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适合未来的社会的人才,但当下的教育大多难逃因循守旧的窠臼。什么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届惠灵顿(中国)教育节上,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尹后庆,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海亮教育集团总校长、湘湖未来学校校长叶翠微,三位来自教育学会、公办名校、民办集团的教育嘉宾,围绕“诠释未来教育”进行了一场深刻的讨论,给到我们富有启发性的思考和经验分享。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如果我们用昨天的方法,教今天的学生,我们就剥夺了他们的明天。”另一位教育家魏克礼的表述更为幽默:“如果一个15世纪的人,穿越到21世纪,只有两个地方是他熟悉的。一个是教堂,一个是学校。”的确,最该立足未来,为未来培养人的教育,却常常难逃因循守旧、墨守陈规的窠臼。好在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已经觉醒。顺应世界发展趋势,面向未来的教育变革和创新,也正在发生。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届惠灵顿(中国)教育节上,来自海内外近百位教育界重量级嘉宾和近8000名与会者,共聚惠灵顿天津、上海和杭州校区,围绕“诠释未来教育”,进行了一场深刻的讨论。作为教育节的主办方,2008年成立的惠灵顿(中国)教育集团,自身也已成为教育创新浪潮中的一股重要力量,无论是在双语教育、早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幸福教育、以及未来学校建设方面,都有诸多创新。自2015年以来,惠灵顿(中国)已经成功举办五届教育节,不仅分享来自惠灵顿的教育成果和经验,也携手全球教育同行,共同探索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如今,惠灵顿(中国)教育节已经成为一场年度教育盛宴。
惠灵顿(中国)的创始人、理事长乔英女士发表演讲
在这一届教育论坛上,也涌现出很多富有启发性的思考和经验分享。其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尹后庆,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海亮教育集团总校长、湘湖未来学校校长叶翠微,三位来自教育学会、公办名校、民办集团的教育嘉宾,分别从不同层面阐述了什么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我们又该如何应对一系列的教育挑战。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尹后庆认为,作为教育实践者,面向未来,意味着不仅要有面向未来的视野,还得脚踏实地做好当下工作。他曾参加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探讨教育应该怎样去应对未来社会的变化?21世纪学生最重要的核心素养是什么?面对全球基础教育改革呈现出的共同趋势,中国学者提出了中国学生的能力素养培育的目标,比如培养文化理解和传承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审辩思维和沟通能力等。在这一背景下,教育部在2017年发布了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和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重新修订了高中教材。中国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为教育不能仅仅成为人们改变自己命运的“敲门砖”,而应该发挥育人功能,充实人的生活,升华人的精神,提高人的德性,增强人的能力,为人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今天,围绕核心素养培养这一主线,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方案、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修订,也正在进行当中。在以往的学科教学里,我们缺少让学生通过情景化学习,获得对世界的整体认知和联结。因此,今天的课程改革需要通过情景化、问题化、任务化,来增强课程的综合性。课程的综合性,意味着我们要进行多门学科的整合,进行跨学科的主题性学习,更常见的可能是加强一门学科内部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核心素养的培育,不可能单单依靠一个个知识点的学习来实现,一定是通过大概念、大问题,或者大活动主题、大任务来驱动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参与和体验。探究项目化、问题化、情景化的教学模式,从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形态,转向以问题解决为主的教学形态,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间开展探究学习。需要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问题意识。因为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推动者,它像引擎一样推动着人的思维不断去创造。因此,问题往往比答案更有意义。而中国孩子往往不会提问题。因此,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孩子提问的思维能力,非常重要。重组其实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内容本身,二是内容呈现方式,即教与学的方式,其核心是联系和探究。因此,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非常强调联系和探究,来强化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迁移。提倡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运用问题导向、小组合作探究,来保证素养目标得到落实。要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走出学习舒适区,去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按图索骥、记死记硬背。当然,教育者需要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架”,让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在不同场景中间迁移和应用。甚至有的学习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在非正式的学习场景中进行。尹后庆认为,实施围绕这五大方向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当前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他还提醒,面向未来的教育,其实有很多已经在我们的脚下发生。比如,随着信息存储和传播方式发生革命,学习本身也在发生变化,泛在学习(U-Learning)正逐渐成为现实。泛在学习,指在线和移动学习的融合,学生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进行的学习方式。学习不仅仅发生在课堂上,也发生在家庭里、在野外、在博物馆、在社区。当孩子们发现学习和个人生活紧密相关的时候,也会更加投入。未来,孩子可以进入不同的学习社区,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下,师生组成、学习活动、教育内容、学习策略都会有差异。学生需要构建多重学习者的身份,比如有些环境中是知识接受者,有些环境中则变成小老师... ...