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多中医名家附子用法概论(乌头子根)

【原名】附子

【别名】附片;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乌附子; 乌附块;黑附子;明附片; 熟附片; 白附片;熟附子

【药性】热性

【药味】辛;甘

【归经】归心、肾、脾经。

【毒性】有毒(先煎可去毒,且毒性无累积)

【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

【主治】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萎,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生附子炖煮方法概论

生附子炖煮方法:

有四川、云南、有上海,也有湖南的炖煮经验;还有国医大师、有教授专家、有民间老人,也有地地道道的民间医生的炖煮附子的方法,朋友们看了后,多作参考,不要瞒目的乱用,要用心的体会学习,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用得好救人,用不对会出人命的!

四川卢崇汉教授煎煮附子经验谈

一律先煎,就是先煎2个小时,这2个小时是从煮沸后计时,2个小时以后,用筷子夹起来尝一尝,不麻嘴了,就可以放其他的药了,一般再煎半个小时就可以了,水要一次性加够,患者实在掌握不了火候,水少了,怎么办?一定要加开水,这是头煎。等二煎也是开后半小时,第三煎同第二煎,一般将三道药混合在一起分三次服用,一定要温服。

附子在煎煮前,用流水浸泡2小时后,再煎煮2小时,减少附子里胆巴和化学制剂的残留。

四川范仲林经验

附子无姜不燥,干姜的用量须灵活掌握,在阳虚阴盛而未至四逆,舌质虽淡而不甚,直至与附子等量,苔虽白而不厚的情况下,干姜可酌情少用;反之可多加直至与附子等量;甘草的用量不起过附子的一半,大体与干姜相等,当附子用至 60g以上时,甘草用量恒用至30g,推其用意,是为了缓和附子的毒性。

范氏另有“略煎”之法,显示出他对附子药性的熟谙应用,所谓“略煎”就是改久煎为轻煎,既先煎20分钟后,既下其他药物,此举是为了保持附子的峻烈之性,以来应对阴寒重症。

云南王慕尼经验

按年龄分四个等级:2~5岁用5g、6~9岁用10g、10~15岁及60岁以上用15 g、 16岁以上成人用20 g、凡用附子的方剂,附子均与其他药同时下锅,加冷水用中火煎煮15~20分钟后,即可服第一次,以后2、3、4的煎法依然同上。

急救时用附子粉

将附片用细砂炮炒(炒炮如炮甲)研细粉备用,凡溫身凉脉绝的垂危患者,急将附子粉5g开水冲服。与此同时用复方煎剂回阳固脱、益气救急。这是治疗急症的有效方法。

南京黄煌经验

黄煌认为附子用量在20~100g之间方能见效,在煎煮上,他认为如果用于回阳救逆时,则宜久煎,可增效减毒。

凡用10g附子时宜先煎15分钟,20g者则先煎30分钟,30g者则先煎45分钟,即每增加10g,先煎的时间增加15分钟,附子用于止痛时间,煎煮时间不宜过长,有人提出新法,将附子捣为粗末,开水煮10分钟以后,尝无麻味即可。煎煮附子的水一定要一次放足。不能中土再添加冷水进去。

