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探索性学习”
李仙良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我国的教研教改出现了热火朝天的局面,各式各样的教育理论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探索性学习”就是其中一项富有创见的教育新理论。这一方面的论著已有许多,论述也比较深刻。笔者不才,也想就这一问题浅谈自己的一些理解。
一、“探索性学习”与其他教育理论的关系。
美国现代学者艾布拉姆斯认为文学有“四要素”:世界、作品、作家和读者。在不同的时期,对于这四者之间关系的不同理解和强调,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学观念及文学表现手法。同样,我们也可以把教育理解为以下四个要素:知识能力(或情感)、以知识能力(或情感)为内容的文本(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教育者、受教育者。对这四者之间关系的不同理解和强调也会形成不同的教育教学观念或教育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观念一般侧重强调的是教育者与文本教材的关系,即要求以教师为传授性主体,以学生为接受性客体,采取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把文本教材中的内容传授讲解给学生,学生只能是依靠教师的讲解教材被动性地获得知识能力。“探索性学习”所强调的则是受教育者与知识能力(或情感)及以此为内容的文本之间的关系。它所强调的是在教育过程中,在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指导下,受教育者自主合作地对以知识能力(或情感)为内容的教材文本进行全方位、多体系地探索思考,从而掌握教材文本所蕴含的知识能力(或情感),获得发展。它所强调的内容与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一致的。这种新型的教育思想,其要点有:一是表明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在教师的主导调控下,充分发挥教材文本的作用;二是在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应自主合作地对教材文本进行全方位、多体系地探索思考,不应受到外因的太多地干扰;三是所有的教学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媒介,以教师为指导,强调学生与教材文本及教材文本内容之间的关系。在强调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等推动学生学习内因作用的同时,也不忽视教师指导等外因的作用。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思想,它总是会与其他一些新兴的教育教学思想相混淆、相交叉。最明显得就在于“探索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一时难以理清。要深刻理解“探索性学习”的内涵,非常有必要弄清它与“研究性学习”的区别联系。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呢?董国华先生认为:“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导学生以类拟或模拟科学研究的方式所进行的学习。”(《人民教育》2002.11。)联系“探索性学习”的要点,我们不难发现二者既有许多相同相通之处,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二者都是自主学习的一项内容,都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主体性地位,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都注重受教育者与知识能力之间的直接联系,都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等等。但二者在教与学的基本形式过程上却有所不同。“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以“类拟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以科学研究取代其他一切教学方式。“探索性学习”并不反对在某些特殊的内容以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但如果说所有的教学内容都以这种方式进行学习,毕竟是不太现实的。举个例子说,在语文教育中,一些情感体验就很难以科学研究的方式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基于此,“探索性学习”认为在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应充分发挥教师、教材的作用,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对教材的目的、内容、学习方法、知识能力进行思考讨论实践,教师在教材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点拨指导的一个过程。
二、“探索性学习”提出的几点依据。
“探索性学习”的提出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由教学的本质以及学生心理特征所决定的。教学活动本质是教学认识。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的心理是由低到高,由简单到繁杂,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这些特征都是“探索性学习”提出的依据。具体为:
1、教学认识是学生的认识。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实践客体,也是学习认识的活动的主体。对于教材、教学内容的理解、感悟、掌握与运用,这是一个由浅到深的心理活动过程,学生只有完整地亲身去体验这一心理过程,不有所缺失,才能真正达到把死文本变成活文本的目的。文本里的知识能力(或情感)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所掌握。学生在对教材进行独立自主地思考讨论探索过程中,文本所蕴含的内容能够潜移默化地为学生所探知、理解、巩固,应用。教材的教育性作用、工具性作用在这一过程能得到有效、自动的发挥,从而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教学认识是间接性的认识。教育是继承、传播人类所有文明文化成果的一项系统性、专门性的有效手段。在这一层面上,教育的作用和任务都是巨大和繁重的。人类的文明文化成果是繁杂博大的。而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求,在一个较短时间内,人类的继承者、文明的继承者(受教育者)能够最大限度的掌握人类文明文化的成果。所以只要求学生通过个体体验来获得知识能力(或情感),求得人的全面发展的看法,或者主张以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放弃教师在教学教程中的主导作用(如杜威就要求教师放弃向导和指挥官的任务,而只充任一名看守者、助理者)的看法,都未免有失偏颇。这样做,虽然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直接经验。但我们说教学一定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有效结合,教学必须有利于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最大可能的系统掌握人类博大而精深的文明文化成果。“探索性学习”既强调受教育者对教材文本进行独立自主的思考探讨印证,在这些过程中获得直接经验,求得知识、心理、能力和思维的发展;同时也不放弃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
