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全世界签订条约都不敢用中文?曾仕强:西方人永远不懂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周易·系辞下》
文字是一个文明的代表,是记录一个民族历史的最好载体,文字本身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发展。对于无数中国人来说,汉字的地位极其神圣且不可动摇,没看就连流行歌曲都在唱:“好聪明的中国人,好优美的中国话”吗?
我们自然认为自己所使用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具有艺术性的文字,并且还会觉得汉语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当然这是我们作为中国人的主观看法,从客观上来看,放眼全世界这么多种语言文字,咱们汉字真的有中国人想象的那么优秀吗?
还真有,隔壁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他们的文字在出现表达问题的时候,都是直接取用汉字来进行表述。很多看动漫或日剧的小伙伴们,往往经常能够在镜头中找到许多汉字的痕迹,这充分说明了中国文字曾经被周围其他国家拿去作为自己文字的创造模板,哪怕时至今日,汉字在其他国家的语言体系中也依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功能。
然而汉字这么优秀,汉语也是联合国规定的官方语言之一,但网友们却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各国政府在签订条约的时候为什么大多不考虑使用中文?
如今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地位不断上升,和其他国家签订条约时逐渐开始出现了中文的身影;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和西方世界打了几十年交道的满清、民国,在签订条约的时候也都不会用中文,这是为什么?
曾仕强曾说:“全世界订条约都不敢用中文,为什么?西方人永远不会懂。”不懂什么?不明白中文到底有多复杂多变,不明白中文到底能够拥有多少种不同的解释。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这是源于大航海时代,英国用坚船利炮征服了全世界大量的土地,以此作为殖民地,并在这些土地上输出他们的语言;英国衰落之后新任霸主美国借着两次世界大战崛起,美国其实也曾经是欧洲诸国,尤其是英国的殖民地,因此哪怕如今英语分为“美式英语”跟“英式英语”,但说白了这还是同一种语言。
作为大国强国,他们自然会把他们所使用的英语推广到任何权利所辐射的地带;此外,他们每年都会生产大量优秀的英语文娱作品,如小说、游戏、电影等进行文化输出,这些软文化产品也在驱使着全世界人主动自发的学习英语。
目前全世界的英语国家数量众多,他们之间相互签订条约自然会优先选择自己平时最常用的英语;反观汉语,虽然使用的人口众多,但这跟亚洲人口密集有着很大的关系,国际上普遍认可并使用汉语的国家数量却远远比不上使用英语的国家。
汉语本身还存在着表意不明确、用词严谨度低的特征。对于那些不用中文的国家跟地区来说,这是中文的“缺点”;但对善于使用中文的人来说,就明白这到底有多美妙,可以说汉字的延展性是远远大于英文的。
当用汉语进行文学创作时,汉语的这一特征能够赋予文字更多的想象空间,让读者能够在精神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因此汉语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具艺术感的一门语言;不过也因为这个特征,使得汉语在用于签订合同、契约、条律的时候容易出现各种“玩文字游戏”的情况。
这就容易导致一句话在不同人的眼里可以理解出许多种不同的意思,甚至同一个人反复看一句话两遍都能解读出两种方向迥异的理解。而英语由于严谨度高、表意明确,这门语言在用于文学作品创作时,所蕴含的美感是较弱与汉语的;但在用于科学研究、制定法律、拟定合同方面,英语就显得更加明确。
至于我们国家当年为什么和其他国家签订条约也不用汉语,其主要原因也并不复杂,因为一句很著名的话:“弱国无外交”。孱弱的清政府以及只顾着“窝里斗”的民国政府,拿什么跟西方列强叫板?自然人家在谈判桌上用啥语言,咱们就得陪着用什么语言。
随着未来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越来越强,相信在国际上人们对汉语的认可度也会越来越高。相信届时各个国家在签订合同时,多准备一份汉语版条约的情况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