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好好学习怎么办?成长型思维才是学习的第一要素!
一些家长(尤其是帮助孩子备考的家长)经常能从老师的口中听到这样的话
“孩子其实挺聪明的,就是不认真学”
“孩子只要肯努把力,这些题对他都不是什么问题”
“回去端正一下孩子的学习态度,成绩肯定一下就上来了”。
为什么说“学习态度决定好成绩”?现在每一个孩子的智商并没有太大差异,可是为什么,班级里的第一名和最后一名成绩差异会如此之大?因为孩子的学习态度对学习有重大的影响。
成绩好的孩子,学习态度认真、积极、求知欲强;而学习差的孩子总是不理解学习对自己的重要性,因此学习态度十分消极。一类是“别拦我我要学习”,而另一类是“别拉我我不想学习”。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恰恰导致了不同的成绩结果,而学习的态度则与成长型思维有直接关联。
在日常学习中,成长型思维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绩。也就是说,要想取得好得成绩,首先必须建立这种思维。成长型思维对于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与学习效率直接相关,在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
为此,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学院的专家针对成长型思维与学习成绩之间的联系作出了一系列研究。在这项对于小学生的研究表明,在解决算数问题时,孩子对得出答案越乐观,大脑中的记忆中枢——海马区的功能就会越来越发达。
教授发现,那些数学成绩较高的学生们普遍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并相信自己善于解开数学问题。基于一项新的研究,科学家们首次发现良好的成长型思维与卓越的数学成绩息息相关,并通过大脑中的连接反映出来。
成长型思维至关重要
“成长型思维决定一切”,研究第一作者、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博士后陈朗(Lang Chen)表示,“根据研究数据,我们认为要获得较高的数学能力,积极的成长型思维与智力同样功不可没”。
陈朗表示,研究人员对成长型思维所起到的作用也感到出乎意料,特别是成长型思维与认知表现之间的内在关联机制。“我们并没想到,这样的联系是依靠大脑中经典的学习和记忆系统来工作的”,资深作者、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教授维诺德·梅农(Vinod Menon)说到。
研究人员曾假设是大脑中的奖赏中心将成长型思维和表现联系在了一起,也就是说,拥有良好成长型思维的孩子数学越优秀,是因为他们受到了奖励的鼓舞。“相反的,我们发现如果你对数学有着强烈的兴趣和自信,大脑的记忆功能就会得到加强,从而使你在解决问题上更投入、效率更高”,梅农说到。
研究人员要求240名7岁到10岁不等的孩子填写了标准调查问卷,收集他们的基本信息、智力水平、阅读能力和工作记忆能力。并通过算术基本知识和数学应用题测试评估他们的数学水平。
家长或监护人被要求参与关于孩子行为和情感特征的调查,特别是他们对数学的焦虑程度和一般性焦虑。孩子也需要回答一系列问题以衡量他们对数学的成长型思维,包括对数学是否感兴趣、自认数学能力高低、以及总体的成长型思维等等。
调查对象中的47名学生还在做算术题的同时接受了核磁共振成像扫描。测试是在核磁共振扫描仪外进行的,以识别出他们使用了什么样的解题技巧。另有28名学生也接受了扫描和测试,来印证前一组脑部扫描的结果。
成长型思维与大脑海马区
研究发现,即使在控制智力水平、工作记忆、对数学的焦虑程度、一般性焦虑和成长型思维总体一致的情况下,学生对数学的成长型思维与数学成绩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苦于学数学的孩子通常很少在该科目上拔尖,而那些乐于学数学的孩子都能取得优异的表现。
“乐观积极的成长型思维为孩子表现出色奠定了基础,但并不能保证他们一定就能出类拔萃,因为还有其他影响因素”,陈朗表示。从脑扫描结果来看,科学家发现当一个成长型思维良好的孩子在做数学题时,他的海马区非常活跃。海马区是大脑中重要的记忆和学习中枢。大脑奖赏中心,包括杏仁核和腹侧纹状体区的活动与成长型思维则没有任何关联。脑扫描的统计建模分析结果显示,海马区能将积极的成长型思维和高效的记忆检索连接在一起,促使问题解决能力不断增强。
“良好的成长型思维会直接促进记忆和学习系统”,陈朗说到,“我认为这个现象非常重要且有趣”。“我们认为,积极的成长型思维和数学成绩之间的作用是双向的,他们是相互影响的”,陈朗表示,“这就像是统计学中的拔靴法,好的成长型思维决定了好成绩,好成绩给予你更大的信心,以此不断自我强化,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则有可能使成绩与成长型思维不断恶化而陷入恶性循环”。
*拔靴法(Bootstrapping)是指利用有限的样本资料经过由多次重复的抽样,重新建立起足以代表母体样本分布的新样本。
如何帮助孩子拥有良好的成长型思维?
1. 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
想让孩子爱学习,那么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先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为了不让孩子的好奇心被破坏,对于孩子小时候的一些在大人眼里难以理解的探索行为等,家长要给予鼓励,不要轻易打断孩子对新鲜事物的探索。支持孩子对感兴趣事物的学习,别规定让孩子学什么。从兴趣出发,从好奇心出发,才能让孩子好好地学习。
2. 给孩子创造愉快舒心的学习环境
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学习本来就是一件非常枯燥乏味的事情,因此,如果家长再继续一个劲的给孩子施加压力、一天到晚督促孩子学习,那么只会让孩子感觉越来越厌烦之外,严重的甚至渐渐出现厌学、逃学的现象。因此,要想孩子真正爱上学习,家长们首先要给孩子制造一个愉快舒心的学习环境。因为孩子还小,所以如果家长把一些学习中的题目转换成智力游戏等来让孩子解决的话,那么孩子很容易就会投入其中。而在孩子正确回答出问题后,家长们也可以适当的给孩子一些奖励,这样孩子也会更加有学习的动力。
3. 肯定你的孩子,多给他们一些表扬和认可
对于孩子来说,每天最希望的事情莫过于获得爸爸妈妈们的表扬和认可,并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表现欲。因此,每当孩子回家跟自己讲起今天一天在学校的表现的时候,家长们对于孩子表现的好的部分应该给予最大的夸奖和表扬,让孩子的自尊心得到满足,从而让孩子产生一种好好学习就能得到表扬的心理暗示,变得越来越爱学习。
4. 采用正确的怀柔政策
如果孩子出现不爱写作业、不爱上学的情况的话,家长们也不能只采取恐吓的方式,威胁孩子如果今天不写好好作业,明天就让老师打你等。因为如果家长长期以老师学校来镇压孩子的话,那么日积月累,无论是对于学校,还是对于老师,孩子都会产生一种恐惧抵触心理。长此以往,孩子对于学校以及老师的厌恶感会越来越严重,从内心深处抗拒学习。
学习效果最大化
梅农认为,这项研究将帮助更多有学习困难的孩子,为他们提供提高学业成绩和学习效果的新途径。但同时他也强调,研究结论仍有待通过积极干预进行深入检验。“此前我们主要关注个人学科领域内的技能学习,但是新的研究却向我们证实,增强孩子对学科的信念感和对自身能力的认知是学习效果最大化的另一方式”,梅农说。
研究还有力地阐释了一名富于热情的教师也会提高孩子对某一学科的兴趣和学习能力。即便学生此前不喜欢某一门课,教师自身对学科的兴趣也会自然而然地感染学生,渐渐使他们相信他们能够学好这门课,建立积极乐观的成长型思维。
参考:
https://www.futurity.org/positive-attitude-math-brains-1665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