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葛根汤(太阳温病)

葛根汤

【原文】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作者】张仲景【出自】《伤寒论》【经典回顾】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伤寒》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伤寒》3、太阳病,无汗,小便反少,气上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金匮》【用法】1、以上七味药,以水十碗,先煮麻黄、葛根,等水量减少三碗,捞去浮在上层的白沫,再放入其他药材,煮成三碗。去滓,每次温服一碗。2、喝完药后以全身微微出汗为最佳。切记不可使病人流太多汗,汗出后须擦干,避免吹风受凉.3、和桂枝汤不同处是使用葛根汤时,不需要喝稀饭助药力。4、若微出汗后,病状消失,则可以停药,不用再服。若是两小时后汗仍不出,可服第二碗;再不出汗,每一小时到一小时半再服一碗…余此类推。半日内可喝完三碗。若是病情比较严重,可以早晚各服用一帖药(共六碗)。5、照顾者要在旁观察病人病情的变化。若是病状有改善,但仍未消除,可以继续服用桂枝汤。或是汗一直不出,可以连续服用到两、三帖药都可以。【剂量】1、桂枝和白芍等量。这个方子来自桂枝汤;麻黄的剂量比葛根少一些,否则就发到全身2、葛根是桂枝的两倍,处方的时候葛根用四钱,麻黄用三钱,桂枝用二钱,芍药用二钱,生姜切片3钱,炙甘草2钱,大枣擘(用手掰开)12枚3、1钱=3.7克。【组成】甘草 桂枝 大枣 姜 葛根 麻黄 芍药【时机】1、项强、头痛、发热、怕冷、无汗、喉咙痛2、治疗瘟病的主力处方。流汗之后得的感冒,夏至以前发出来就是瘟病3、葛根是升水的,感冒喉咙痛,咽干,就是葛根汤证【方解】1、麻黄是因为病人无汗;2、葛根将药引导项背。【加减】1、遇到中焦很湿热的人,舌苔黄而湿腻,用了葛根汤,结果脸都红起来,湿热都被升提上来了;所以素有中湿之人,喜欢吃油腻的东西,比较胖的人,应该加茯苓下去,让湿热从小便排出来。2、葛根是一个寒性的。如果病人胃不好,食欲不好,胃虚容易停水。需要加半夏去水。葛根是与甘药一起发挥健胃作用。【禁忌】病人有湿的时候,舌苔很厚,葛根汤会使病人脸部浮肿。如果是湿热,加黄芩黄连白术;如果是寒湿,加白术茯苓,下焦很冷的话,还要加炮附子。【说明】1、做过心脏手术的病人不可以用麻黄,请改用荆芥五钱,防风三钱,浮萍三钱来取代麻黄;2、忌生冷、 粘滑、肉面、五辛(辛辣)、酒、酪、臭恶等物。【应用集锦】1、脑膜炎:(1)脑膜炎,有汗,脉沉迟,栝蒌桂枝汤。(2)脑膜炎。无汗,角弓反张,刚痉,葛根汤。小孩脑膜炎、昏迷、抽筋,这时候葛根汤重用到六七钱的,麻黄用四钱,桂枝用三钱,大剂的下去。如果又是几天不大便了,一起攻出来也可以。(3)脑膜炎引起的高热用白虎加人参汤。(4)趴在床上但是卷缩腿,牙关紧咬,舌苔黄黄的,几天不大便了,脚抽筋,西医为无菌型脑膜炎。这是阳明症的脑膜炎,大承气汤,大黄、芒硝多一些,取之迅疾。小孩喝完药20~30分钟就开始玩耍了。(5)少阳病也会有脑膜炎,但是一定是有热的。方用小柴胡汤加石膏,辩证加减。2、无汗、怕冷、不咳嗽、喉咙痛:葛根汤。3、红肿痛,是热邪侵犯经脉所致。若发病部位于合谷穴者,可用葛根汤疏通经络,其热可随经而散,则红肿疼痛自愈。4、葛根汤加附子白术,可以发全身性的脓疮。