山西李可老先生经验

他经常武火急煎、随煎、随喂或鼻饲给药,24小时不分昼夜频频喂用1~3剂。李老先生治疗尝尝是一剂知、二剂已,闻名遐迩。

对于一些慢性病,附子有时与防风、黑豆、蜂蜜、炙甘草同煎,以消减附子或乌头的毒副作用但都没有先煎煮。

破格救心汤方

附子30~100~200g、干姜60g、炙甘草60 g、枣皮净肉60~120 g、生龙骨、生牡蛎、活磁石各30 g、麝香0.5 g、(分次冲服)。

病势缓者,加冷水2000毫升,文火煮取1000毫升5次分服,2小时1次,日夜连服1~2剂。病势危急者开水武火急煎,随煎,随喂,24小时频频喂服1~3剂。

本方脱胎与《伤寒论》四逆汤类方,四逆汤衍生方。参附龙牡救逆汤张锡纯的来复汤,破格重用附子、枣皮加麝香而成。

《来复汤》

枣皮60 g、生龙骨30 g、生牡蛎30 g、生杭芍18 g、野台参12 g、炙甘草6 g。

可补四逆汤不足。

破格救心汤可换垂绝之阳,救暴脱之阴,凡内外妇儿各科危重急症或大吐大泻或吐衄便血,妇女血崩或外感寒湿、大汗不止或久病气血耗伤殆尽。导致阴竭阳亡、元气暴脱、心衰休克、生命垂危(一切心源性、中毒性、失血性休克及急症导致循环衰竭)症见:冷汗淋漓、四肢冰冷、面色晄白或萎黄、灰贩、唇、舌、指甲青紫。口鼻气冷、喘息摇肩、口开目闭、二便失禁、神识昏迷、气息奄奄、脉象沉微迟弱,一分钟50次以下或散乱如丝,雀啄屋漏或脉如潮涌壶沸,数急无论,一分钟120~240次以上,以及古代医籍所载心、肝、脾、肺、肾五脏绝症和七怪脉绝脉等比死之症,现代医学放弃抢救的垂死病人,凡心跳未停,一息尚存者,急投本方,1小时起死回生,3小时脱离险境,一昼夜转危为安。

运用本方,要严格遵循中医学辩证论治法则,胆大心细、谨守病机、准确判断病势。脉症合参,诸症若见一端,即宜急服。凡亡阳竭阴之端倪初露,隐性心衰的典型症状出现(如动则喘急、胸闷、常与睡中憋醒、畏寒肢冷、时时思睡、夜尿多以及无痛性心肌梗塞之倦怠乏力、胸憋自汗等)急投本方平剂;亡阳竭阴之格局已成,急投本方中剂;垂死状态,急投本方大剂。服药方法,急症急治,不分昼夜,按时连服,以保证血液浓度。

云南吴荣祖经验

附子的毒性不在制透而在煮透(加热、水解)身体好的人耐受生大附子一枚。

简单辩证煎煮时附子的毒性:就像煮土豆一样,用筷子压一压,“面了”然后尝尝,十分钟后,你的嘴、舌没有任何麻木的感觉就绝对是安全的,就是煮一斤、两斤的方法也是一样。

云南王子泉经验

煎煮方法:

⒈ 燃料:不能用煤油、柴油、汽油。

⒉ 火力大小:待附子煎煮沸腾之后要改小火,不能用大火,也不可用母火(即极其微弱的火)

⒊ 煎煮工具:最好用瓦罐或砂锅,如果客量不够亦可用洁净的铝锅。

⒋ 用水情况:煎煮前,尽量一次加足水,待水烧开后再投附子,如中土水不够,只能添加烧开的沸水切勿中途断火或加入冷水。

⒌ 煎煮时间:要以附子的种类及用量而异,常规剂量的黑、白附片,煎煮1~2小时就足够,如是盐附子、乌头或附子剂量达到200g以上,就要煮2~3小时,然后去处少许放在嘴里细嚼,待10分钟后,如果感觉不到麻口,就可以加入其他药物同煎了,否则要在煮直到无麻感为止。

⒍ 服药的碗盏一定要干燥,切勿占入冷水,服药前后至少3个小时勿生冷及酸涩食品,勿当风受凉。

上海周康经验

突破了前人的局限,提出附子治疗精神分裂症,特别是从事大剂量附子治疗精神分裂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他应用附子,多于干姜、甘草同煎。附子剂量在18~120g之间,且并不先煎,而是先用冷水侵1小时,然后与他药同煎20~30分钟,煎成约250ml。

凡脉沉迟者,无论何病,均加用附子,剂量大小随着体质和病情而定,一般少则3~5g,多则100g以上,即使阴虚发热,在清热退热药中加入附子3~5g反而很快退热。在此类患者的退热剂中假如附子,即可防止过于寒冷,又能增强抗病能力。

北京何绍奇经验

张仲景方用附子一枚,炮、破八片,则每剂约60g,附子质量,一大片即6~8g,曰“炮”则为生附子,其力更大,所以当用附子时,不必畏忌,初用10~15g,如无问题完全可以继续增加至30g以上。

煎附子时加生姜一块(约30g,拍破)或蜂蜜一两更好。

内蒙古郭文荣经验

他用的是川产制附片,剂量一般在20~200g,具体用法是先用沸水加盖浸泡半小时,水要多一点,浸过药2寸以上,然后开始反复搅拌3~5分钟,洗至附片变白,水变为灰黑色,倒掉咸苔水,再用温水或凉水淘洗一遍,洗至水清附片色白为度,去掉水这叫退胆。

