的机会,同时他是属于“一个品牌就是一条赛道”的很好示范。

第二个要说的是宜家,原因很简单。

它跟优衣库很像,他们都是把原本这个行业之前没有人看得上的东西,重新变成了产品。

宜家是把原先家居市场里面的耗材(也就是说我们叫的木渣)没有办法做成实木家居的东西再变成商品卖掉(当然还有生活场景方式这样重要的因素),所以一下子就造成了它在效率跟供应链上(给竞争对手带来了)指数级、量级的毁灭性打击。

(朋友圈截图)

还有,不同的品牌会有不同的营养,很难说“最”。

宜家是可以把商品真正意义上卖成生活方式的,无印良品跟它也是一个性质的,我觉得这也很难得。

甚至还有瑞幸,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国内的品牌,能通过数据化为品牌添砖加瓦,而不是把品牌搞成纯审美和纯玄学的东西,我觉得这些品牌都是可以给到(创业者)营养。

回到服装上来。

先说一个很多人都会有的误区。

过去我们认为,一二线城市审美的水平是要远高于三四五线城市的。

但其实年轻人(90后、95后)的审美现在被拉平了,从一线城市到五线城市。

今天在年轻人这个群体里面,大家的审美差异其实并不是很大。

原因是因为整个的传播渠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年轻人所有信息的来源其实就是手机里面的抖音、小红书、B站、微信、微博这些东西。

大家的审美拉平就意味着,我们原来认为的那些低线城市人的审美在提高,但是他们的价格承受能力没有提高。

所以,做一个审美很好,但是价格又能够比较大众化的品牌或产品线,其实就可能卖的好。

那,设计师到底应该做什么?

我经常说,设计师要有全局意识,涉猎多方面不同的见识。

但这并不是说,设计师就要干经营者的事,干商品的事,干销售的事,干工人的事。

“涉猎”不等于“专精”。

比如,性价比意识。

产品的性价比是设计师必须要了解的,但设计师在设计中,不应该处处片面的追求性价比。

那样的设计会受限太多,如何把握度是很重要的。

因为,我们不是做那样事情的,那样的事情应该交给经营者、工厂去做。

所以,极致的性价比应该交给经营者和工厂的人,他们搞定品牌和生产。

而氛围化的、艺术类的东西更多的交给设计师去搞定,设计和美的价值交给设计师去搞定,尽可能让每个人做自己最擅长的事。

因为,源头上的审美好了,你的产品才可能审美好。

相关阅读:

服装设计师怎样提升审美能力?

再来说说服装市场这块蛋糕。

我们都说市场环境很差,非常差,差到找不到工作了,连街都不敢逛了。

说真话,我觉得服装消费品这样的刚需,如果做不好,那简直就是见了鬼。

先别急着反驳。

但凡我们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在世界范围内、在中国范围内,它都有着很大的巨头产生,这肯定是天花板很高的。

比如上面提到的优衣库。

而且,不管是切入到什么品类,哪怕是老干妈的这瓶酱,还有比这更小的一个品类吗?

但是它都可以做到很大。大到令人咋舌。

如何做到大,这是比较难的。

我觉得,一边要保持好品质,一边要做好创新。

保持好品质是为了让你的老顾客不断复购。创新是为了不断的去拉住新用户进来。

比如,麦檬今天跟奶茶品牌合作,就会拉一批人;

依文跟电影合作送优惠券又会拉一批人;

森马投资梦多多小镇,又会拉一拨人;

所以,创新更多是为了让新用户来体验你。

既然小品类都有大市场,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当我们讲规模的时候,规模等于广度乘以深度。

就是我到底服务了多少人,这是广度,然后是这些人的需求我到底服务的有多深,这是这个问题的回答思路。

比如,从广度上来讲,现在的广度是22岁到28岁的年轻人中间喜欢我品牌的那部分,但这个广度是很小的。

所以,我们能不能先把22到28岁这些人全部的时装需求都覆盖住?

他现在很喜欢设计师们的风格,但是他也要运动,也要休闲,我能不能从阿迪、耐克抓一些顾客来穿我们的衣服,能不能从优衣库抓一些顾客来穿我们的衣服?

所以,第一个可以从品类上下功夫,能不能先把22到28岁的人先搞定。

另外,比如现在是二三线为主,能不能再往下?

在广度上,要在自己的安全线之上进行一些谨慎的、品类的突破。

再就是深度,深度就是说,我该怎么让只愿意为我花300块钱的顾客变成愿意为我花1000块钱的。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单次的客单价和消费的频率,怎么样让他多买?

所以,上新频率就很重要。

因为买衣服、穿衣服其实穿的是心情,心情不一样,上新的频次就很重要。

同时,连带的搭配就很重要。

要把上衣、外套的搭配做好,告诉大家可以这样穿,这是一个深度的问题。

把这两点做好,至少是我们能把22到28岁这些人的时装需求全部cover住,包括运动和休闲的需求。

我们再去想,有没有可能再去做29到35岁人的服装生意,年龄层也是一个广度的问题。

最终,服装行业这个基础品类的问题,主要是你怎么从现有的巨头当中抢到一些份额,或者做出一些差异化。

所以,未来的机会,也许更多的在品类,而不仅是风格。




那,率先产生突变的 细分领域 需要有这样几个必要条件(仅供参考):

1.容易产生主题,且主题吸引力足够强。

这样的领域可能是女装、鞋、童装、亲子装、情侣装、户外运动、运动、婚庆以及一些功能性服装(如小众用途、或与健康娱乐相关的服装)。

2. 容易产生颠覆性技术,且技术应用广泛的领域。

这样的领域可能是鞋、童装、户外运动、运动、功能性服装。

3. 设计、供应链的问题相对容易解决的品类,尤其是相对标准化的品类。

如T恤、户外、运动、正装、礼服这些品类,或者在面料、生产工艺上可以相对标准或简单的女装。

如果这个猜想成立,意味着,率先进行突破的品牌,品类组合上十分简约。

在通向未来商业模式的道路上,路径是复杂的、反复的,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

这些都不成为通向未来的阻碍,只是社会变革期的“试错成本”。


最后,我最想说的两个字是:克制。

什么都想得到,不一定是好事。

很多时候,我觉得未必是我们要做什么,而是我们一定要清楚的知道:

我不能做什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