附子壮里阳,把里面的脓疮往外推,白朮有干燥的作用。5、若见项背强,胸中烦悸而热者,则无问其下利、喘而汗出证之有无,皆可用葛根汤。故凡酒客、火证、热疮、烫火伤、小儿丹毒等,亦可用葛根汤方。6、(1)任何喉咙痛 -> 双列缺、双照海。(2)一般喉咙痛,桂枝汤加葛根4,再加连翘清热,银花、浮萍、蝉兑,一剂就好。脸部用葛根6。(3)小朋友发烧喉咙痛,都是因为小朋友这个津液发散过多,运动太多,跑得太多,然后才会得到的感冒,这个时候得到的都是葛根汤症。7、一般的关节痛:(1)有表证,恶风特别敏感,要加黄芪。(2)有汗的、汗自出的用桂枝汤加术附。(3)有无汗的,用葛根汤加术附。(4)有浮肿的,用越婢汤加术附。8、(1)外伤后引起的鼾声:当归须散并用项部刺络冶疗的自身体验;(2)体格魁梧而肥胖者的粗大鼾声:天柱穴刺络及贴敷牛黄丸;(3)肥厚性鼻炎引起的小儿鼾声用葛根汤;(4)小儿的大鼾声和痱子用葛根汤。9、中耳炎在急性期的初期,适用于葛根汤者为多。10、夏天小孩子感冒、发烧,丢个葛根汤他已经好啦,就很快就可以好了。11、足太阳膀胱经脉“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黼(po)内,挟脊抵腰中”、“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腿中”,是主所病,则“项背腰尻胭喘脚皆痛。”足太阳膀胱经脉拘急而发,均可用葛根汤治疗。加丹参、附子、牛膝,以加强温经活血作用,并可引药力直达下肢。12、小孩发水痘,水痘就是胎毒,小孩在妈妈的肚子里喝了羊水,到大的时候会发水痘,小孩发高烧,肠胃的壁表面全部是一片水痘在上面。这就是胎毒。葛根汤能把所有脏的水排到皮肤表面。喝了葛根汤后,小孩早上起来会发的满脸全身都是水痘。但是小孩很有精神。不要刺破,让它慢慢消掉就好了, 一剂就够了。13、丰胸可用葛根汤,抑制乳腺增生用阳和汤。14、(1)小朋友怕冷、无汗、夜尿,麻黄汤。(2)小朋友项强、夜尿,葛根汤。15、糖尿病足、脚上有伤口化脓,偏偏又得到葛根汤证,我们就要灵活运用,可以用葛根汤加上白术附子排脓,因为在脚上,所以加重白芍,把脚的血液循环加速。16、(1)外眼角红肿,是为风邪中少阳经脉,因风为阳邪,阳热盛故红肿,小柴胡汤去人参加桂枝,去大枣加生牡蛎。阳盛则阴不足,故加生牡蛎以益阴;去大枣之甘缓,以防风邪留恋。(2)眼内角发红流泪,疼痛而牵引额部者,可用葛根汤加菊花以疏散风热。17、前额部黄水疮,是湿热为患。其部位仍属阳明经所循行,故用葛根汤加连翘、苍术以清热解毒燥湿。热除湿去,其疮自愈。18、面神经麻痹,有面侧麻痹和前额麻痹之分。部分病人只是在头面受冷风吹拂后发病。本病属风邪为患。若其人素体血虚,以致在表之络脉空虚,则风邪乘虚侵袭。风中络脉,导致局部络脉阻塞不通,形成麻痹。(1)面侧麻痹,症见口眼埚斜,偏左或偏右。其偏右者病在左,偏左者病在右。临床上不论其左右,而以患部经脉循行的不同分别论治。因左右经脉相同,故不分左右。治疗时,若在病之初期见有面侧部麻痹,则用小柴胡汤去人参加桂枝,再加葛根以疏通经络。(2)若以前额麻痹为主者,可用葛根汤加当归,以活血通络;若因外伤而至口者,可再加桃仁以加强活血之功。19、(1)软疣,是多个高出于皮肤的疣瘤,其疣不红不痛不痒,是风湿之邪所致。发于颈侧部者,可用葛根汤加苍术、防风以燥湿驱风。(2)面部寻常疣俗称瘊子,由病毒引起,青年及儿童多发,好发于面部、手足。其损害为米粒大、豌豆大的角质突起,境界清楚,触之较硬,表面粗糙,一般无自觉症状。是风湿为患,湿邪较重。治疗时,用荆防败毒散加苍术散风祛湿,加苍术者以增强祛湿之力。