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临渭 郭进红】原创//灌芝水库
2019第364期
总第978期
灌芝水库
渭南东原,灌芝水库无人不晓,距市区仅六公里,城区垂钓爱好者都较为熟悉,了如指掌。
灌芝水库在灌芝村村南灌芝沟内,进沟仅一条大道,灌芝村东“丁"字路口向东约二十米向南过刘陈村道便是进沟入口,由于沟壑东西走向与村落同向布局,且紧连村庄,进沟口路面湾急成“U“字形湾道进入沟内。
沿着半沙石路面进沟向下行走,会将你渐渐带入一个纯自然生态境界,两旁树木林立,沟岔内嫩绿尽染,随处可见青青的茅竹、青腾、芦苇、槐、杨、柳、洋槐、等植物。到沟壑下游,南侧洋槐树坡更是植被完好,景色宜人,如临仙境。北测是陡峭的台阶土坡,蜿蜒的羊肠小道镶嵌在植被茂盛的坡台连接着沟上与沟下。中间是清澈宽阔的水库。向西是雄壮的水库大坝。
清晨,站在坝面向东望去,只见初升的太阳将库面映得一片斑斓,两边的沟坡如同峻岭奇峰形成优美画卷映入水库如镜的水面。
傍晚,从库尾向西兆望,蔚蓝的库面跳跃的鱼儿此起彼伏,荡起微微的涟漪,晚霞照耀的库面更是一番让人难以忘却的夕阳美景。使不起眼的沟壑显得更加美丽迷人,让进沟游玩者畄恋忘返。真是;泉眼无声惜流水,树阴照水爱晴柔。
传说灌芝沟、原沟壑下游北侧有一泉眼,常年出水形成水潭,水多、潭深。一日,一农夫从潭附近经过,被潭中一黑色蟒蛇吞没,从此,人们便将这条蟒蛇叫“黑虎爷",潭取名“黑虎斧潭",附近高崖叫"滴水爷"崖。
沿北岸向东坡坡势陡峭,时凹时凸,并向北延伸了一条沟,叫“大坡沟"。从主沟底向东仰望如同一道山梁,乡民们叫它“半截山"。
水库南侧地势宽阔,早年有人居住于此,村民取名老堡子。老堡子向西北方向,坡势时缓时陡,形成多个小台面,取名"十八硷"。
灌芝沟 修建水库前,沟内当时孙家生产队打造花果沟,沟内桃树,杏树,柿树,核桃等果木树与沟内榆、柳、槐及芦苇连成一片,郁郁葱葱,每到春天沟内绿色尽染,鸟语花香,风景独好。似世外桃源。
沟内平坦地势集体做为菜园,采用水车引灌务菜。用于改善村民生活。
建国初期,百业待兴。七十年代,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大兴农村水利是农村的头等大事。那时的中国是向心力和凝聚力最强的时代,我国中、小型水利设施都缘于此时修建,创造了不少的人间奇迹。为后期农业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时丰原人民公社决定集中修西尧水库,未涉及灌芝。灌芝队大、人多,当时生产队有几个老者,认为西尧沟内水潭和村中水潭大小差不多,西尧能修水库,我们也就能修水库。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的孙广林和队干部会上会议以合计,就决定修灌芝水库。
就这样修灌芝水库就定下来了。当时沟内是赵家小队村民入社前栽的各种树木,地属权归赵家生产小队,大队采用将沟平分七个小队,其余六个小队给赵家小队划拨耕地。修库时,公社管委会还不认可灌芝修库的这种做法,集中全社精力修西尧水库,未给支持。
1970年冬季,村民从沟北赵家组的羊肠小道进入沟内开始修建水库。
灌芝村紧考西坡边,周边村地势稍高,灌芝沟是千百年原内、内涝泻洪水时冲刷而形成。上沟窄,下沟宽。两边坡势;上游陡,下游肖缓。沟曹窄而深。
"黑虎爷"潭附近“滴水爷"崖下层土壤基本属钙化土,坚硬如石且向沟槽内稍凸,水库大坝北至也就选在这里。
那时修库,一靠的是一心为公,爱集体的坚定思想,二靠全体村民勤劳的双手。三是坚信共产主义信念,四是发杨人定胜天,愚公移山的精神。五是靠干群齐心协力的干劲和斗志。
修水库大坝由于缺少机械,采用“水渗法",就是将水引向筑坝的虚土,让水自然沉淀,使土密度增加,达到夯实的目的,村民将这种方法叫"水垂坝”。
由于进沟路狭窄,釆用人工挖土,人工运土,虽进度缓慢,村民确意志坚强。自带干粮,村上只烧开水,短短几个月,全村劳力齐上阵,硬是让水库有了雏形。这时,公社管委会才算认可,排了公社农机站推土机,从水库附近沟北大坡沟拓路进沟,采用机械碾压坝体,同时,钻眼放炮掘土使建筑大坝工程进度得到加快。
从1970年冬开始建大坝,历经三年,长100米,高40多米的大坝于1973年正式峻工。
水库建成后,车辆仍无法进沟,队上就开始筹划水利设施建设。
