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坤柔圣母庙

坤柔圣母庙坐落于山西省吉县县城东北8公里谢悉村土垣上。四周山峦环绕,视野广阔,庙址居高临下。始建于宋天圣元年(1023年),元延佑七年(1320年)重修,明隆庆四年(1570年)局部重建,现存坤柔圣母殿为元代遗构。面宽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式屋顶。殿内减柱造,四根金柱移于次间,柱头施大雀替,额枋两层,分置上下,形成井字形梁架。下层设抹角梁,上层施栏额和普柏坊,前后檐及两山由爬梁承托荷载,中心由斗拱挑承着垂莲柱,结成疏朗的藻井,结构之奇巧,为我国古代建筑中所少见。

坤柔圣母庙又名皇天后土庙,或可以直接称为后土庙。是祭祀土地的场所,是百姓祈求雨水、祈求农业丰

坤柔圣母像收、子孙满堂的场所。坤柔圣母庙里供的是后土娘娘,民间也俗称娘娘庙。

《辞海》对于后土的解释有三:

一为古代对大地之称,与"皇天"对举。

二为土地神,亦指祀土地神的社坛。

三是古代掌管有关土地事务的官。

远古时期,人类看到土地具有滋生万物的功能,便产生了"土地是滋育万物生灵的基础"的认识。于是人们像敬重帝王一样的敬重土地,并在土字前边冠以帝王之辞"后"。正如杜预所注:"土为群物主,故称后也。"这一时期人类对于土地的崇拜是出于对土地负载万物、滋育万物能力的顶礼膜拜。人们将土地滋生万物的能力与女性的生殖能力想联系,将后土塑造成女性的形象,即"地母"。

目前寺庙拥有山门一座,钟楼一栋、鼓楼一栋、正殿一座。

挂甲山石刻在山西吉县城南里许挂甲山。此地背依锦屏山,面临清水河,杨柳夹崖,拱桥如虹,景色优

石刻美。

据县志记载,唐尉迟敬德出征寓此,曾在锦屏已挂甲,更名挂甲出。也有传说唐太宗与秦琼奔赴长安,曾挂甲山巅,故名。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在山脚石崖上雕造佛像五区,每区二至三龛,龛人火焰式,龛内内多为一佛二菩萨,龛为座为覆莲瓣束腰须弥状,菩萨胁侍两侧。其中卧佛一龛,右手托腮,左膝徽曲,造型生动,神态自如。雕造手法剔地突起与线雕相结合,与其他石窟中圆雕相较,别具一格。

后土信仰因为其内涵的原始性、包容性而形成其复杂性。后土在民众生活中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并且其职

坤柔圣母庙中的塑像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变化。在人类社会早期,后土是承载万物、孕育万物的大地神灵,是万物之母,保证丰产是其的主要职能。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后土神的自然属性逐渐被社会属性所取代,转变成与管理社会专门事务有关的人格化的神灵。如共工之子句龙就是管理土地的官员,被尊为后土神。封建社会前期,后土由封建帝王专门祭祀,并作为尊天敬地、美报神灵的对象,统治者纷纷祭祀于汾阴后土祠,证明自己统治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后土神灵起着维系封建统治的作用。

同时,由于在传统农业社会中,男性担负着生产劳动、赡养老人、生命传承等权利与义务,民众的求子热情始终不减,给后土神(女性神)又附加了掌管生育的职权。汉族自古有土葬之俗,人死后埋入地下,所以民间认为人死入土就投入后土的怀抱。这种观念又导致了大地之神后土又是幽冥之中灵魂世界主宰的说法.进入现代文明社会以后,民众生活日趋丰富,利益诉求逐步趋于多样化,后土神被塑造成了有求必应、无所不管的全职神灵,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都可以求助于她。后土神的主要职能已经由主管土地变为主管生育送子,此外,保佑风调雨顺、土地丰收,保障人们平安健康,惩恶扬善、伸张正义,招财进宝也在她职能范围之内。

折叠

(0)

相关推荐

  • 何敬民丨后土祠游记

    郑 重 提 示 企鹅号.百家号.美篇.博客.QQ空间.简书等网络媒体发过的文章,不要再投稿给新媒体<行参菩提>.如果愿意继续投稿新媒体<行参菩提>,请先删除,后投稿. 早知道万 ...

  • 山西临汾翼城后土圣母庙

    临汾翼城后土圣母庙位于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城关镇城内村.翼城后土圣母庙内存有元朝书画家赵孟頫撰文并书篆的裕公和尚道行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