20、膝关节外侧肿胀,是指外膝眼部位肿痛难忍,压之内有弹性,抽之内有液体,西医多诊断为膝关节滑囊炎。中医认为,是湿邪所致。其部位仍属阳明经所循行,故用葛根汤加苍术、茯苓,以疏通经络、燥湿利湿,湿邪除则肿胀消、疼痛止。21、麻疹属火邪,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多发于小儿。症见发热、流泪,继而皮疹起,或在胸前,或在背后四肢等部,多少不一,可发遍全身。(1)若发热无汗,体温升高达40C以上,皮肤色青而疹欲出入不得者,可用葛根汤以发之。疹出热去,其症可解。(2)若有寒热往来症状者,可用小柴胡汤治疗,因其少阳主火、主三焦之故。若伴有咳嗽、下痢等兼症者,可依小柴胡汤加减法治之。在治疗过程中,不以出疹多少为依据,而以脉静身凉为痊愈的标志,因病毒不同、病情有轻有重,故出疹也有多有少之异。(3)麻疹合并肺炎,是指在出疹期,由于热毒闭肺,出现疹出不透、稀疏不齐,或疹出骤然隐没,高热烦躁,咳嗽痰鸣,气喘鼻煽,口唇青紫,甚则昏睡。抗感染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同时,用麻杏石甘汤以辛凉宣泄、清肺平喘。22、小儿经常出现鼻子出血,可用葛根汤,虚弱儿童、面色差用小建中汤效果好。23、葛根汤可用于治疗破伤风。24、葛根汤可以治疗嘴只能稍微张开、仅可以流食的患者(口噤)。【比较集锦】1、(1)桂枝汤: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2)桂枝加葛根汤:葛根四两 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项背强几几,有汗;(3)葛根汤: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项背强几几,无汗小便不利;(4)葛根加半夏汤: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二两(切)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项背强几几,无汗小便不利,痰。2、风府(脑后头盖骨下沿中间)之行强者,桂枝汤。风池(风府向两侧两指)之行强者,葛根汤。耳后之行强者,麻黄汤。耳后与风池之间强者,柴胡汤,项背悉强者,大青龙汤。3、结胸者,项亦强,当以胸硬胀满而别之,若肌肤干燥,项背凝结,皮出小疹者,当用桂枝加黄芪汤,不当误用葛根汤。若不解者,以艾灸助之,或以针刺泻其实血。4、(1)风府之行强者,桂枝汤。(2)风池之行强者,葛根汤。(3)耳后之行强者,麻黄汤。(4)耳后与风池之间强者,小柴胡汤。(5)项背悉强者,大青龙汤。5、麻黄汤 ---麻杏石甘汤--- 承气汤证 ---调胃承气汤桂枝汤 ---白虎汤小承气汤葛根汤 ---葛芩连汤大承气汤(1)麻黄汤证化热入里,为麻杏甘石汤证。桂枝汤证化热入里,为白虎汤证。葛根汤证化热入里,为葛根芩连汤证。葛根芩连汤证、白虎汤证、麻杏甘石汤证化热之后,则均为承气汤证。(2)肠结轻,为调胃承气汤证。其肠结较重者,为小承气汤证。其肠结最重者,急下,为大承气汤证。6、葛根汤与桂枝加葛根汤用在项背强几几、喉咙痛的区别:(1)发烧、有热A、有汗:桂枝加葛根汤;B、无汗:葛根汤。(2)没有发烧A、口渴:葛根汤;B、口不渴:桂枝加葛根汤。(3)脉像A、浮而弱:桂枝加葛根汤;B、浮而有力:葛根汤。