三、“探索性学习”的能力构成部分。
“探索性学习”除了要求学生最大限度掌握教材文本所蕴含的知识外,更为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各项学习能力,让学生获得全面生动的发展。“探索性学习”的能力构成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索性学习”要求学生独立自主地对教材进行思考探讨,而不是采用传统的先教师讲学生听,后学生练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做学习的主人。学习方式,学生接受知识过程的不同,使得“探索性学习”不但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与现代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要求是一致的,体现了教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目的要求。
2、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类正是在不断地发现自身缺陷、不足,进而去弥补的过程中获得进步发展的,正如人们发现自己不能像鸟儿一样飞翔,才有了飞机一样,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知能力相对不足的学生在对教材进行思考探讨时,必然有一些问题会理解不了,会产生疑惑。而这种疑惑,正是问题提出的源头。既然自己能够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在着强烈求知欲的学生是不可能把问题放过的他们必将想方设法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在这一“探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而然会有所发展。其实这也是终身学习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
3、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探索性学习”除了允许鼓励学生独立对教材进行学习外,更加鼓励学生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拿出来,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解决,群策群力。“探索性学习”的要求是,对于问题,首先问自己,其次问同学,最后问老师。教师要注重把单个学生提出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引导给全体学生讨论解决,注重培养一种“合作学习,不耻下问”的学习风尚。
4、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索性学习”反对以教师的思考代替学生的思考,提倡学生对教材的知识(或情感)进行思考体验,对同学的问题,对教师的问题进行思考探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促进自己思维能力的发展,开拓思维的宽度和深度。思维能力的发展,内因的作用远远大于外因的作用。
5、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探索性学习”提倡、要求学生先用自己的头脑去体会教材,而不是教师先带有个人色彩的对教材文本进行讲解。这样做,学生的思维就不会产生思维定势,不会固定化和模式化。用受旧影响较少的特有的活跃和开放的思维所产生的思考结果,不可能是老套的,不可能会没有在成人眼中所谓的“创新”成分。
6、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自己所得出的问题结论,学生如果没有把握的话,肯定会想方设法去印证,去实践这些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会有一定的发展。
四、“探索性学习”容易忽视的两个过程。
1、知识准备过程。教材文本所蕴含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对于教材文本的理解,一些教材之外的信息大有帮助。特别是一些人文性学科,教材之外的有关知识信息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掌握新知。如教学《归园田居其三》一诗,上课之前我组织学生收集了有关陶渊明的大量生平经历以及传统的“出世”与“入世”思想的材料,并让学生去了解这些材料。所以,在上这篇诗文时,学生很容易就把握了较难理解的“隐世求安”的诗歌主题。这样做,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又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的。
知识准备这一过程一般由教师或请学生自己讲授关于教材的一些外部知识。如时间宽裕,条件允许,也可由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各方面的教材信息,并且鼓励他们把收集的信息资料进行汇兑。收集的方式方法应尽可能丰富多样,做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如图书馆查询配合网络查询等。收集资料的能力也是一项重要的自主学习能力。
2、对于教学目的的思考探讨。学习,应该是有着明确目的的。学习一课之前,知道这课我们应该掌握些什么,学到些什么,这必须让学生心里有数。这还不够,学生还应具有自己弄清学习目的的能力。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不再教育。面对新的学习内容,如果一旦失去老师的指导,学生就不知从哪里下手去学习,也就是自己不知道对于这一学习内容不知该学些什么,即使他的学习方法再好,也无济于事。举个浅显的例子,对于一篇散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或许能深刻地理解掌握这篇散文的思想内容、语言风格、结构特色等,但如要他自学另一篇散文时,却不知从上述方面去学习这篇散文,这样的教育注定是失败的。
总而言之,“探索性学习”最重要的就是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摆在首要位置,让学生自主能动地去进行真正属于自己的学习。与此同时,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发掘教材的工具性、教育性作用,从而让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