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仁“气至病所”的临床体会

专家简介

张仁:男,汉族,浙江省诸暨人,1945年出生。主任医师,教授。著名针灸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国针灸学会名誉副会长,上海市针灸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针灸学会针刺麻醉分会与针灸文献分会副理事长。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委员,专家。曾任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长,上海市中医药科技情报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上海市中医药科技服务中心主任。

“气至病所”的临床体会

张仁

延伸阅读:张仁“气至病所”针灸手法(关注微 信公众号:培医阅读)

“气至病所”一词,虽出于《针经指南》(金·窦汉卿),其实在《内经》中早有详述。以明·杨继洲氏的解释较为简明:“有病道远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针灸大成》)。笔看在针灸临床实践中,对此多加验证观察,颇有所获。现整理如下:

一、“气至病所”之不同形式

有人曾为“气至病所”下现代定义:“气是指针下的得气感应,这种感应通过一定手法,使它达到病变部位。”有人则进一步将这种感应理解为循经感传,认为“气至病所是循经感传的延续。”对后一种提法,笔者不敢先全苟同。

据临床所见,在针刺得气后,气至病变部位的方式主要有下列三种:

(一)循经感传 特点为患者自觉一线状针感(多为抽麻、虫行样、水流样等),从所刺激之穴位直达病灶,轨迹清晰且大致符合古典经络线。

(二)得气感传 患者者在得气之后,出现一种较模糊的位于组织深部的放射感,也指向病区,但波及范围较前者广,以酸重困胀或麻电感为主,颇似得气感应,故冠此名。亦可再将其细分作三小类:

1.沿神经放射:一般在刺中外周神经之根、干或分枝时产生,多为麻感或触电感,且依该神经分布区域放散。如深刺四白,有麻电感循三又神经上颔支放射,而可止三叉神经痛;针环跳,则见沿坐骨神经在下肢分布区放散,可治坐骨神经痛。笔者曾治四十余例各类手麻症,以四号注射针头刺大陵穴,当局部得气后,推入药液(维生素B121毫升,含量100微克/毫升,加维生素B10.1毫升,含量50毫克/毫升),凡出现麻胀感波及整个手掌及五个手指者(基本上沿正中神经分布区),疗效满意。

2.跨越式感传:其特点是,所针的腧穴和病灶区均出现酸胀得气感应,而两者之间无任何主观或客观的循行线路接通。此类感传多有报道,笔看亦遇不少。

3,扇形感传:一般见于头部。如针刺风池、安眠、翳明等穴,只要深度与角度选择得当,均可引出。针感呈扇形放散,导致半个头部重胀异常,治疗头痛头晕、失眠等症,每获良效。其产生机理,认为与刺中枕大神经有关。

(三)隐性气至 这和通常所用的隐性循经感传概念不同。其特点为针灸腧穴后,无主观可感或客观可见线路,但在病灶处则产生相应的反应。此反应并非是跨越式感传的得气感应,而表现为症状的即刻缓解或消失。如针刺足三里,胃痛顿解;针刺合谷,牙痛立止等。

笔者经验,行耳针或手针时,更为多见。曾治疗83例腰部急性扭伤患者,凡棘上韧带或棘间韧带损伤者(病位在督脉),均刺人中;两侧腰软组织损仿者,则用手针腰背穴。往往在患部得气的同时,腰痛明显减轻,功能障碍得以改善,有效率达96.3%。

二、气至病所与疗效

《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气至病所一直被认为是获取疗效的重要手段。而据笔者临床观察,其最明显的作用,乃是即刻疗效的产生。窦汉卿在《标幽赋》中写道:“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所说虽有些绝对,但在临床上,气至病减,气至病除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现举二例为证。曾治一呃逆不止二十余年之成年女患者。幼充童养媳,饱受煎熬,郁闷不乐,遂罹此症。呃逆不止,多则日达数百次,坐卧加重,行走活动时减轻。历经中西药治疗而罔效。故来余处针灸治疗。初予针刺肝俞、膈俞等穴以疏肝理气,宽胸利膈,经十二次治疗,胸闷呃逆虽有改善,但疗效不显著。乃改针双侧内关穴,运针后,患者感一带状酸胀感上传过肩入胸前,顿觉胸中发热,异常舒畅,呃逆骤然消失,留针半小时,仅打呃一次。经一次治疗,大见功效。后继续治疗二次,多年颃疾,竟告治愈。又曾治疗一例西医诊为“窦性心动过速”,自觉心悸气短三年余成年女患者,虽经各种治疗,效果不显,病休一年余。其面色皖白,神疲倦怠,心界不大,心尖搏动位置正常,心率137次/分,律齐。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数。笔者初取心俞、厥阴俞治疗一疗程,未获效果(当时针刺仅有得气感),此次先取郄门(双侧),运用手法,患者觉左侧有一线状针感(抽麻感),过肘入肩从缺盆进胸中,即感气急胸闷明显缓解。过十五分钟出针后,测听心率已减至87次/分。第二日,仍回复到100次/分,针后,复引出感传至肩,又减为87次/分。经二疗程治疗后,心率固定于85~95次/分,坚持参加劳动,未再复发。

三、气至病所与补泻手法

在临证中,笔者体会到仅仅气至病所不足以获得最佳疗效。还须根据病症虚实,运用热补凉泻之法,使所“至”之“气”具有或温或凉的不同性质。一如《素问·针解》篇所云:“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笔者对此深有感受,1972年间曾治一例周姓女性,患急性荨麻疹三天未退要求针灸治疗。检查发现躯干部遍布大小不等之团块状丘疹,色红而搔痒剧烈。便取曲池、血海清泻血热。得气并引出感传至胸腹部。当时认为,症属实热宜泻,用强刺激即泻法。在运用手法过程中,患者自觉有麻热之感,循经窜动扩散。第二日复诊,症状非但未减反而益甚。团块丘疹波及至四肢与颈项。方悟:热补凉泻并不等同强弱刺激之法。乃改用透天凉手法,三日后痊愈。

在长期针治中,笔者以传统的烧山火透天凉手法为基础,结合解放军371医院眼科介绍的手法,总结出一种较简便而又用之有效的热补凉泻手法。其基本手法是:针刺入穴,产生局部得气后,使针尖朝向病所,用拇指将针柄压于食指之上,然后以拇指腹搓针向前,使毫针边旋转边插向穴位深处,直至拇、食指并齐,再以拇指腹压针柄往回搓动,使针具边转动边提至原位。来回各一遍,作为运针一次,反复运针,并向各个方向试探,则多可引出气至。在气至基础上,再继续行热补或凉泻法。

热补时:三进一退,慢推紧收(向前慢慢抢转提插三次,一次快速捻转迟提回原处);凉泻时,一进三退,紧推慢收,(快速深插加捻转次,三次缓慢提插捻转退回原位)。提插的幅度依穴而定,在肌层浅或得气范围小者,幅度小;在肌层深或得气范围大者,幅度大。

综上所述,气至病所的气至方式是多样的,但均以直达病所为特征。气至病所与疗效关系密切,特别是即时疗效,而要提高疗效,还须结合热补凉泻手法。

本文经郭诚杰教授、孙福生老师审阅,特此致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