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姥姥的年味【征文】

姥姥的年味

有一句俗话,“大人盼插秧,小孩盼过年”。作为中国人最看重的节日,春节在历史长河中流淌数千年,承载了我们太多的情感和记忆。逛年集、扫屋子、杀年猪、吃团圆饭……纵然天南海北,人各一方,那浓浓的年味儿,血浓于水的亲情,总有一个让我们不畏阻隔、返乡团聚的理由。

常言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地大物博的中国,山川风貌各异,过年习俗也不尽相同。若要问我印象最深刻、感情最真挚、氛围最浓郁的“春节记忆”,则非甘肃武威莫属。

我是陕西关中人,和武威的缘分,还要从母亲说起。我的姥姥是武威农村人,上世纪七十年代把女儿外嫁到陕西,也就是说,我的血管里流淌着一半武威的血液。记得小时候,家里很贫穷,加上西安到武威路途遥远,来回坐车不方便,我只能过年时和母亲回一趟姥姥家。但即便如此,我也不怕乘车十几个钟头,一路颠簸去姥姥家过年。为啥?当然是那一顿香喷喷的红烧肉。

在武威姥姥家那里,有“割年肉”的习俗。姥姥告诉我,过去缺吃少穿,平时很少沾上油星子,人们都将珍贵的肉留在过年才舍得吃,故称为“年肉”。在武威,“年肉”讲究要吃红烧肉,红烧肉表示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所以红烧肉就成为包括姥姥家在内的很多武威人除夕餐桌上一道重要的年夜饭。记得2006年春节,我第一次在姥姥家过年,这道年夜菜注定会永远停留在我的记忆中。

时隔11年,我携妻儿于2017年春节再次到武威给姥姥拜年,今非昔比,姥姥一家也告别了低矮破旧的土坯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从农村搬出来了,也不养猪了,今年过年咱们吃羊肉!”姥姥说的羊肉,是来自“肉羊之乡”武威民勤县的羊肉。我们一家人围坐在热腾腾的铁锅旁边吃边说边笑,最幸福的时刻,不就是此时吗?

千里之隔,隔不断浓浓亲情;万里之遥,最是年味惹人爱。从“年肉”到包括羊肉在内的其它年夜饭,再从农村土坯房到明亮整洁的楼房,数十年时代变迁,折射出武威日新月异的城乡建设水平和人们的精神面貌,而作为和武威有深厚情缘的人,我无疑是发展浪潮中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去年11月,我早早订好了去武威的车票,打算带着母亲一起去看年近九旬的姥姥。然而春节前,多地散发的疫情阻断了我们的武威之行。为响应“就地过年,非必要不返乡”政府号召,我们决定这个春节不去武威了。但是,人不去,情还在,怎么给年迈的姥姥拜年呢?我们几个不约而同地想到了网络。对,视频拜年,就它了!

腊月三十下午,我打开微信视频,姥姥笑意盈盈地出现在屏幕上,她依旧那么和蔼,那么慈祥!只是,白头发比以前更多了,额头上的皱纹也更深,看得我突然想哭。“姥姥!”我叫出声来。我们在线问候,互相拜年,虽然相隔千里,却又近在咫尺,这场跨越时空的“线上团聚”,让我们的亲情有增无减。我大声告诉姥姥,等到春来疫情散,一定去武威看望她老人家……

无论年俗如何变迁,过节的方式如何花样百出,亲情始终是春节的一根主线;过年始终是咱们中国人情感上的一种归宿。祝福姥姥身体健康,惟愿武威幸福美好,等到春日疫情散,我们团聚在武威,把酒言欢!

插图/作者

作者简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