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读——王维之《秋夜独坐》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惟有学无生。
解读:
这首诗据学界考证应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之所以选该诗,实是太喜欢其中“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一联,端的有趣,细思颇有意味。诗人早年宦海浮沉,早已厌倦政事,尤以中年信佛后,作品颇多禅意,诗题曰“秋夜独坐”,就像僧徒坐禅。语多禅意哲理之作,艺术表现上较为真切细微,传神如化,故历来受到赞赏。
秋雨潇潇,夜静无人,诗人独坐空堂。空间的大小,时间的长短,涌上了诗人的心头,而诗人笔下的“雨中山果”“灯下草虫”竟被虚实结合地呈现在一联之中,可见嫁接之妙,存乎一心。后两联则是结合自己学佛参禅所悟:万物有生必有灭,只有大自然才是永存的,而人及万物都是短暂的。诗人认为所谓神仙方术、长生不老之事皆虚妄也,而只有信仰佛教,方能消除人生的悲哀。
大学者南怀瑾先生对于儒、释、道三者还有一个绝妙的比喻。他说,儒家如粮店、佛家如百货商店、道家如药店。儒家就像粮食店,人食五谷杂粮,如果不吃东西人很快就会不行,它是生活的必需品。佛家像百货商店,有空或是有闲钱的时候我们会去逛逛,可以买东西也可不买,甚至不去逛都不会对生活有太大的影响,但是社会需要它。道家像药店,道教的思想深刻,内含兵家、纵横家,乃至天文、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若是国家、民族生了病,就必须要道教来帮助。
当然,在王维的世界观里,佛教可不仅仅只是百货商店。纵观他的一生,特别是中年以后,由于见了太多世态炎凉、尔虞我诈,世间的种种苦或、荣辱得失,在诗人看来,如同大自然中的草木昆虫,它们同人类一样,在无情的时光和岁月的消逝中零落哀鸣。唯有在心理上求得平衡。如此漫长的人生,原来只是石火闪光的一现,一场事关利益、名誉的厮杀,不过是蜗牛角上小事一桩。倘若果真如此,所谓生、老、病、死之痛苦,也就不再觉得了。抱着这样的思想境界,也够受用一辈子了。当然这只是王维的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