7、项背拘强:(1)太阳证,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2)柔痉之项背拘强,栝蒌桂枝汤。(3)结胸证可见心下坚满而引起的项部拘强,大陷胸汤。(4)心下或者胁下有痞硬、坚满、苦满,导致项部拘强者,柴胡剂,则项强亦可愈。8、项背强几几,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脉反沉迟,栝蒌桂枝汤。9、风寒发汗有五法(不同病位):麻黄汤汗在皮肤,乃外感之寒气;桂枝汤汗在经络,乃血脉之精气;葛根汤汗在肌肤,乃津液之清气;大青龙汤在胸中,乃内扰之阳气;小青龙汤在心下,乃内蓄之水气。名家论述:1、葛根汤《伤寒笔记》(倪海厦)平时吹到风是没有什么感觉的,摸脉才知道,因为风吹的很舒服。伤于寒时有感觉,有警戒心的时候,就是麻黄汤证。当中于风时,恰逢汗流的很多,津液伤到了,就变成葛根汤证,就是温病的方子,南方比较热,才会大量出汗,风吹到伤到津液,项背强几几,人背后是太阳经,几几像羽毛竖起来,整个冰冷的,可以刮痧,或葛根汤,无汗、恶风,风吹的很难过。或用桂枝汤,桂枝汤加一些麻黄再加葛根,称之为葛根汤,重用葛根。葛根汤方:(风吹时津液的伤到了,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劈右七味,咬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馀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葛根是桂枝的两倍,处方时葛根四钱,麻黄三钱,桂枝二钱,芍药二钱。桂枝汤的时候,是没有失掉很多津液的,体能很好。葛根汤表虚掉了,尤其是小孩,跑来跑去寒流很多,风吹到,就得葛根汤证,是因为在运动的时候,毛孔开者,会出很多汗,风吹到滤过性病毒进来,进入身体,从后背进来,造成部分的水已离开汗腺但没出毛孔,所以项强,水停留在肌肉里面,会很痛,原本津液就流失,光靠桂枝汤发表出来力量是不够的,要重用葛根,提升津液,把水份发散到皮肤,麻黄很轻走表把毛孔打开,桂枝将病毒推出去。葛根是提升水的,感冒喉咙痛,咽干,就是葛根汤,葛根是生津止渴,力量很强不用喝粥助力,炙甘草、大枣补充肠胃津液,葛根直接把津液带到皮肤表面、到头、喉咙上去。葛根发散力量很强,如小孩发水痘,水痘就是胎毒,在肚子里面的时候,喝了羊水,长大一些就会发水痘,一颗一颗的水痘,发高烧,肠胃的壁表面全部都是一片水痘在上面,服葛根汤,能把所以脏的水排到皮肤表面,服用后第二天早上,满脸全身都是水痘,但是很有精神,不要刺破,慢慢消掉就好了,一剂就可。术附汤,白术附子等量,能够发痈脓,在身体很深的瘤,子宫或淋巴结里面,一直无法发到表面上,如果能发到皮肤表面,会变成很大的脓疮,像青春痘、疖子,把脓头去掉就好了,但是在很深的地方或在骨边发不出来,就要靠白术附子。附子壮里阳,把里面的脓疮往外推,白术有干燥的作用,在葛根汤里面加白术附子两味药,可以发全身性的脓疮。赤小豆当归散是排痔疮的脓,用法不一样。如糖尿病足、脚上有伤口化脓,又得了葛根汤证,就用葛根汤加白术附子排脓,加重白术,让脚的血液循环加速。「方机」曰:鼻渊、脑漏、鼻痈、鼻中息肉等之臭脓滴沥,或浊涕不止,不问香臭等,皆由中郁毒所致,脑漏尤为恶证,若不早治疗,则或至不起,俱宜本方加术附汤,痈疽初起,壮热憎寒,脉数者,以葛根汤发汗后,转以加术附汤而促其酿脓,脓成者,速可刺破。脑漏,肾主骨,鼻子不好的头一定痛,这时加强肾,让排脓的力量加强,加附子、白术。鼻黏膜就会越来越干。鼻涕如果是黄、粘稠的,是湿热,改加些黄芩等去热的药在里面。