如不退胆煎出的药汁难喝,且喝后胃中不适,有的恶心、呕吐、腹泻。煎药时水要多放一些,最好一次加足,煮沸2小时,嚼附片毫无麻味,过滤出药外,再浓缩或加开水至每毫升附子水等于2g附子为度,兑入药汁中服,如煮超过2小时,则附子的淀粉溶出,药汁过稠难喝。

他习惯用法:每剂药的头煎与二煎分开服,先服头煎,再服二煎。头煎药兑入该剂药附子总量的2/3,二煎兑入1/3。如果用量在120g以上,则头煎与二煎各兑入一半。如果是病家自煎,用量在60g以上,叮嘱其退胆后先煎1.5小时以上,再加入其他药同煎,头煎与二煎混合后分2次服用,剂量越大,先煎的时间越长,用量在60以下时,叮嘱其先煎1小时以上,再加入其他药同煎,头煎与二煎分开服,未见有不良反应。

河南王顺治经验

附子小量生气、中量散寒、大量回阳。所谓小量是指控制附子用量在3~6g、中量指10~15g、大量是30~100g或在100g以上,临床体会到,急病宜量大,缓病宜量小。祛邪宜量大,扶正宜量小,回阳宜量大,温阳宜量小,夏季人外热而内寒宜用量大,冬天人外寒而内热宜用量小,其师曾曰:试观井水,下凉而冬温,补阳散寒宜初量小而后量渐增大,回阳救逆宜初量大而渐量小。附子不宜先煎,先煎则失去其剽悍之性,查古人用附子未言其必先煎者。凡小量至中量者,以常法煎服则可,如大量用之,则必须头煎沸起1小时以上,并于二煎混合后用,分而服之即可,从未出现过中毒现象,从临床观察发现,凡大量使用附子以饭后1小时服药为宜,不宜空腹服用,空腹服用副作用易显。医者意也,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真正用之得心应手,还需多多实践。

上海邢斌做的体验

第一次,单味附子10g,煎煮10分钟尝一勺,味苦,继续煎煮20分钟,再尝仍是苦味,当时没有麻、辣的口味,之后也没有出现口麻的感觉;第二次用附子、干姜、炙甘草各10g,一起煎煮,10分钟后,尝一勺,又辣又甜带点苦,热别是吞咽的时候特别辣,继续煎煮20分钟,在长还是那样的感觉,辣的感觉要持续一阵才消失;第三、第四分别用单味附子100g、200g煎煮20分钟,尝一勺(这两次由于水放的少煎煮后药汁就少,大约3~4勺,比较浓)味苦尝时没有麻、辣的口味,之后也没有出现口麻的感觉。

倪海厦:生附子和炮附子的用法

我们在研习伤寒论的时候会发现

张仲景之用附子

有生附子和炮附子的不同

像四逆汤、干姜附子汤

就用生附子

像桂枝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

就用炮附子

我们了解了生附子、炮附子的不同用法

就会增加临床应用附子的指征和疗效

附子是植物乌头的子根

乌头的母根就叫乌头

乌头的块根叫天雄

这是一家三口

附子算是少爷了

四逆汤里面

甘草甘温中和

如同媒妁之言

那么,干姜呢

倪师认为

生附為陽藥,用於心陽不足

心臟衰弱時一般劑量三錢

急救時可用至五錢

炮附用於表虛收表陽

桂附八味丸即用炮附子

下焦的陽不夠時, 炮附可以補腎

下焦陽的源頭來自心陽

心陽在, 但下焦較為寒濕時,用炮附子

癌症病人如果感覺熱

他的病情比感覺冷還糟糕

病人感覺熱是陽不入陰。

血虛建議吃紅肉,红肉补血

如当归生姜羊肉汤

心臟主月經

心臟不好月經就会出问题

睡眠不好、不出汗, 都表明心臟功能受损

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

在倪师眼里

生附与炮附的区别在于

生附子入心,强心

炮附子入肾,固肾

伤寒论里

凡是救急用的四逆汤类方均用生附子

治关节痛的桂枝附子汤

治表虚自汗的桂枝加附子汤

都是用的炮附子

李可老中医的破格救心汤用的是生附子

温氏奔豚汤(益元汤)用的却是炮附子

可以说

生附子的作用趋势

从里向外打(少阴到太阳)

