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但春节这个叫法的历史却不过百年

春节这个叫法,其实只是从北洋政府时期开始的。之前更确切说应该叫“元旦”或者“过新年”“过大年”。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春节”一词已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大的节日,位居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首。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春节又叫阴历年、农历新年、农历年、旧历年,俗称“过年、大年、过大年”。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具有全民性、群众性的特点,且包涵着许多传承几千年的古老文化传统,凝聚着优秀的民族精神,因而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最生动的现场。

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是怎么来的

要是探溯春节的形成,那是经过几千年来各个朝代,逐步发展变化积淀而成的。那么它起源于哪里?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它的源头就在山西省夏县禹王城!禹王城就是夏朝大禹建都安邑的地方。夏启开始中国历史上奴隶制社会第一个由禅让制变成王位世袭制——夏王朝从此诞生。

夏朝时期,为了生产生活的方便,完善制定了历法,因为它创始于夏朝,所以称为夏历,它是由月亮周期变化形成的。夏历是我国独有的传统历法。《竹书纪年》载:夏禹曾“颁夏时于邦国。”意思是大禹发布《夏小正》历法与全国各地。

从夏历《夏小正》得出一个结论:夏朝时期,一年有两个季节,以北斗七星斗柄方位来确定:“正月,斗柄悬在下。六月,初昏,斗柄正在上。”一年有10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每个月有36天。这样,一年是360天,结余的5天是一年之后农事完毕,为报答神灵的恩赐而举行的“腊祭”,保佑天平地安,人寿年丰。既是热闹红火的狂欢节,也是王室宴请犒劳辛苦一年的大臣与劳动者。大禹治水也成功了,为了庆祝胜利以及新的一年的开始,禹命皋陶作《夏籥》,又名《大夏》歌舞进行庆贺。

夏朝把1月称为正月,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当时也称为“岁”。 古时候把“年”字放在禾部,《说文、禾部》载:“年,谷熟也。”预示着风调雨顺,禾苗茁壮,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被引申为岁名了。夏朝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说文解字》中对“旦”字的解释为“从日见一上,一,地也。”表示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因为它分别表示一年的第一个早晨,正月的第一个早晨,所以称“元旦”和“正旦。”

“春节”这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特指。夏朝时把春节定在正月初一,商朝叫“祀”,定在十二月初一,周朝时十一月初一,秦朝时定在十月初一,汉朝时,人们把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立春称“春节。”东汉时期,祭祖是是春节的重要活动。《诗经、七月》中记载了西周时期,旧岁新年交替时的节庆风俗:“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意思是:满斟美酒敬客人,宰杀羔羊争献酬。登上公堂同聚会,牛角杯儿举过头,高声齐祝万年长寿!如今演变成了现在的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的民间社火和红火热闹。南北朝时期,人们把整个春季叫“春节。” “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到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西汉太初元年(前104年),汉武帝接受司马迁等人的建议使用《太初历》,恢复了夏历即农历,把二十四节气定入历法。后来历朝历代虽对历法有过修改,但基本上仍然以《太初历》为蓝本,以夏历的孟春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日,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春节。唐朝正月初一这天称元正节。因是岁之元,季之元、月之元,又称三元。宋元明时期,称为“元旦” “岁日”“新正” “新元”等,清朝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清朝统治被推翻,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政府,各省督府代表讨论历法问题,达成了:“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的共识”,决定使用公历,把公历1月1日定做“新年”,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作“春节”,但并未正式命名和推广。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公历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在四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礼、祈祀活动,祭诸神祭先祖;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先祖、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庙会”等娱乐欢庆活动。我国的过年礼俗经历了萌芽、定型、裂变、转型、规范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整套民俗文化经典。2006年5月20日,春节这一民俗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春节的传说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于是,节前就在门脸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当春天来到门口时,会念一遍寄托新一年美好愿望的句子,这一念,好运真的来了,同样寓意的事情还有挂大红灯笼和贴“福”字及财神像等,“福”字还必须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到了”。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年”是什么呢?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

相传,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这年除夕,村里的人们正准备扶老携幼上山避难,这时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里人哪还有心思关心这位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以躲避“年”兽,那老人高声笑道:“婆婆若让我在你家呆一夜,我一定能把'年’兽撵走”。

众人不信,老婆婆劝其还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了过去,快到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走了。

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惶而逃。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会到村里时,发现村里安然无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是帮助大家驱逐“年”兽的神仙。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祝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

