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存在统一的基本情绪吗?
导语 / Introduction
如果我说,我们的情绪不是被引发的,而是被建构的,估计很多人一脸困惑。这怎么可能呢?丽莎·费德曼·巴瑞特的情绪建构理论,则试图颠覆我们的这一认知。
我们的这种日常体认似乎总围绕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当我们感到恐惧害怕的时候,总是会想:触发恐惧的神经元在哪里?这个“在哪里”就指向了某个特定的脑部区域,但在巴瑞特看来,这种特定的触发区域是不存在的。或许质疑者会问,那为什么我们看到狮子的时候会感到害怕?这种情绪难道不是被引发的吗?看完今天的文章,你也许就会有新的答案了。
- Designer Shit Documentary -
过去的十年是神经科学史上极不平凡的十年,科学家有了重大发现,旧的理论被推翻,新的理论被提出。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探讨过多巴胺是怎样在大脑中工作的,以及为什么奖赏系统实际上是一种预测错误系统。现在,我想介绍一种关于情绪形成的最新理论,也是被广泛认可的一种理论,即情绪建构论(the theory of constructed emotions)。
该理论由丽莎·费德曼·巴瑞特(Lisa Feldman Barret)提出,她是当今世界上(学术结果)被引用最多的科学家之一,以一种全新的方法探索了情绪是如何被创造和体会的。
我认为有必要讲一讲这种新理论诞生背后的故事,因为在神经科学界之外,许多人对情绪仍然抱有一种传统思维范式,尽管这种思维已经被实证性证据所推翻。
- Bellefit -
颠覆传统思维
丽莎·费尔德曼进行了大量实验,其结果与其他科学家的研究具有一致性。她认为,不管是在大脑、身体状态还是在面部表情中,情绪都没有“指纹”*。
*编者注
情绪指纹,是指用于识别特定情绪类型的生理特征,如大脑区域的活动、面部运动、心率、血压等
先让我们从脑成像技术开始说起。
丽莎团队查看了已出版的每一篇有关愤怒、厌恶、高兴、害怕和悲伤情绪的大脑成像研究,并且用元分析法分析了那些有统计意义的数据。经统计,这包括了近20年里近100篇已发表的研究,涉及近1300个研究对象。
结果令人震惊:总的来说,没有任何一个大脑区域包含任何单一的情绪指纹。
- Wall Street Journal -
许多年来,我们一直被告知不同的情绪位于大脑不同的区域。
特定的神经元群同时放电,在大脑相应区域产生电信号,比如,恐惧与杏仁核中强烈的大脑活动有关。
然而事实是,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同一种情绪在不同实例下,所激活的神经元群是不同的。
这一发现震惊了神经科学界。
此外,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情绪和自主神经系统上面。
过去20年里,科学家们进行了四项重要的元分析,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涵盖了220多项生理学研究,涉及近22000个检测对象。
与以往观念不同的是,身体内部器官如同管弦乐队一样,在高兴、害怕等情绪出现时会演奏多种不同的乐章。
面部表情呢?结论也是一样的。
一项又一项的研究指出,面部肌肉运动无法准确表明一个人是生气、悲伤,还是恐惧。面部表情无法形成每种情绪的预测指纹。
- Hao Hao -
情绪是如何在大脑中构建的
在你醒着的每一刻,你的大脑都会根据过往经验组织成概念,指导你的行动,赋予你的感觉以意义。
当涉及的概念是情绪概念时,大脑就会构建情绪实例。这就是所谓的“情绪建构论”。
这里的重点在于,情绪并不是一种由感觉输入触发的本能反射。
独特的感觉输入,加上大脑根据你个人经验做出的最好预测,这才创造出情绪。
实际上,在视觉或味觉等感觉输入发生之前,你的大脑就已经做出预测。然后实际感觉输入会判断预测正误——如果错误的话,大脑就会学习新知识然后产生新预测。
- Hove StressBusters -
因此,情绪产生过程并非如下:
感觉输入(我看到了一只狮子)
→ 情绪触发(我感到害怕)
而是这样的:
预测感觉输入+内感受概念(你的经验)→ 预测+实际感觉输入→ 预测误差+情绪
当真实情绪出现时,就会与预期感受相比较,然后进行更新。这就是学习的过程。
情绪+预测误差 → 情绪更新 → 学习
这就是为什么不同的人所体会到的情绪十分不同。有些人看到蛇会觉得害怕,有些人则很喜欢蛇,这完全是因为个人经验不同。
即便是同一个人,他也可能经历不同类型的害怕、生气或高兴。
不知所措时会哭,高兴时也会哭。