多元学习环境,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挑战,它还需要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除此以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都在不断重塑着教育,引领教育发生深刻的变化。关键是,面对这一新的形势,今天学校如何主动融合技术,创造适合每个人的教育?如何用更加灵活的方式来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在学习资源极大丰富的未来,怎么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能动性?教育工作者唯有迎接挑战,才能推动教育走向未来的理想模式。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零点项目”负责人之一David Perkins教授,曾提出一个启发教育者思考的问题:什么才是真正值得学习的知识?今天的教育很容易陷入到这样一种逻辑中:考什么知识,就教什么知识;教什么知识,就学什么知识。可是,学校教育存在的价值,不仅在于传递所谓的知识,还在于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认为,我们必须客观看待基础教育的不足,认识创新变革必要。只有包括教育评价改革在内的基础改革,才能培养适应和创造更美好未来的人才。因此,王殿军十分强调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性,以此推动人才培养的变革。国际上的教育评价改革正如火如荼。由近百所美国尖私立高中组成的联盟 Mastery Transcript Consortium(MTC) 创设了一种全新的学生评价体系。不含分数,也不评级,而是会持续追踪记录、评估学生的8项能力。10 年之内,这种动态的电子档案很可能将终结 SAT、 ACT 等 “ 美国高考 ”,成为全美大学录取新生的评价体系。比如终止自主招生,启动强基计划。2020年开始在清华大学等高校试点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进行人才选拔,将综合素质评价实实在在地纳入人才选拔实践。比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进一步提出,要针对不同主体、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 ,“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也就是说,未来新的学生评价选拔体系,将包括学科考试成绩、综合素养评价、高阶能力测评、面试实践考验等多个方面。在综合素养评价方面,清华附中就试图通过全方位记录每位学生的9大模块、46个维度的成长数据,形成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报告。王殿军相信,技术的融合创新,还会进一步加快构建全新的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在以往的应试教育场景下,大多数学校的评价依据仅仅是学生分数。但是,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的混合教学场景,将带来个性化评价数据的几何级增长。未来,评价学生不能仅用考试的方式,而是记录一个学生的行为过程,看他都干了什么,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分析他的各种纵向发展过程数据。当然,人才评价、选拔与培养的变革,绝非易事,还需要教育工作者吸收和借鉴各方经验,坚持改革的决心和方向。所有高瞻远瞩的教育理想,最终都要落实到一所所具体学校的创办中来。但是,如何创办一所真正面向未来的学校?它离不开教育者所认定的教育逻辑,它们就好像一所学校从创办之初就刻下的DNA。海亮教育集团总校长、湘湖未来学校校长叶翠微,自2017年从杭城一所名校校长岗位退休以后,希望发挥余热,创办一所令自己满意的学校。在打造湘湖未来学校的过程中,他发现,想要真正打造一所能够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学校,创办者需要把握以下几个重要的教育逻辑。海亮教育集团总校长、湘湖未来学校校长叶翠微先生发表主题演讲内卷作为当下的热词,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和焦虑。叶翠微表示,内卷虽然有社会、体制、历史等方面的原因,但是教育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今年3月份,他从朋友转来的帖子上看到,某地一个学区,因为有一群985名校毕业的家长,在小区里专职搞家庭培训。这个诺大的小区里,就出现了这样的画面:几乎看不到一个玩耍的孩子。孩子们放学以后,就走进各个家庭培训班。更令家长自豪的是,因为出色的升学率和鸡娃氛围,这个小区房价格已经上涨了10倍。叶翠微感慨,如果我们的基础教育,都沿着这样一种路径走,让孩子没有玩耍的自由和空间,这还是教育吗?由这样一份思考,他在创办湘湖未来学校是,提出这样的教育主张:要育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未来的人,并将“反内卷”作为办学最重要的 DNA。在今天的基础教育阶段,开始涌现出一批有情怀、有视野的高学历师资队伍,他们可能是来自清华北大、中科院、中科大的博士毕业生。经过20多年的苦读,这一群高学历人才之所以愿意躬身入局,走进小学、初中,和小朋友们共同面对学习、面对成长,叶翠微认为,这里有一种宝贵的教育初心。面对孩子的成长,办学者恰恰需要凝聚这样一群去功利态度、真正富有教育初心和热情的追梦人。叶翠微认为,数字化,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认知,它还应该是一种智慧认知,是一种策略认知,乃至是思想认知。举个例子,现在课堂上挑战最大的是英语学科。走进一个班级的孩子,英文认知起点可能千差万别。有的孩子本身就有多年的海外生活经验,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有的孩子家长是高材生,给孩子提供了很好的英语启蒙。在这一情况下,老师该如何为起点水平各异的孩子们进行教学?叶翠微表示,教育完全可以借助科技手段,利用大数据为老师提供一个因材施教的平台。几年前,叶翠微所在的学校,开始唤醒校园里沉睡的数据,通过平台和算法,描绘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轨迹,给学生、家长、老师提供更优化的成长方案。他相信,数字化不仅仅是工具,它更是一种教育认知,是一所学校该有的现代文明样态。今天,每一所学校都需要落实义务教育阶段的国家课程。具体如何落实?第一,学科知识的高水平落实;
第二,学科思维的高水平开设,比如要把IB课程思维有机的渗透进来;
第三,学科融合,形成高水平的项目式学习,让学生用多学科的角度和逻辑来解决具体问题。
南京师范大学郝京华教授领衔开发了一套综合实践课程,简称211课程,涵盖了学生必做的100 件事、必做的100个实验、必完成的11个跨学科学习项目。由此,叶翠微在湘湖未来学校设立了包括亲近自然、触摸历史、走入社会、学会生活、了解世界的5大领域17个板块,从一年级到九年级,进行了一种系统完整的课程化设计。正是这样一些教育逻辑,成为推动一所学校不断发展的DNA。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思考,自己最看重的教育逻辑是什么。
说起创办一所学校的DNA,此次论坛的主办方,惠灵顿(中国)最鲜明的DNA,或许就是面向未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幸福、完整的人。正如创始人、理事长乔英女士在论坛闭幕式演讲中强调:“这是个东西交融的世纪,惠灵顿(中国)希望培养未来的全球领导者,使他们成为中国和世界其他地方的文化桥梁,从而促进更深入的理解和合作。'但是这一切,都要基于对人才培养规律的深刻把握,对未来教育形态的敏锐洞察,以及兼容并包的开放心态。站在今天这个教育改革的激流中,什么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如何培养未来人才?或许每一位教育者都有自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