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旅行你喜欢吗?175公里穿越!去宁静的武夷山脉走一个“圈”

“武夷支柱”黄岗山,也是华东“第一峰”

武夷山是一条山脉,也是一座界山,山的东向是福建,西向是江西。

武夷山很大,有500多平方公里,属国家级保护区,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

武夷山保护区:上部军绿图案为江西铅山武夷山

武夷山自然物种丰富且奇特,唯一人少,说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不到5人,是一个宁静的自然王国。

武夷山脉里有一座山,叫黄岗山,海拔2160米,是华东的“千峰之首”,号称“华东屋脊”。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武夷山为黄腹角雉之乡

武夷山因福建而闻名,福建人在山的东面划了一个武夷山景区,给武夷山脉打造了一张名片。但您也许不知道,武夷山也是江西的。

武夷山还有一片神奇的“叶子”,叫武夷山茶,是500平方公里武夷山人的“生活载体”。

在武夷山的品茶生活

从江西去福建,或从福建往江西,原先在脚走的年代有8条山路,现在汽车文明时代,还有3条车辆可穿越的通道。

武夷山上有两个关口,一个叫桐木关,一个叫分水关,它们都是江西与福建的分界点。

武夷山有了足够的魅力,因此,我因山而来,因路而去。

桐木关海拔有1150米,是两省的关口

武夷山镇是起点也是终点

这次自驾穿越武夷山脉,江西铅山县武夷山镇是我的起点也是终点。

我在武夷山脉里走了一个“圈”

因为我从南昌来,260公里先到武夷山镇最为方便,也最有代表性。当地人告诉我,福建武夷山市还叫崇安县时,这里就叫武夷山镇。

500公里武夷山,武夷山镇最奇妙的“风光”就是它叫“武夷山镇”。一个鲜有人知的地方!

武夷山镇路口的三块石头

去武夷山自驾,我这次设计的路线全程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从江西武夷山镇出发,经里坑村穿过桐木关后进入福建,然后在福建从桐木村经武夷山景区,穿过分水关再回到江西武夷山镇,路程175公里。从路线图上看,好似在武夷山脉里走出了一个“圈”。

这个“圈”是一个神奇的圈,它翻越了两个关口,观赏了武夷山最原始的自然风光,体味了武夷山脉两省人家的风土人情。

一只打鸣的公鸡

从武夷山镇开始了进山

第一夜住在了里坑村

从武夷山镇驱车出来,就开始了进山,车辆一直沿着溪谷爬坡而行,先经过高店水库、篁村和清潭,就到了里坑村。

江西侧的山谷,车辆一直沿着这条谷溪行走

沿途遇见很多上饶牌照的车辆,后来到了清潭才知道,他们许多车是为了这一潭美丽而透明的水而来的。这里已是夏季铅山县本地的一个网红打卡地,的确很美好。

清潭有一汪美丽而透明的水。他们叫它“玻璃水”

在这条路上,从江西入闽的最后一个村庄叫里坑村,我选择在这里住了一晚,因为里坑村海拔800米,炎炎夏日在这里住上一晚就是一个爽字。

这里居然也是上饶本地人的一个避暑圣地。无意中的闯入,使我在这里和上饶的朋友们聊了一晚上的“家常”。

里坑村我住的房前都是避暑的车辆

我停车的停车场,后面的山在雾气中透出秀美

黄岗山已是一个“禁区”

黄岗山是江西与福建的界山,海拔2160米,武夷山的最高峰,也是我梦想登顶的一座山。

这是通往黄岗山的路口

它最吸引人的,是它的海拔“地位”,黄岗山不仅是武夷山第一峰,更是华东六省一市的最高山峰,号称“华东屋脊”。去这个“屋脊”站一站,是我很久以来就在心里埋下的一个“种子”。

去黄岗山顶的一条土路

其实,我在里坑村住上一晚,另一个目的,就是想寻找登顶黄岗山的机会,因为这里距离登山出发地桐木关只有7公里。

黄岗山叶家厂管理站

但是,经过多方的询问,当地人直接地告诉我:不要有这样的心思。说黄岗山划入武夷山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后,就没有可能,那里已是保护区的核心区,禁止车辆和人员进入。

这块宣传牌说清楚了为什么不能去

没有进入心心相念的黄岗山,看似遗憾,其实也不遗憾。此行之后,“去黄岗山登顶”的念头就消失了,倒也轻快。同此也奉劝想来黄岗山顶“打卡”的朋友打消这个念头,此路不通!