看到蛇时你可能会很害怕,但是反复接触蛇并且意识到它们不会伤害你之后,你可能会开始喜欢它们。
- Verywell Mind -
你的人生在不断发展,你的经验和概念也在不断更新,因此,你所体会到的情绪也会相应变化。
因此,情绪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与个人经验有关,更重要的是,情绪也比我们过去认为的更加容易改变。我们不会任由情绪摆布,因为它们并非写在我们的基因中,它们是由内感受构建的,也就是丽莎所说的“概念(concepts)”。
你所处的环境,你的生活经历,这些都创造出了情绪概念。你的大脑会将这些概念与感觉输入匹配,从而创造出情绪。
这就是神经科学里所谓的内感受经验。丽莎称之为“概念”,后者可能更加容易理解。
内感受经验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认知和行为疗法在心理学上取得了成功,因为当一个人更新了她的观念、她的情绪经验,那么她整个人的情感都会随之改变。
- Hao Hao -
文化信仰和情绪经验
研究观察到的另一个现象是,不仅人们体会情绪的方式不同,文化也会塑造我们的情绪概念。
与流行观点不同,情绪并非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而且大脑中对每一种情绪也没有统一的反应。
比如,在塔希提语中,没有任何词语来描述悲伤。相反,他们体会到的是“伴随流感而来的疲劳”,所有这些他们都用一个词概括。
我们的现实取决于我们用来描述周围事物的概念,而这些概念又取决于我们的文化。所以我们关于情绪的理解其实是我们所处文化的一种惯例。这意味着,一旦我们知道了情绪的概念,我们就可以体会这种情绪。
或许很令人惊讶的一点是,“微笑(smile)”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有趣的是,古罗马人甚至没有一个专门的词来形容微笑。大约到了中世纪,“微笑”一词才被发明出来。古罗马文化中可能有一些其他手势来表示幸福,但我们无从得知。
因此,我们有很多不同词语来形容我们体会到的各种情绪,而争论用哪个词来称呼某一种特定情绪毫无意义,因为情绪是十分个人的体验,并且在不断变化。
- scorpiondagger/Pinterest -
内在情感概念
情绪建构论认为情绪中包含内在情感。情感有两个特征,一是唤醒(强度),二是效价(愉悦度),两者被看作内感受感觉的低维度表征。
内在情感会与许多东西相结合,这一过程即“建构”。其中包括随之而来的感官体验、对所处环境的认识、对可能发生事件的预测,等等,简而言之,就是你当下意识到的所有事情。
所以任何能体会到的特定情绪都包括内在情感、身体感受、知识、对产生这些感受的情境的看法,以及其他概念性的表征。
情绪建构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记忆和预期在很大程度上被用于构建情绪——情绪不是简单地由刺激引起的。在这方面,该理论与神经科学(到目前为止,神经科学主要关注的是感觉处理)的一个主要主题相一致,即认为知觉表征是由预期和预测产生的。
如果将之与内感受感觉类比,有一种观点认为,预期与实际身体感受之间的误差是有意识的情绪体验的重要部分。
这一理论已经由神经科学家阿尼尔·赛斯(Anil Seth)详尽阐述,同时也是费德曼·巴瑞特理论的一部分。
综合以上所有方面,情绪建构论可能是一次最全面的尝试,将有意识的情绪体验的所有丰富内容结合起来,从而理解我们的感受。
这一说法很好地总结了丽莎的理论。
- Hao Hao -
结论
情绪建构论并不认为“基本情绪”具有普遍性和固定性。
相反,害怕、生气和悲伤等情绪分类并非“情绪的自然类别”,而是由社会建构的,并且根据个体差异、学识、期望以及文化的不同而不同。
情绪建构论认为,感受积极或消极情绪的整个过程是持续循环的。在这个循环中,大脑消化感觉输入,对比过往经验,以便做出预测。接着我们就会感受到某种情绪。
一旦预测经过正误判断,就会被更新,然后你的情绪状态就会改变。这就是学习的神经基础。
因此,人们从大脑中无法找到代表喜悦、害怕或生气,或者其他任何一种情绪的系统。
大脑中有多个不同领域的网络同时发挥作用,影响许多不同的感觉,并且不断变化。
最后,情绪建构论还揭示了一个重要含义: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通过积累和思考生活经验,我们的信念体系以及内感受概念得到更新,并且在下一次构建情绪时产生影响。
作者:Diego Salinas | 封面:Hao 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