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美文】姚呈虹丨梅心粲然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作家新干线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作者简介
姚呈虹:科普作家,曾在《家庭医生报》、《中华养生保健》、《山西日报》、《山西青年》、《山西工人报》、《山西文学》、《山西老年》、《运城日报》、《黄河晨报》等报刊发表科普作品(含科学文艺、小品)150余篇;在人民卫生出版社、《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等出版发行图书(含科学散文等)共33部,计文字260余万,图片2000余幅……曾赴台湾演讲,曾获药膳精英大奖,部分图书曾获奖。创办《食疗养生》期刊,现任主编。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姚呈虹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小人书真好,童年时代,爱不释手,最难忘的是“望梅止渴”的故事。当时虽不知那科学道理,却稀罕梅的神奇,远远看去即可止渴,稚嫩心灵,烙印极深。怪不得人们叫梅的那么多了,那枝梅呀,梅花呀,梅生呀,梅菊呀……听起来很是羡慕不已。
我真正意义上读梅、识梅、用梅,还是不惑之年了,那“望梅止渴”,那“梅妻鹤子”,那“梅花三弄”,那梅的画,那梅的诗等的内涵,便慢慢知晓不少。
“知而达智,智达高远”,这话好,它引领着我的航线,我便为“追求”不懈努力。追求什么?追求“梅心”——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拜师孟老先生,他是挚友孟海生之父,在运城县人民医院任药技师,他实心实意地传给了我一个秘方,君药为乌梅。他说:“这个方子可治各类胃病,灵得很!”话不多,有份量。
我欣喜,向师傅道了谢,决心用好并传承下去。
多少年来,我加工乌梅方子,用它给人们治胃病,亲戚圈、朋友圈谁要是患了胃病,疼也好,呕也好,我若知道了,那他才是有福音了,真是灵验,我配的胃药,患者服了人人显效,这样,我欣慰,有不可言状的愉悦。
乌梅,乌梅何物也?很简单,是蔷薇科植物梅树结果实后,未成熟时叫青梅,将青梅经烟火薰制而成。因熏烤后,梅肉是褐黑色,便称乌梅。古时亦称梅核和熏梅。
华夏是梅的故乡,大约在商代即开始植梅,历史久远,可达四千余年。一些古籍即有记载。食用梅古人称“橑”(《周礼》);亦称“楳”(《说文》)。历代爱梅之风盛行,梅花已入宫苑。
梅花还是好游之客,大约在公元1474年,就到了朝鲜,尔后又转渡日本,直到1878年又传到欧州,那美国栽培梅花已到了1908年才由日本引进。现在,梅花四海为家,到处都有她的靓影。
梅有食用和观赏两种,我国就有230多种,青梅、白梅和花梅是食用者,果实可食可药。“标有梅,其实七兮”。这是《诗经》的记载,所咏为食用梅。
梅还为高寿者,据资料显示,云南昆明温泉曹溪寺内有元梅;杭州超山有宋梅,800多年;浙江天台山国青寺有隋梅,有1300多年;湖北黄梅山有株晋代的“二度梅”,一年开花两度,已有1600多年。我国既然是梅的故乡,赏梅去处甚多,最有名的是:广东大廋岭的罗浮山,武昌东湖的梅岭,杭州西湖的孤山、超山,苏州的邓尉,无锡的梅园,南京东郊的梅花山等等。梅花盛开时节,花似雪,香袭人。