按水库容量,库与原面落差,配制了活动船,六寸管径的水管,在北沟半坡建二级轴水至库北岸原头,并在原上修建蓄水池,建立专用变电器供电。
原上自南向北修大型实填土方大渠,向东延伸过一组村道约300米采取毛石衬砌渠道上加石板到村东。建抽水点,当时取名为东风水站,又过俺后组又向南延伸止刘陈村东。另一条向北到孙家村北,建立三级抽水站,再向东过庙前组地域到程家组。1974年建成投入使用,当时,有效灌溉面达2000余亩。
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集体经济日渐弱化,加之,风调雨顺,水库抽水设备年久失修,原有土渠已大部被村民扩为耕地,这样一个宠大的水利设施就此闲置,直到彻底瘫痪。
1998年,村二组时任干部,通过在外工作人员争取到复修资金,二次复修,使水再次上原,由于水费高达每小时90元,较为昂贵,村民无力承受,使这一工程彻底搁浅废异。
以 后村上将水库安排一组村民赵铁明管护。赵铁明进沟后,在管理水库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时,也萌生了肥水养魚的想法,为了实现这一想法,他首先解决进、出沟道路,自已多次勘查,将大道选择在刘陈沟口,这样进沟路面较为平缓,在组干部配合下,动员村民,做工作,好多村民牺牲了自已沟内田块,配合赵铁明动用机械才有了现在进沟大道的基础。有了进沟路,及大方便了村民沟内开展生产,同时,也吸引了外来观光的游客。赵铁明便大胆偿试肥水养鱼,并实施对外垂钓。这便是灌芝垂钓的前身。
2018年精准脱贫正值攻坚热潮,为壮大集体产业,村上打造了以水库为中心的特色实体产业生态垂钓园,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和专业技能,2019年改制为股份制经营模式。实行股份制经营后,先后对进沟路拓宽砂化,并环绕水库周边扩建垂钓台,停车位。如今的水库每日都有垂钓者光顾,到了旺季,沟内垂钓人数众多,为了满足垂钓爰好者需求,增设了具有当地农家特色的餐饮服务,使垂钓者高高兴兴而来,舒心欢畅而归。
春天,沟内树木成林,洋槐花开遍沟坡,满沟尽香,沁人心脾,夏、秋绿荫覆沟,凉爽谊人。成了城区及集镇附近居民修闲养性的好去处,和原中集镇居民避暑的后花园。
光阴茬苒,岁月如梭。灌芝水库己建成快50年了,虽库容不大,已失了当年引灌的作用,但它确是当地民众斗天斗地,人定胜天的历史写照,是鼓励后世发奋独强的一面镜子。至今乃发挥着它特有的效应和价值。
如今,进沟路还有待硬化,溢洪道还需改进,我想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将会把灌芝水库建设的更好,灌芝水库将会为当地经济发展壮大,发辉更好、更大的作用。
图片来自作者
作者照片
作者简介
郭进红,渭南长寿塬人,生于六十年代初期,1981年渭南农校毕业参加工作,先后在乡镇工作20多年,担任过乡镇领导,后调区政府机关工作。现代表区城建办参于农村扶贫工作。《汗滴化雨伴笔耕》特约撰稿人。
汗滴化雨伴笔耕
文学交流的平台 文友聚会的乐园
搜索关注:k524522468
美文不断 精彩常现 喜欢就关注我
读者赞赏作为稿酬
其中三成留作平台维护费用,七成发给原创作者!
赞赏金额系统设定七日到账,到账后及时发放
平台公告
汗滴化雨伴笔耕平台承蒙各位文友支持与厚爱,目前发展良好,为感恩各位,特决定推出三重好礼送文友。
一曰:文之有礼
每周选出最具人气文章一篇(阅读量不少于200且最高),送红包(10元)!
二曰:转之有礼
每周选出转载量最多的文章一篇(转载量不少于20次且最高),送红包(5元)!
三曰:言之有礼
每周选出留言最多的文章(留言获赞量不少于30个且最高),送红包(5元)!
以上好礼从2019年5月4日起执行。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具体实施以平台解释为准。
告作者书
由于编辑时间有限,无法保证逐字句推敲审核,为提高文稿质量,建议所有来稿请自行核对,对文中文字、标点符号严格把关,减少失误,如编发后发现错误,会在文后留言更正,同时,来稿尽量附作者简介和照片,方便对作者宣传推广。
谢谢合作!
投稿邮箱:524522468@qq.com
主编:康国光 首席评论员:祝红利
欢迎关注我们
有您参与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