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人:听京剧的诀窍

京剧的鼎盛时期,应该说是在上个世纪。那时,名角儿辈出,演出频繁。甚至茶楼酒肆,也间或邀京剧戏班演出。坊间以看戏作为消遣时尚。“购销两旺”的京剧演出市场,自然少不了众多懂戏的戏迷的捧场。每逢大角儿登台,剧院都会象过年一样热闹。
京剧的喝彩声非常别致,有别于其他任何中外音乐演出的剧场反应。剧场里往往有爆炸般的喝彩声,那是唱腔到了很有滋味的当口,听众不由自主地喝彩,心里感觉的尺寸劲头都差不多,才会在该叫好的地方异口同声。
于是,便有了“听戏”。每每唱到入神,观众变成了“听众”,或闭目凝神,或以掌击节,沉浸其中,以为乐事。
有老演员说,那年头,连拉黄包车的苦力都会忙里偷闲,把车放到剧场门口,自己往旁边一蹲,头上的毡帽往下拉拉,遮住眼睛,聚精会神听从剧场门口传出的声腔。人在听得入神时,往往会闭上眼睛,这样,可以使精神更加集中于听力。
京剧的声腔似有魔力,越是资深的观众,听得越仔细,生怕遗漏一丝一缕。只要这几段唱听美了,这票就买值了。这个现象很有意思。在很多戏迷那里,很多脍炙人口的唱段,甚至依稀能到口边,但至于那出戏说的什么,倒可能不甚了了。
戏剧以自身形式为载体,讲故事给人看,这在古今中外没有例外。一般的情况是,演员的表演技艺都是为了把故事讲得引人入胜,演员的艺术造诣也在于此。而京剧的情形要复杂得多。很多表演技巧并不是为故事而运用,往往是为了表演程式自身的审美。对演唱技巧的要求,也被提高到了相当的高度。
当京剧的声腔发展到非常完善的时候,声腔的美感会被观众听众刻意接受和追求,这使得声腔的审美价值凸显。本来戏剧兼有教化功能,讲故事的能力也曾一度得到很大的提高。
但是,相比于故事电影,京剧讲故事的能力就差太多了。尤其是好莱坞的故事电影,能把一个让人觉得很假的故事讲得真实可信。(咱们国产的电影有时能把真事拍的跟瞎话儿似的)京剧表演的程式化传统,既很写意传神,但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细节表演。就像现时的网络小说,只有叙述语言,缺少细节描写,于是,故事就呈现出一种梗概的样子。
这一点,在演员和观众两方面都得了认同。听老辈人说,当年北京的老生泰斗到天津演戏,唱“坐宫”里那句“嘎调”,一下嗓子不跟劲,唱破了。台下有倒好。演员举手叫停了文武场。对台下说,偶有小恙,一时气短,唱破了。不算!我再来!返回去,打前边重唱。这次的“扭回头来叫小番”,满宫满调满堂彩。有意思的是,没人觉得这对演戏有什么影响。
一位很有造诣的老先生谈及此,也是颇有感触。他说,京剧四门功课,唱、念、做、打,但是说到底,要成名还是得唱得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