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需要爱情,是21世纪最大的谎言
单身时代、985相亲局、恋爱、脱单……
我们从未停止谈论过“爱情”。
在今天,爱情更捉摸不透了,它有100种开始的理由,也有1000种终结的可能。
爱情还存在吗?
如今对我们的最大意义是什么?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爱情?
今天书单君分享的这篇文章,就试着回答了这个问题。
回答者是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沈奕斐,她也是一位社会学博士,关注两性关系领域多年。
她认为,“爱情是我们连接世界,寻找独特性最简单的方式”。
以下是沈奕斐的自述。
——书单君
作者 | 芝士咸鱼
来源 | 十点人物志(微信号:sdrenwu)
爱情有新旧脚本:
很多人混淆,个体选择很重要
我是来自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的副教授沈奕斐,一直以来的研究方向都是社会性别、家庭社会学、情感社会学。这块领域,我们也称为私人生活的研究。
我的不少研究课题来自自己的困惑。我在和先生的恋爱里,有不少两性关系的困惑。
学社会性别时,我原以为这是两性关系的研究,真正学下来发现不是这样,而是从性别的角度建构人们对差异的认识。
<沈奕斐,受访者提供>
社会性别让我学会了容忍不同、欣赏差异,它打开了我对亲密关系的想象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2005年,我在复旦开设社会性别的课程,其中有个板块是“爱情和性别”。我以前讲过玛丽苏、直男癌这些话题, 学生们很感兴趣,到了这几年,大家似乎更关心怎么脱单。
以前人们觉得谈恋爱很简单,你总能找到一个恋爱对象,只是恋爱时间是否长久的问题。
但现在,连进入一段恋爱也越来越难。
我在讲《社会学爱情思维课》时,一直强调爱情的“新旧脚本”这个概念。在不同的时代,爱情的脚本有很大差异。
五四时期,爱情的标准是两个人在一起,可以冲破家族和社会阶层的阻抗。萧红和丁玲有这种想法,所以她们的爱情带着飞蛾扑火的力量,激情四射,也伤痕累累。
但在今天,如果让年轻的人为了爱情跟家庭决裂,绝大部分年轻人可能不愿意了。
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爱情没有标准的样子。尤其今天这个时代,爱情变得多元化。每个人想象的爱情都不一样。
有人喜欢干柴烈火激情四射,有人喜欢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还有人觉得两个人共同为未来努力最好,这些都是很好的爱情模式,但没有统一性。
新旧脚本本质的区别是,旧脚本中,男主外女主内,每个个体要迎合角色,矛盾来自于人跟角色之间的不适应。
新脚本中,矛盾来自人与人之间。我不想做妈妈的传统角色,我可以塑造新的角色。个体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形塑新的形式,但是,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所以,不确定性更强了。
我们既想要旧脚本中婚姻关系的稳定性,又想要新脚本提供的爱情激情,很多年轻人脑海里,新旧脚本是混杂的。
男性希望伴侣同时有旧脚本女性的温顺,和新脚本女性的独立。女性希望伴侣有旧脚本男性挣钱养家的能力,也要像新脚本男性那样回归家庭承担家务。
选择旧脚本,哪怕做最完美的角色,也不见得有那时的回报。选择新脚本,很可能失去了旧脚本的稳定性。
<电影《12夜》剧照>
这个选择很难,但如果什么都想要,人生道路会更加艰难。年轻人有这种不切实际的矛盾,很难找到合适的对象。
今天你想找一朵花,要求这朵花既是红色又是绿色,那你永远找不到,因为所给的设定条件本身是自相矛盾的。
年轻人对新旧脚本的混淆,和影视剧、媒体塑造的爱情模式有关。影视剧塑造的爱情模式新旧脚本混杂。前几年非常火的《三生三世》系列便是所谓的“命中注定我爱你“,——旧脚本的缘分的设定中,又包含成长和平等这些新脚本内容。
新旧脚本的混淆也是人的本性所致,我们都想拿到对自己有利的脚本,可越是这样越矛盾。