但,铅山县旅游资源宣传却还在说“千峰之首黄岗山”,看了心里颇疑惑。去不了,还“诱惑”我干啥。

在桐木关旁边的山上走一走

登高又见气象万千

武夷山也是江西的

这样说,福建的一些朋友会有点“不爽”,而江西的一些朋友会有点“糊涂”。

作为一个老江西,早先在《上饶文旅》读到一篇“终于,我们可以叫它江西武夷山了”的文章时,我也是“糊涂”的。说江西搞“丢”了一座山,这座山就是武夷山。

武夷山上的人家

但当我驱车从江西方向一路爬坡,到达桐木关时,我就明白了。其实山还是那座武夷山,只是我们从行政区域上作了划分。桐木关就是区分两省地域的一个界点。

桐木关朝向江西的一面

过了桐木关,就开始进入福建,路也由上坡路变成了下坡路。这是一座山脉分水岭的两面。

桐木关朝向福建的一面

福建面向大海,经济发展“醒得早,走得快”。这点我在武夷山自驾中也感受到了。他们早于江西18年前就成功申报了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边线就划分在了两省交界线,把武夷山分成了两个部分。

武夷山上的这条穿越公路

福建并以最精华的“武夷山景区”自然风光为载体,借改革开放东风,持续发力,打造了全国闻名的“武夷山5A景区”。这是福建人的勤奋给武夷山带来的福报。因此,我们都知道“福建武夷山”,却并不知道“江西武夷山”。

夕阳下的武夷山景区九曲溪

2017年,有了一定经济基础的江西开始“苏醒”,以“江西铅山武夷山”名义扩界了原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的边线,把江西地界的武夷山融入了遗产保护地内,使武夷山保护区恢复了完整。

所以今天有江西人说,武夷山也是江西的。

江西铅山武夷山的自然风光

桐木村遇见野猴群

翻过桐木关,车就到了桐木村。这个村不小,顺着山谷走了10多公里,居然还在桐木村。

过了桐木关就是福建桐木村

我是清晨后到的桐木村,这里的气候要比江西里坑村“阳光得多”。一山隔出的两种天气,里坑的早晨是雾,桐木的早晨已是晴。

里坑村前公路上的晨雾

桐木村的早晨已是晴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环境是“野生”的。没有想到,我在桐木村的一个桥头居然遇见了“野生”的猴群,有一只猴还差点儿钻进了我的驾驶室。我眼拙,在这里观察了许久,还是没能判别出来“谁是猴王”。

路遇武夷山的猴群

夜游“福建武夷山”

福建武夷山景区是自然保护区的一小部分,但这里却是武夷山风光最精华的地方。从武夷山上汇聚下来的九曲溪给这里赋予了灵性。

如果有人说“去武夷山玩”,他大概率是来了这里。景区文化已是旅游的主导,甚至有人离开景区已不知道怎样玩了。

武夷山景区

而我是玩的“另类”。如果我参加合唱团,可能是合唱指挥最烦的那一个,总喜欢唱自己的调。旅行,我也是这样,总是按照自己的喜欢玩出不一样的路线。

穿山越岭是我的爱好

从武夷山上下来,我“随缘”入住了仙店村。我在武夷山脚龙川峡谷喝茶时,一位年轻的朋友说“你可以去我们村住”。于是,我要了地址就来了。

仙店村的茶宿

这里的确不错,安静,价格还实惠,距离武夷山景区也就7公里。店家还告诉我一个“夜游武夷山”的方法,说6点钟之后,车辆可以进入景区。这是我喜欢的,当晚我就开车进了景区,夜游了武夷山。