梅花,坚贞高洁,雄健顽强,凌雪傲霜,不俗浮沉,品质高尚,怪不得历代文人雅士又是赏,又是吟,又是画,又是书,“穿林千丛香,清气沁心脾”,更有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毫不奇怪,原来,梅既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又与兰竹菊同为“花中四君子”。梅是领头牌的那种。当然赏吟画书都离不开植梅者。她实在是“花中气节最高坚”,真乃风韵独胜,神形俱洁,风格高雅,节操凝重,梅花更艳,梅子更香。
笔走到此,又让我想起了“望梅止渴”的典故,《三国演义》中写到这个故事,日悬中天,烈焰爆人,正当此时,曹兵在急行军,却找不到水源,人人口干舌燥,喉咙难耐。在这关键时刻,曹操心生一计,说前边不远处有片梅林,众将士一听,煞时想起了梅子的酸味,口水咕咕,生津润喉,渴已消矣。中医认为,酸味刺激唾液分泌,这就是条件反射,可保回津。其实,乌梅就有生津止渴之功。
历代将梅花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就连宋代的林逋倒是“梅妻鹤子”,翻阅历史,咏梅诗最多,画梅画最多,这已相沿成习,为我国优良传统风尚。
我与乌梅结缘,不吟梅,不画梅,不植梅,偏偏是亲躬实践,好好用梅。
在我的恩师孟老先生的悉心指导下,我认真重新设计了一个乌梅复方,可治各类胃病,自从我的书房命名为“永乐斋”,那方子便有名了,为“永乐平胃散”。
怎样服用?每日早晚空服一汤匙,用烤红枣肉夹着食,红枣是朝三暮四,即早晨用三枚枣,晚上用四枚枣,很有点道教色彩。三十余个春秋,不知治愈了多少个胃病患者。毫不夸张地说,全国人民都在吃我的药,我的意思是,我的朋友学生遍布全国各地,不少人用了我的药,不仅自己用,还叫他们的朋友也用,如是滚雪球一般,当然不计其数。
有件事很典型,运城检察分院的副检察长,曾患胃溃疡,她服用“永乐平胃散”十二天即愈,后她到北京学习,饮食不注意,又犯了,她电话里求我,我要整整她:“谁让你不听话的,没药。”“求求大哥,给我寄点,救命哩!”她苦苦哀求。我再进言:“三分治七分养,管不好自己的嘴,跑断大夫的腿!你知道不?”她一再保证,以后一定多加注意,我便用快递给她寄了,药到病除,服一天即见效。
一个人做他喜欢做的事,往往是不大会觉得吃力的,这是鲁迅先生的话。我喜欢当一名编外大夫,乐于“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所以常常不辞劳苦加工着胃药。请看:
乌梅买回来,外壳坚硬,便耐心地一个一个用鎯头敲碎。这些劳作,是为加工“治病”的食药,便越榨越有劲,鎯头起舞,敲出一曲曲“治病救人”的歌,故而那旋律单调,也是怪悦耳的。几十年来那几万个乌梅都在我的鎯头下“粉身碎骨”了。随后再进入我的小小粉碎机,电源一开,“唰——”每分钟八千转,将乌梅碎片粉成了如是过了200目罗的细末;若服用粉剂这就是“永乐平胃散”,若装胶囊,那就是“永乐平胃胶囊”,装胶囊可是细心活儿,也是颇具乐趣的。将乌梅复方粉放到一个盘内,左手捏着空胶囊的盖盖,右手捏住空胶囊的罐罐,拔出盖盖,右手捏着罐罐在药面上墩,多墩几下就装满了,再将盖盖盖上,一个个胶囊便装好了,这样心、眼一致,眼、手一致,一个一个又一个,精工出细活,耐心出快活。不一会堆满了一大堆,黄罐罐,红盖盖,堆成了彩色小山,实实好看。
我几十年如一日乐此不疲,常干这带乐的活计。
本人才疏学浅,这么多年只知道乌梅复方治胃病,至于其它作用一概不知。
生津止渴,开发商懂,老百姓懂,市场上的梅子加工品真正不少,诸如话梅、杨梅、怪味青梅等均作为零食,闲暇时嘴里咀嚼几个。生津开胃,增进食欲。更有趣的是有些饭店送上一小碟话梅,客人在开餐前吃几个,食欲大开,显现出饭店的饭菜味美可口,能多吃几个菜,做了好生意,从这一点来看,那老板确是懂中医药的行家。乌梅可消暑,夏季,太阳烈焰烘烤大地,人们出汗多,易口渴,在家里可用乌梅煎汤晾凉作饮品,生津清热,消暑解渴。这就是食疗,真显效。