(0)

相关推荐

  • 远怀说伤寒(24)——条文三十、卅一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从今天开始,我们讲讲太阳病的中篇,这是条文最多,方剂也最多,达38首.上篇主要讲太阳病中要类型之一的太阳中风--桂枝汤证及相关变证,在最后还举例了如何"观其脉症,随证治之 ...

  • 『每天学伤寒』鼻炎、脑漏怎么办?——葛根汤的妙用

    倪海厦&张仲景 修田哥哥资料库 三四: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项胫拘急而谵语.师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大则为虚, ...

  • 原因不明低热(太阳温病证) 经方案例

    许某,女,27岁,郑州人.3 年来反复低热,经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理变化,服用中西医药未能有效控制病情,近因病友介绍前来诊治.刻诊:早上下午(37.1℃),中午低热(37.3℃),时时怕风,倦怠乏力,大 ...

  • 马老师用经方葛根汤治疗经行瘾疹

    老师用经方葛根汤治疗经行瘾疹 徐晓萍 初诊:2013年5月15日.戴某,27岁.LMP:5月11日.荨麻疹5天,无痛经.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疏风解肌和营. 方药:葛根汤加味. 葛根10g   ...

  • 焦树德:经方葛根汤治疗颈椎病/肩周炎

    经方葛根汤:葛根12 麻黄9 生姜9 桂枝6 白芍6 炙甘草6 大枣6 我常用此方加减治疗颈椎病,表现为后头隐痛,项背牵强,肩臂疼痛酸麻等症者.我的组方如下: 葛根15 桂枝12麻黄5姜黄10赤勺12 ...

  • 外感头痛小经方——葛根汤

    韩某,女,53岁,农民,丧偶.主诉头痛三日余.患者自诉近一周因受凉出现感冒症状,时有鼻塞.头晕.头蒙.憋胀感,偶有流清涕.咽干.咽痒的症状,曾口服伤风感冒胶囊及阿莫西林胶囊,未见明显好转,近三日头晕头 ...

  • 一则误用经方“葛根汤”的案例体会

    前几日,一个自学经方的患者,因为她的颈椎病发作了,肩颈部疼痛,平时怕风怕冷,手脚容易凉,月经周期短月经量少,容易累,就给自己开了葛根汤,服药后颈部疼痛确实有所缓解,但吃到第三天就出现了嗓子疼的情况停药 ...

  • 太阳温病初起证治

    太阳病根据感邪的性质.体质的强弱不同,又可分为三种不同的证型:即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和太阳温病证.前二者是感受风寒之邪所致,后者则是感受温热之邪而发.虽然<伤寒论>对外感病的辨治是详于寒 ...

  • 太阳温病索疑

                           太阳温病索疑   太阳温病是太阳病篇一条独立的条文,值得深思!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 ...

  • 焦树德:经方葛根汤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转载】

    焦树德:经方葛根汤治疗颈椎病/肩周炎 发表者:张徽声 3403人已读 经方葛根汤:葛根12   麻黄9 生姜9   桂枝6 白芍6 炙干草6 大枣6 我常用此方加减治疗颈椎病,五十肩表现为后头隐痛,项 ...

  • 论越婢汤属太阳温病代表方

    太阳温病与后世吴鞠通的太阴温病,两者病机基本相同,只是在具体用药上稍有差异,因此应打破寒温之争,正确理解<伤寒论>与后世温病学的发展关系. 越婢汤方名及其病机意义探讨 "越婢&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