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是拳艺的灵魂(二)

拳之“在何处

    “心无心,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行开拳来不见形,若见形影不为能”, 一“”一“”,一“见”一“不见”,“拳”“全出。

这种言外之意、韵外之致的“意境”,就是使你拳艺在身的“味”。是有意境的行为行为是有意境的拳艺      

看看那内家拳的行拳过程,杨柳轻柔,水波荡漾;行云流水水吞入浪动若蛟龙静若处子不动如山动若闪电身轻如燕,捷如猿猴起若蛰龙升天落如霹雷震地。完美的作,深沉而高妙,妙不可言。

再看外家拳拳如流星,腰如蛇行,眼似电闪,充沛饱满雷霆万钧,惊涛拍岸步法稳健

内部亦然,看看那外五行,圆润光泽尤其眼神,摄人魂魄;内观内五行,阴阳平衡,生克有致,虚实相生,致使中枢,也达情性益心灵康健,处处表现出一种吸引人打动人的“味”。  

线,是构成物体视觉形象的基本要素,也是构成艺形式的唯一手段。但法线决不是机械线,而是感情线,心迹线——它是拳者内心的流露,不同的人,或同一人在不同的情况下,由于不同的心理,不同的情绪,不同的生理,不同的动作等等,导致产生了不同的线条。这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在一定心理状态下)——产生其特定的运动(行拳动作)——决定特定的轨迹(线)——形成拳法艺术动作(艺术就是感情)。这就是家的喜怒哀乐的感情全部以肢体的运动而表达为可视的形象这一妙理。这也就是法的线条富有生命,有面貌、有感情,在流动、在飞舞,吸引人、打动人的妙理。这也就是动作表现出的“味”。

   有线方成形,有形方为。这动作的演练,是一个运动的空间,周围是一个无形的周边界限。在这个方寸之内,有着纵横驰骋的自由天地。一个桩功就可以演化、衍化出多种形态,造就一个“有意味的形式”,诸如古朴、典雅、活泼、奔放、庄重、生动、天真等等。这些个动作又都力求表现出和谐、均衡、虚实、节奏、韵律、呼应、参差、变化等形式美的特征

这种拳法的动作是妙趣横生,如同人一般,高矮、胖瘦、健壮、结实、苗条、清秀、优雅文静、豪放大方、神采奕奕、风度翩翩。人自觉不自觉地以自己悟得的“万物”“诸身” 之形创造着法,创造着妙不可言的“味”。这也可能就是拳法能成为欣赏艺术服人艺术的一种根源吧。

这也是戴氏形意拳拳谱里《形形论》而核心所在吧!

的“味”更能从生情定势的动作之中体现出来。精美出于细节,妙趣在于一气呵成桩功美是单相之美,拳法美是个体之美,而拳艺是整体之美,这种美主要表现在:联络有序、相承起伏、映带呼应、韵律节奏、参差变化、违而不犯、和而不同,显示出一种音乐美,犹如一曲交响曲,越听越动听,余音在耳,回味无穷——拳势已收,心弦依颤

  一好的下来,其“味”还表现在身法步法、拳法的内容上。《拳论》中说:“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也。”血生于,肉生于”、“得当,血肉相生。

法本于,成于,润而妍,渴而险,凝重而沉稳,清雅而淡远,奇情壮彩,功法调合,骨力遒雄,神气十足,天趣盎然。悦目、赏心、动情。

而有健壮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旷神怡。这就是“韵”带来的“味”。  

人身法的载体,当然法就离不开人体本身,否则不成其。集点成,集,集,是、是,故艺是不可能离开技”、“术的,而且还常常是技、术连在一起,构成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独有的特色,这其中蕴含着哲理玄机,其哲理亦儒亦释亦道,却也非儒非释非道,意切而深奥,境实而远达,交映生辉,妙不可言。

戴氏心意拳体态美,生动的桩功,清秀的身法,优雅的动作,引人入胜的风味,被誉为“内家拳上三门之首”;拳理也美,秉承传统中寓情,情中寓理,意味深长,耐人寻味。流传于世的名无不都是德馨也美。

    拳法“味”不论表现在桩功、在拳法、在器械,还是在排兵布阵、在武略,归根结底都来自于一个“情。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拳之上者,得道平天下;拳之中者,入哲安身心;拳之下者,精技防侵害!上报效国家,下安身立命!

法就是以修为人体素养来表达者感情的艺术,情于点滴,情于俄而。喜则舒,怒则险,哀则拳悯,乐则拳绵。表情美既然是感情之美的外貌,因而她不仅因人而异,而且因境而异。避“乖”,就“”,把握时机,乘兴而随心而起,跟意而止,修养必出“味”。

(0)

相关推荐

  • 樊氏八卦掌的套路特点

    一,掌法套路: 掌法套路以八大掌为主,每一大掌都是单摆浮搁的独立套路. 从起式到收式,每趟掌法由四十个左右的动作姿势一气贯通完成.除第五趟"转掌"以走转绕圆换招势,另外七个大掌则是 ...

  • “味”是拳艺的灵魂

    "味"是拳艺的灵魂 何谓好拳? 答曰:"经久耐看的拳就好,越看越好看的拳就更好.". 先师在世时,常捋着银髯,笑着说:"习武之君子,当细细之玩味&qu ...

  • [桩功分享系列](二)变“步”为'桩',拳艺修为更上一层楼

    拙文<无极桩站桩要诀"靠坐尿"详解>就无极桩的桩架结构及无极桩的运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但事后总觉意犹未尽,细思行拳走架中,何止一个无极桩?可以说整套拳架处处皆是桩. ...

  • ​扎西拳艺公益活动轰动成都(二)感恩太极!

    扎西弟子齐香銮老师精彩领练85拳第一段(兰盛柏拍摄) 郝志敏感言诗:感恩太极 感恩齐老师, 您的躬亲示范, 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杨式太极拳的纯粹与博大精深: 您的活力与优雅, 形象代言了太极文化的中正安 ...

  • 洪拳“铁线拳”之“十二桥手”,锻炼发展全身各主要肌群力量

    铁线拳是洪拳中的的内功拳术,其练气练意的法门具备了洪拳绵.匀.顺.力的特点,身型要求含胸.立腰.收腹.敛臀.沉肩.垂肘.沉桥坐步.发力时要求蹬腿.扣膝.合胯.转腰,先蓄后发,猛力出击.有时还因势发声, ...

  • 伯年国艺山水之二

    2020国展入展作品

  • 内家拳的秘密(二)

    内气获得的途径 我们小的时候,对于武功中的力量总是这样理解的:从人体的嘴巴.或者百会穴.劳宫.涌泉等穴位把一种叫做"气"的东东吸进体内,储存在一个叫做"丹田"的 ...

  • 最经典的练拳体悟(十二 完)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虽感必明,虽柔必强.练拳宜在静处用功,要一势精灵,得练千遍,若不熟练,还得千遍.练拳时,要从其规矩,顺其自然,外不乖于形式,内不勃于神气,外面形式之顺,即内中神气之 ...

  • 太极与书法:抑扬顿挫,拳艺同理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这说明行业不同对技术的要求也大不相同.但又说:"隔行不隔理."拳谚则说:"书法.拳艺两相通."这显然是因为" ...

  • [扎西拳艺公益教学]闫长富老师(77一79式)下势、上步七星、退步跨虎

    各位老师,拳友大家好,今天学习传统杨式太极拳,八十五式拳架的要领和要求,讲的不到之处,以扎西老师感恩太极一书为准. 第七十七式下势 动作讲解,虚实开合,劲力转换,重点提示,动作说明 与第五十七式下势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