炮附子的作用趋势

从外往里收(太阳到少阴)

理解到这里

就能想到真武汤肾气丸用的是什么附子

以及用的意义了

我们身体的几个寒热关系一定要明白

头面身体凉,手脚心温热

这叫正常

如果头面身体热,手脚冰凉

说明阳明有热,厥阴有寒

重者为阳不入阴(阴分有实证)

手脚都应当温热

如果手凉就已经开始不对了

如果脚也开始凉说明重了

如果脚凉而手反而热说明问题已经严重了

为阳不入阴(阴实)

手凉是心脏在管

用桂枝甘草,重者用生附子

脚凉是肾脏在管,用芍药甘草,加炮附子

心脏受损比较常见的原因

一个是上火、惊恐等不良情绪伤心脏

再就是滥用药物最伤心脏

制附片对生附子说:'我被胆巴栽赃了!'(谢子文)

附子是回阳救逆的宝珍,是补火助阳的大药,是散寒止痛的妙丹,是杀一切沉寒痼冷之疾的利剑,一个传统的合格的中医,一定会对它毕恭毕敬并且也会有机会用到它的;

但是,它本身有毒!它的毒是来自于它威猛的个性,为了驾驭它,先贤有炮制生附子的很多经验,炮制出来的加工过的附子,叫制附片,按照炮制工艺的略微不同,有带皮的黑顺片、有去皮的白附片,也有少数黄色的黄附片,她们换了一个身份的目的是降低毒性,让它的药力可以得到控制;

在炮制生附子变成制附片的过程中,必须要用到的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叫胆巴。胆巴是四川自贡的井盐生产的时候的一个副产物,它另外一个通俗的名字是卤水,是“卤水点豆腐”的卤水,不是“卤水拼盘”的卤水,这个东西是极寒之物,用来点豆腐的。四川女子如果刚烈到要寻死的话,就是仰头喝一碗卤水,就是这个胆巴,因此,胆巴是不能多用的。

胆巴很咸很苦,但是胆巴可以让制附片的卖相很漂亮,而且可以增重,以前的炮制方法非常重视去掉胆巴,但是现代的工艺是更多的添加了很多胆巴,胆巴很便宜,而且添加越多的胆巴反而附片做出来越漂亮;

你买到的制附片,你可以用舌头舔一下,如果又咸又苦的味道,毫无疑问你买的是胆巴,不是附子,这也是用生活常识判断的:附子是淡而无味的,它另外一个名字叫淡附片;

所以你如果用这个很苦很咸的胆巴煮药,对不起,你得到的是一碗卤水,不是附子汤,你煮两个小时也是卤水汤,十个小时也是;

别人都说附子中毒,附子其实心里苦,宝宝无法说。这是胆巴中毒,不是附子中毒。

那么,总要用附子吧,怎么可以得到附子的药力又避免中毒呢?

我推荐使用生附子!

你大吃一斤:啊!这个太危险了!

我没有叫你孟浪地胡乱使用,你要怀着对生附子极其敬畏的心来听老夫慢慢说:

1、生附子的毒是乌头碱,乌头碱毒性极强,但是如果你持续用水加热它,它会降解成乌头亚碱,这个是无毒的,是可以入药的;

2、所以生附子要煮透,用足够的水,煮两个小时以上,一次放足够水,中途不要添冷水,只能添沸水;

3、煮了两个小时以后,用筷子夹一块附子,咬一点在嘴里慢慢咀嚼,这个时候应该没有嘴麻的现象;

4、将其他药一起放进去煮成中药汤剂以后,自己舀一小勺含在嘴里,慢慢吞咽下去,等待3分钟左右;确保没有任何的嘴麻或不适感;

5、将需要喝的药汤滤出,一小口一小口喝,每喝一口休息停留5分钟,慢慢喝完需要喝的药量。这个是确保绝对安全的终极保险,因为万一如果因为煮法不当造成煮不透中毒的话,喝下去的药量很少,也不会造成很大的麻烦;