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子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人们同时还发现了白发老人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

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春节习俗活动:

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飘色、舞龙、游神、庙会、逛花街、赏花灯、游锣鼓、游标旗、烧烟花、祈福、掼春,也有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等等。

祭祀神(祖)习俗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带,承袭古时习俗,春节期间多地有举行隆重盛大的报祭天地神恩、迎禧祈福等祭祝祈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

春节期间贴年红、守岁、吃团年饭、拜年等各地皆有之,但因风土人情的不同,细微处又各有其特色。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年,稻谷成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后汉书·杨震传》:“又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僚燋心。”

南朝梁元帝《春日》诗:“春还春节美,春日春风过。”

南朝梁江淹《杂体诗·效张协<苦雨>》:“有弇兴春节,愁霖贯秋序。”宋代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今指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指中国年,是新一农历年的开始,是中国的传统盛大节日(也包括除夕与初二初三)。

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王起》:“既遇春节,难阻良游,三五人自为宴乐,并无所禁。”

宋文天祥《狱中》诗:“春节前三日,江乡正小年。”

各位五湖四海的小伙伴们,你们家乡“过年”都有哪些习俗呢?在此春节临近之际,盼望疫情早日离去,预祝各位亲们新年新气象,心想事成!

(0)

相关推荐

  • 牛年为何少了11天?

    一年为何354天? 一年有365天或366天,这显然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今年的辛丑牛年,从2021年2月12日开始至2022年1月31日结束却只有354天.那么,还有11天哪里去了? 我们先了解一下 ...

  • 蒋子赢:春节时候话“过年”

    春节时候话"过年" 蒋子赢 关于"过年"的起源. 在我们现代的日常生活中,还一直沿用着两种历法:公历和农历.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即新年,或新春的第一天,这是一 ...

  • 《史记》中最诡异的一幕:刘邦明明都“死”了好几个月,为啥还能带领大军出征打仗?

    农历新年就要到了,先祝大家新年快乐. 或许,大家感觉庚子年过得特别快,因为特殊原因,还没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工作中,一年就过去了. 但是呢,辛丑年过得会同样快!因为,这一年,时间本就短. 那这种说法对吗? ...

  • 春节起源于什么朝代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称之为是农历的过年,距今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那么您知道春节起源于什么朝代吗,春节时间的演变有着怎样的变化?下面不妨快来了 ...

  • 唐宋时期的春节假期

    #唐朝# 唐朝官员过的春节,其实是农历年的正月初一,包括放假的长短,都和我们现代非常相似.根据唐玄宗颁发的<假宁令>记载:"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也就是说,春节是一 ...

  • 珍贵影像:民国时期的春节

    来源:网络,如侵权后台留言删除,谢谢.

  • 夏鼐大学时期的春节丨纪念夏鼐先生诞辰111周年

    孙中山在1912年1月1日临时总统就职仪式后,发布的第一道政令便是<改用阳历令>,并要求以后以此日为元旦.可是,大约考虑到民间不易整体改观,不久又提出"新旧两历并存". ...

  • 殷商时期的古老民族,消失了数千年,因考古而重新进入国人的视野

    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 --<易·既济> 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 . --<诗·大雅·荡> 1983年,考古学家在陕西清涧附近发现了一座古城,即李家崖遗址.据碳14鉴定,遗址的上 ...

  • 龙起源于黄帝时期?查海遗址发现19.7米长“真龙”,彻底推翻历史

    作为龙的传人,我们中国人深感骄傲和自豪.可以说龙就是我们中国的古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那么龙到底起源于什么时候呢?最初的定论是起源于黄帝时期,为止之后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就连历史的皇 ...

  • 桂花盆景的造型和制作,盆景起源于上古时期

    说起盆景起源,说法也很多,其中有说早在新石器的上古时期就有了草本盆栽,成熟于汉代,盛行于唐宋,全面发展于明清.盆景技法多是咫尺山林.缩龙成寸这些艺术表现手法来表现大自然的艺术.今天就来和花友们聊桂花盆 ...

  • 竹编起源于哪个时期

    竹编起源于哪个时期

  • 甲骨文记载殷商时期的治病法

    殷商以前的医疗方法,目前尚无可证的史料,但从甲骨卜辞的字里行间,可以知道殷人对疾病的治疗除了药物.祭祀以外,已有多种体疗的形式见诸史料. 刺法 原文:今日殷,瘳.(出自<殷墟文字乙编>,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