重要的是,想清楚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做好决策,也承担决策的代价。
70&90恋爱观:
恋爱中的道德要求越来越高了
我是70后,我的学生是90后,00后。90后跟70后理解的爱情完全不同,我看琼瑶小说长大,有句话是:“你失去的只是一条腿,但她失去的却是整个爱情。”
作为70后,我看着挺顺畅,90后眼里,这句话却是如此的三观不正。
和学生讨论《泰坦尼克号》时,我说,这是个浪漫的爱情故事,学生告诉我,“老师,其实这部电影讲的是小三和出轨的故事,杰克是小三,露丝出轨了,霸道总裁卡尔,虽然他的爱带着铜臭味,但他的海洋之心是真的。”
<《泰坦尼克号》式爱情,在年轻一代行不通>
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在很多研究里发现,今天的年轻一代,道德标准高到我们以前无法想象的地步。
以前,一个人在恋爱时对别人动心,如果很真实地面对自己,先把目前的恋爱处理好,再和另一个人告白,在我们70后心目中是非常正常的处理方式。
年轻一代很难接受这样的“无缝对接”,会将这个人称为“渣男渣女”。大家道德要求高到这种程度,意味着感性的东西完全不能发生。
问题在于,喜欢一个人,不是你说“可不可以”就能解决,如果爱情这么容易解决,它就不是爱情了。
爱情的确具备一定的排他性,一旦我们确定关系,谁都不允许自己的爱人同时爱两个人。
但是从现实情况来讲,一个人同时爱上两个人是有可能的。你会犹豫不决到底喜欢谁,你也有可能恋爱以后,又爱上了别人。
<《像雾像雨又像风》剧照>
纪录片《人世间》里,有位患了癌症的孕妇,孩子生下来后,因为病情加重而过世。
她的先生四年以后再婚,一些网络谣传称她的先生是一年后再婚,结果大家特别愤怒:太太为了生孩子去世,一年后你就结婚了?
其实就算他一年以后结婚也很能理解,何况他还是四年以后。我们的想象里,如果前面一段婚姻非常美好,他多半要在怀念里度过余生。
可这和我们的社会学研究恰恰相反,研究表明,如果人的上一段婚姻很幸福,一方丧偶后,他很容易会再婚,因为他对婚姻没有“恶”的想象。
相反,如果他之前的婚姻闹到不可开交,这个人离婚后反倒不太愿意再婚。
渣男渣女被定义得非常简单,同时喜欢两个人是渣男,“无缝对接”是渣男。连前段时间,我说恋爱期间经常自愿帮先生洗衣服,大家也攻击我的先生有点“渣”。
实际上,我只是很喜欢洗衣服,不喜欢泡热水,所以我帮他洗衣服,他帮我泡热水,我们各取所需,只是分工不同。
哪怕我现在是一名女性主义者,如果回到过去,我也还是很愿意为他洗衣服。因为他长在我的审美点上,我觉得跟他在一起就很开心。
弗洛姆曾经说过,爱的本质是给予,而给予本身就是快乐的。在爱情里面,给予不是一件坏事,你跟这个人在一起,已经让你很高兴,而不必要求他必须来回报你。
如果,一听到女性给男性洗衣服就觉得女性没有独立意识,男性很直男,这其实是从一个极端跑到了另一个极端。任何判断都要放在具体的现实语境中才有意义。
择偶、金钱、爱情:
“冰冷”的亲密关系
文学有时候会塑造人们理想中的爱情,心理学也经常描述一个理想的模式,但是社会学非常现实,社会学会告诉你,理想的模式并不存在。
社会学做的是,在现实情况下,两害相权怎么取其轻,两利相权怎么取利重的一面。
我在爱情课上专门讲过,其实没有什么对的人,但是某一类MR.Wrong是坚决不能碰的,比如一个没那么注重清洁的人遇到重度洁癖,两个人就容易处不来。
择偶方面,你可以把某个群体排除掉,但不能太多,不能“一米七以下的不要、长的不好看的不要、不是名校毕业也不要……“这样很难找到伴侣。
进入一段恋爱很难,开始进入亲密关系后,背后依然有很多复杂事物。
<《甜蜜蜜》剧照>
有次演讲,我的主题是“冰冷的亲密关系”,亲密关系的背后,有很多资本的力量。人们对浪漫爱情的想象,很多时候是消费主义建构的,并非出自本性。
为什么两个人想要浪漫,就要有烛光晚餐?在明晃晃的饭店里吃饭就不浪漫了吗?这个浪漫从哪里来?其实是由消费主义建构的。
很多年轻人觉得5月20号就要转520块钱,这是爱的标志,其实这是消费主义给人灌输的观念,它不是爱的本质。
我先生从来不跟我过情人节,他说我没有情人,我想想也有道理,我是他的老婆,他对情人的定义是“婚姻外的伴侣“。
对我来讲,情人节也不是很重要,如果我一定要做某件事,我会自问,是谁在让我做这件事?是我真心觉得这件事重要,还是别人都有所以我也得有?