武夷山景区里的茶园

过了分水关就是仙山岭

穿过武夷山市,沿着国道237向前,就是去分水关的路了。

武夷山市原先叫崇安县,这里发展快,道路两旁已未见稻田,全是漂亮的房屋。我总觉得,崇安县改名武夷山市是往大处走,而徽州市改名黄山市却是往小处走。

大安源景区

红色旅游大安乡

在福建,去往分水关的路上还有一个叫大安的地方,是土地革命时期的“闽北红色首府”,还保留有乡土生活的风味。顺着路再向前,就到了一个叫大安源的景区,这里有一个水上广场是个戏水的好去处。我在这里喝了一上午的茶。

大安源的宣传照片

在大安源喝个茶,这里挺凉快的

从大安源到分水关只有14公里路,海拔有700多米。关口处,福建树立的界碑是个门状的岩石,江西立的就是一块大石头。

两省的界石

福建入赣第一村叫仙山岭,海拔500多米,距离分水关3公里,距离武夷山镇8公里,四周环绕的山有模有样,是一个安静的山村。喜欢山村的我又在这住了一晚,与主人家聊得挺投机。

福建入赣第一村仙山岭

武夷山里的“茶生活”

去武夷山“转山”,不能不说武夷山红茶,居住的每一家都拿出了他们自己制作的红茶给我品。

一路走来,不管山高山低,给我印象最深的也是这里的茶山茶地,以及那些以茶为生的茶人家。公路边的路牌似乎告诉我,这里的每一户人家都是一个“茶厂”。

武夷山人家:家家都是茶厂

江西里坑村的一户人家再给我品茶时,对我说他们这里是“正山小种起源地”。而他们制茶的手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他们也不知道,说从爷爷的爷爷就有了。

一户人家里的奖牌

福建桐木村的一块石头地标

一路走来,我也是一路品着茶。有一个问题,回到家中我也没明白,武夷山为什么只爱红茶。再好的绿叶,他们也要把它做成红茶。

红茶有暖胃的功效

还有其他的风土人情

175公里自驾游武夷山,我是用了4天时间,慢慢地走慢慢地游,随性观看着武夷山的自然风光,和随性接触着武夷山人家的生活。有几点观感,我还是想记录下来。

武夷山风情

1.武夷山脉给了福建更多的“眷顾”。武夷山福建侧,地方更宽广,地势也更平缓,溪水汇聚九曲溪,东向的朝向也使这一侧每天更早地迎接东方的阳光。而江西侧,却更陡更高更险,也在山的西向。

G237穿越了武夷山

2.江西武夷山人的“情绪”。从进入武夷山镇开始,从和我“聊天”的本地人口中,我都能感受到他们期盼发展的心情。他们说“福建武夷山市叫崇安县时他们这里就叫武夷山镇了”“武夷山最好的正山小种在里坑”等等,这是他们与福建武夷山对比后的“失落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是不能嘲讽的,而我更地认为,不要去抱怨而应更加地务实,打通与福建武夷山的阻隔,联动发展,用“先富的经验”带动“后富”。

发展足硬道理

3.武夷山茶的“局限”。武夷山没田没地,武夷山茶是当地人的主要经济来源。但因地域的关系,江西这边说这边的茶好,山高背阴湿度大茶料好。福建那边说那边的茶好,阳光温暖工艺强茶好。总而言之,把我说得分不清了,但对我而言,“茶”好不好喝,还需要一个“物理条件”。在一个美丽的地方喝茶,那茶一定好喝。

在这喝茶多美好

4.古王坑村的“盘问”。武夷山古王坑村住着几户人家,路也较难行走,我这样游走的人却“逛”了去。但没有想到,武夷山人家却有着极高的警惕性,我问路时却被“反问”,他们警惕外来人员来这里采取基因样本。被“反问”中我也有收获,就是“自已是不能证明自己是好人的”,挺有趣的收获,我知道了下一次相遇该怎样证明自己是好人了。

这里是去古王坑的地方

#寻找头条生活家# 分享是快乐的。游玩是认真的。如果您读到了这里,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

武夷山的水是透明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