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君火与相火的科学解释
火有君相,两种火有什么不同?许多人说不清,道不明,这自然影响了对疾病的治疗,特别是对相火妄动引起的疾病。
何为君相?其实,从它们的来源就可以知道,君就是帝王,相就是丞相。君相和,国家兴,君相不合,国家病。对人体来说,君就是心,相就是肾。它们分别对应着人体能量来源的两个方面,一个是血中之氧,一个是组织液中之氢。氢氧化合成水产生能量,就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氧来源于哪里大家都知道,它就是空气。通过肺的呼吸,心脏的推动,血管的运输,运送到全身各处。氢来源于哪?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了,它其实来源于自然变化的能量作用于人体的水。水分子非常特殊,它氢键并不强,当能量作用于它,氢键就会断裂,造成一个氢原子失去一个电子从水分子中游离出来,产生自由氢质子这种活化能量,这其实就是中医所说的水中之火——相火。
自由氢质子的数量对人体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它过多了,它就会打断氢键,使有机物分解。如果它过少了,有机小分子就会通过氢键连接起来成为生物大分子,这其实就是人体的新陈代谢,而起关键作用的就在于氧的多少。氧多了,就会充分与组织液中的氢化合,产生更多的能量,此时对应的组织细胞就会功能亢进(实火);氧少了,相对应组织液中的氢就多了,它则会打断氢键,使有机物不断分解,由此产生的能量叫虚火。比如,人死过以后,氧没了来源,人体的组织就会在自由氢质子的不断作用下分解,人的肉体也就不存在了。由此可见,氧多了,有机物就无法分解,氢多了,有机物就无法化合。只有氢氧平衡了,身体才会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
长期以来,人们总以为人体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其实这种观念大错而特错,人体更多的能量不是来源于食物,而是来源于自然。其中氧来源于空气,而氢则来源于大自然变化对水的作用。也正是如此,人体才可以通过气功锻炼从大自然中获得能量,也可以通过辟谷术来减少食物的食用,甚至还会出现极少数人不吃不喝照样活着的现象。
“相火寄居于肝肾,充于心胞”,这句话来源于中医的描述,但它是不准确的,因为水在人体各处都有,大自然变化都会作用于它们产生自由氢质子这种活化能量,所以,相火全身都可以产生。之所以说“相火寄居于肝肾”,是因为人体的组织液主要存在于下焦。特别是在肾周围,有几个大水包,如膀胱、命门、三焦等,这里往往就成为全身电位最高的地方,组织液往往也是从这里向周围组织流动的,因此,中医上经常说肾为先天之本,很多医学家也称相火寄于肝肾,总之就是下焦,它不是具体的某一个部位,而是这一片,这里是人体吸收大自然能量的主要部位。
火在人体有主次之分的,血中之氧当然是君火,组织液中之氢当然是相火。血中之火只有一个,它有规有矩,顺应血管而运行,而组织液中之氢则无樊篱,因此,相火有多个,它普遍存在于人体任何一个部位。君火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体现着整体的意志,主导着全身任何一个器官,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但如果没有相火,心火的作用也不能发挥,因为整体的意志的实现需要能量,它就来源于氢氧化合。如心脏的跳动,它和心包有着密切的关系,相火就充于心胞,它与血氧的结合成为心脏的动力来源。所以,朱丹溪说:“人非此火不能有生”。
君相之名来源于政治结构中的君主与辅相,君火为君,相火为臣辅,君火对相火有节制,相火尽心辅佐,人体才能够政令通畅,即“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但是,相火在人体位高权重,它最容易妄动,成为佞臣乱贼。也正是这个原因,先人才把相火守正称之为”常火“,即生理之火,相火妄动称之为“贼火”,即病理之火。
相火灼肺:肺为华盖,位高气请体浮。相火克金,则咯血、痈痿、音暗、肺胀、盗汗等,甚则成虚劳之侯。法当补阴抑阳,如李宗源《医纲提要》所云:“相火上升而灼肺,惟六味再加二冬;相火上升为喉痈,惟八味再加玄参、僵蚕、桔梗。”
君相火旺,心肾不交:心液不足或肾水亏虚.则怔悸、失眠、老年呆病、遗精、月经不调等。《石室秘录》曰:“二火炽盛⋯⋯治法当补其心中之水以生君火,更当补其肾中之水以滋相火,水足而二火皆安。”
相火妄动,肝胆不宁:胆与肝连,司相火。《血证论》:“虚劳骨蒸,亦属少阳,以荣卫腠理之间不和,而相火炽甚故也。相火挟痰,则为癫痫,相火不蕺,则肝魂亦不宁,故烦梦遗精。且胆中相火,如不亢烈,则为清阳之木气。“治当育阴潜阳,镇肝泻火, 如介贝类及矿石金属类药物常配方用 。
相火燔灼,脾胃不和:一为脾胃阴伤,燥热内炽,二为元气耗损。《临证指南医案》曰:“少阳为三阳之枢,相火寄焉,风火燔胃,而熟腐水谷,少阴为三阴之枢,龙火寓焉,熏蒸脏腑,而转输糟粕”,相火乘土,则有三消、噎膈、脾约、腹胀等,治宜滋阴泄热,生津润燥,或甘温除热,升阳益气。
相火伤肾, 阴阳失调:一为水不济火,相火内炽,表现为遗精、强中、经闭等,或加气化失司,发为癃闭、淋浊等,二为龙雷火炎,相火浮越,发为格阳戴阳证,三为命门式微,相火虚衰,表现为阳痿、阴冷、不孕、润泄、滑精等。治法随证而异,或滋阴或壮阳,引火归原,宜用血肉有情之品,及滋肾阴药队中稍加补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