爱情不是不谈金钱,相反,社会学鼓励你和伴侣谈金钱。
有本书叫《亲爱关系的购买》,书中的理念是:
任何亲密关系背后,都会有经济的考量。
所有的亲密关系,到最后的法律层面都可以衡量出它的价值。
金钱跟爱情有紧密的相连性,但金钱显然没办法等同于爱情,亲密关系不能完全用金钱逻辑来衡量。
社会学家吉登斯写《亲密关系的变更》告诉大家,未来亲密关系的走向,会越来越纯粹。受到物质、权力和其他社会关系的影响会越来越小。
爱情与都市:
年轻人依然需要爱情
爱情越来越重要,其实是现代化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结果。
在我们漫长的岁月里,爱情从来不是重要的,婚姻生活甚至排斥爱情。爱情在中国人心中成为很重要的事情,不过是从20世纪初开始。
社会学里有一个“幸福拐点”的理论,过去人们要解决生存问题,当有一天生存问题解决了,物质能带给人的幸福感呈边际效应下降。
度过这个拐点后,人们才意识到,其实人和人的连接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单身人口增多,人们面对婚姻更警惕,但不意味着他不需要爱情,我很少听到谁说我不要爱情,更多是:
我想要爱情,只是还不知道怎么要。
从前流行看韩剧,这两年流行“嗑CP”,是一种亲密关系的代餐。我们做“嗑CP现象”研究发现,如果观众心里没有美好的爱情幻想,根本“嗑”不下去。
<嗑CP的心情,微博网友>
这些代餐恰恰反映,年轻人需要爱情,内心也存在对爱情的美好想象。
真正影响当今中国年轻人两性关系的是996的生活方式。
如果一个社会特别贫穷,会影响到爱情,因为大家为了生存已经竭尽全力,如果一个社会特别强调成功,也会影响两性交往。
爱情也好,工作也好,抢夺的都是时间。如果没有时间精力投入进去,自然无法产生爱情。
<街头采访年轻人对爱情的态度>
这种情况在北上广出现得更频繁,工作压力和强度大,他们的爱情追求效率。于是,前段时间,985相亲局这个话题火了,找学历、背景和自己相似的人,就能更快找到伴侣吗?
爱情是没办法追求效率的,一个不确定性的事物怎么能在控制中发生?
所谓的效率、稳妥,都跟爱情相悖,压力和工作强度高到一定程度,人没有精力去做其他事情。
最近这几年,我去过一些三四线城市,小城市青年人反倒更接近爱情的本质,合适的生活节奏,让他们对别人还有兴趣。
如今的年轻人,最难的不是不知道怎么谈恋爱,而是不知道怎么交朋友,不知道怎么去找跟自己内心紧密连接的朋友。
讲爱情课时,我非常希望大家能意识到背后整体的逻辑体系,其实就是社会性别的核心——重新认识差异。今年我特地做了一档播客,叫《在2021年聊性别》,就是希望能系统地梳理这背后的底层逻辑,并通俗地讲给大众听。
爱情只是一个载体,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一致的。
看到关系背后的差异,打开爱情的想象力,在我看来很多问题都能解决。
不要为了别人眼中的“完美爱情“,而让自己不舒适,应该怎样对待爱情,不该由别人告诉你。你需要接受差异,然后学着欣赏差异。
爱情与“自我”并不冲突,相反,今天的爱情最重要的价值是自我实现的道路。“自我”很抽象,不通过碰撞,怎么知道自我是怎么样的?
我和先生在大学相识,不算典型意义上的和谐伴侣。刚开始我们的差异极大,对很多事情都有完全不同的看法,他是理科生,我是文科生,他来自农村,我来自城市,所以我们一直是在互相理解为什么你会这么想,为什么我会这么想。
有的时候,我们吵架后甚至会写协议,写你这么想的原因是什么。我经常和他开玩笑,如果我们俩上综艺节目,别人一定觉得我们不太相爱,你不会特别体贴我,我也不是什么贤妻良母。
可能我们都不是典型意义上的好伴侣,还有各种矛盾和吵架,但我们都把对方当成一个独特的人来对待。我们愿意为了两个人在一起各自做调整。
这或许不是完美的爱情,却是我想要的爱情。
爱情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是理解差异、寻求共识,在不确定的现代性中找到确定归属感的方式之一。
恋爱背后的逻辑或许冰冷,但爱情本身很美好,我依然呼吁对爱情要抱有美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