还请注意:古人告诫,“多食损齿,多啖伤骨”,不至于,人们都是适当吃,合理用,只是引以为鉴罢了。
历代最擅长用乌梅者,当数清代医学大家刘鸿恩了,他用乌梅治疗内科杂病,显效甚佳。他将乌梅视为知己,自号为“知梅学究”,心得颇多,经验甚丰。据文献记载,他说:“乌梅最能补肝,且能敛肝,功效甚大,凡肝经病症,用之皆效。”还说:“乌梅毫无邪性,可以多用。可以独用,可以与一切补剂并用。”此为一治肝病耳;刘公用独梅汤即大乌梅5个煎汤,白糖5钱为引,来治久痢体虚法,“愈病无数”,赞言“惟独梅汤能舒胃气乎独绝”,此为二治久痢体虚者神;刘公又用乌梅四物汤方即乌梅、当归、生地、熟地、白芍,主治消渴病,细辩,上消加天花粉,中消加甘草,下消加麦冬,他体会为“惟此能续阴气于垂尽,以此滋之补之”,此为第三点治消渴病也;重用乌梅治久咳喘而不得止则为奏效,虚喘甚者“宜独参汤合独梅汤,当阴阳将脱之时,得阴阳不济之功。”此为四治咳喘奏效;第五为刘公重用乌梅甘草汤即大乌梅肉5个,甘草5钱,治疗胃气痛,“往往一服即愈”。乌梅神奇,乌梅神功,既治且防,这几种病症,“屡屡施之,甚有捷效”。
刘公乃大师也,我亦将乌梅当为知己,那就是刘公弟子,为“知梅学究”第二。
乌梅有善心,出手当为先。那好,我家老三小时患肝病,我让他服独梅胶囊,可名为“永乐正肝胶囊”;我家小孙子支气管常发炎而咳,我用乌梅加甘草,命名“永乐止咳胶囊”;二姐胃不舒,夜尿多,我用独梅“永乐缩尿胶囊”治之,都显奇效。
梅心粲然,吾心安然也!
(责任编辑:杨志强)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短篇小说有奖大赛征稿启事
为活跃本群气氛,繁荣本平台文学创作,决定即日起开展一次短篇小说有奖大赛活动,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1、征稿范围:本平台所有投稿作者
2、征文题材:不限
3、字数限5000字以内。
4、参赛稿件必须是原创首发,在任何媒体和微信平台发表过的作品禁止参赛。一经发现即取消参赛资格。
5、征稿时间:3月15日起至4月15日止。
6、奖项设置: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
7、奖品设置:
一等奖奖品:现金100元及文化礼品一份(崖柏或澄泥砚镇尺一副及字画一幅)
二等奖奖品:现金50元及文化礼品一份(同上)
三等奖奖品:现金30元及文化礼品一份(同上)
8、参赛稿件请寄本平台小说邮箱:3295584939@qq.com,所有参赛作品必须注明“有奖参赛”字样,不注明者不与评奖。
9、所有参赛作品将在本平台择优发表,获奖篇目将从所发表作品中评选。
10、评选时将适当参考其作品的阅读量及留言数,阅读量高和留言多的作品,优先进入备选范围。
本次有奖大赛所有奖金及奖品由卢云峰老师全额赞助。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小说编审:张 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诗歌编审:姚 哲 微信号:8913480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图文编审:姚普俊 微信号: yqwyzfq
发刊制作:师郑娟 微信号:szj872668752小说投稿:3295584939@qq.com散文投稿:3118633192@qq.com诗歌投稿:3474682901@qq.com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关注ID:zgzjxg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