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花絮
文:聂传安
1
上朱自清的《春》。有十余位老师听课。
课前科代表带读,也不知怎地读到《济南的冬天》。管它呢,读到哪儿都是读。我在教室里走着、听着。
忽然,我叫停了学生的读书:“你们刚刚读的最后两句是什么?”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
“哪个词很传神?”
“卧!”
“一般地,我们会把'卧’字用给谁?(人,猫,狗……)”'卧’会给我们什么感觉?“(可爱……)”由'卧’一词可以感觉到雪多还是少?(少,多了就是“铺”……)“我们知道阿长睡觉呈'大’字形,她是'卧着’的么?(生思考,最后确定不是”卧“而是”躺“……)”难道只有’躺'才能成为’大'字形么?“(生思考一会,发现”趴“也行!)”那么’躺'和’趴'哪个更能体现出阿长的特性?“(学生探讨后觉得’趴'更能表现阿长行为的粗鲁以及举止的不讲究)
然后话题一转,转到《春》。
语文就是咬文嚼字。语文课也没有固定的讲法。
2
读第一段。”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脸上都没表情哪!再读一遍。
还没表情哪!人们多久没看到春天了?(生算了算,至少九个月了——时间之久)春天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希望之切)东风从哪边来?(东边)假如人们在盼着东风,他们应该在往哪边看?(西边。老师举等公交车的例子,人们一定向公车来的方向看)当人们期待了很久很久的春天就要从东西来了时,他们的头——(偏向西边)身子——(侧着)眼睛——(闪着小星星)他们的两手——(半合着)当看到公交车(春天)影子的一刹那,他们的手——(兴奋地拍起来)嘴里会发出什么声音——(太好了,太好了)于是我们把刚才的感觉带进去,再读一遍第一段!
平静之处见惊奇。读书时我们不是局外人,我们是书中人。
3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文中有大量类似的句子,我们读起来,感觉是多少岁的人才有这种心态?
生议论纷纷。太小不行,太大也不行,最后说是六七岁的儿童吧。
嗯,这个年龄的孩子,看一切都是新奇的。
请大家看注释。朱自清是哪一年出生的?——1898年。
据说此文写于1933年,朱自清是多少岁?——35岁。
一个35岁的人居然如六七岁的孩子一般!请问你们的老爸多大了?——绝大部分同学答”四十多了“——那么老了啊?!你们的爸爸会不会在春天来时也说”盼望着盼望着“?
生笑,摇头。
对,如果真是那样,估计你都会露出鄙夷的眼神!
一个三十五岁的人,一个清华大学文学院主任,居然像六七岁的孩子般,正说明他有一颗——(童心)
对,也就是赤子之心。不管你们以后多大年纪,都希望有一颗纯洁、善良、热爱生命、充满好奇又富有想象力之心。
有了这样的心,你就会永远不老!
4
文章写了春天的几幅图?(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人等)
如果让你选择,你最喜欢哪幅图?(答案很多,都有理由)
是不是每幅图都美?(是)
因为都美,于是我们出现了选择障碍。
另外,我们再看此文,从头到尾,每幅图,都表现出来了什么心情?
我嘴里不断地念着”喜欢喜欢喜欢喜欢……“,边在黑板上方划着线。
大家看,这是一条很平的线,因为表达的是喜悦欢愉,我们把它称之为高平。
如果文章的情感全是愁苦悲痛的话——我在黑板下方也不停地划着——它也是一条平线,姑且称之为低平。
一首歌仅一个调子一定乏味,我们的文章情感一直是平的——不论是高平还是低平——都算缺憾。我们的情感要在高低之间不断变化——我的粉笔由上面的高平线向下面的低平线下行,触线后再往斜上走(又以他们小学时学过的《穷人》为例)。著名诗人余光中特别不喜欢朱自清的作品,抛开口味之异,也许会与情感的单一有关。
所以,文似看山不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