6、很重要的一点是,煮生附子的两个小时里,你必须自己亲自看煮,不要委托佣人、保姆、长辈和其他人,也不要过分相信电子定时的煎煮设备,要完完全全确保附子已经煮熟煮透;

7、这样的方法,是兼顾了安全性和药效的两者要素,实在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因为如果我教一个让你自己炮制附子变成制附片的方法的话,你更加无法操作;

最后需要严重声明的是:这是一篇写给专业医生参考的文章,读者和初学者不要自己去乱试!我只是交流自己的经验提供参考,并不对你自己的行为负责。每一个人应该对自己负责!我如果自己煎煮附子汤,我肯定对自己的汤负责。你煎煮的附子汤你自己负责。

如果你能专业细致地驾驭附子,你会打开一扇完全不一样的中医大门;如果你孟浪地乱用附子,你会误人误己。

你如果连它的苦都不知道,你也一定不知道它的好。

心存敬畏,专业细致,则所有的药都会回报你。

附子是好药,是胆巴的栽赃让它变得面目狰狞、让人畏惧和误会极深。

愿你能认识好药附子并且安全地用好附子。

(0)

相关推荐

  • 《中医实战笔记》第二章:回阳救逆要药:附子的功效与应用

    附子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张锡纯言:"种附子于地,其当年旁生者为附子,其原种之附子则成乌头矣.若种后不旁生附子,惟原种之本长大,若蒜之独头无瓣者,名谓天雄,为其力不旁溢,故 ...

  • 《本草精荟》:回阳救逆:附子

    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 李时珍言:"初种为乌头,象乌之头也.附乌头而生者为附子,如子附母也.乌头如芋魁,附子如芋子,盖一物也.别有草乌头.白附子,故俗呼此为黑附子.川乌头以别之. ...

  • 李翰卿老中医运用附子的经验[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转载】

    李翰卿老中医运用附子的经验[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发表者:赵东奇 208人已读 1.回阳救逆 附子对脾肾阳衰欲亡的有很好效果,是中药回阳救逆中最为优秀的药物.常与干姜.甘草配合,治疗脾肾阳衰四 ...

  • 为什么厉害的中医名家都是“算命”高手?

    上古三皇文化                  上古文化第一订阅号 传递心性的智慧,了悟人生,与自然和谐共生:集众家智慧合为一体,以全息立体的思维和角度思考人和自然万物的奥秘,传承.创新东方智慧,共创 ...

  • 中医名家李辛:所有的病,都是这样才来的(内附疗愈的秘诀)

    李辛: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心身医学硕士: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宋祚民先生: 著有<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ck to the sources for a M ...

  • 中医名家治疗水肿经验

    温肾利水法 本法适用于肾阳虚,阳不化气,水湿内停之慢性肾炎水肿. 时振声认为此类患者多为虚中挟实之证,单纯温补脾肾不能化气利水,须合渗利之剂,疗效方显著且持久.否则尿量反见减少,水肿加重,并出现恶心呕 ...

  • 中医名家祁文强的主页

    加味乌梅僵蚕汤治疗胆囊息肉 近年来由于"B"超检查方法的广泛应用,对胆囊息肉发现较多,但目前除手术切除外,尚无特效疗法,有人报道用乌梅僵蚕丸治疗肠息肉有效,笔者从中受到启发,用自拟 ...

  • 工程院院士,中医名家——治疗“糖尿病”良效验方

    董建华,生于1918年,逝于2001年,上海青浦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师从上海名医严二陵先生. 曾任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中医系第一副主任,北京中医学院顾问,中华全国中医内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全国 ...

  • 东方头条报道 著名中医名家——谢荣群

    谢荣群,1964年2月10日出生在广西贺州市的一个官宦世家里,是集生父家,养父家,丈夫家三家人医术于一身的中医传人,是人称的壮族神医,从小就跟着爷爷上山挖药治疗难杂症,从医三十多年,用中医加壮药功克了 ...

  • 国宝秘方:中医名家的典范秘方

    中医自古有"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之言,临床常用的中药饮片一般不会超过两三百味,而所治疗的范围却几乎囊括内.外.妇.儿科等各科疾病.有限的药物之所以可以发挥无限的作用,除了组方配伍的 ...

  • 〖名方荟萃〗鼻咽癌中医名家治疗23方

    〖名方荟萃〗鼻咽癌中医名家治疗23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