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胸科修炼日记(十二)

本周,胸科医院有个机器人胸腔镜手术直播,罗清泉主任团队演示机器人单孔左下肺癌根治术,第二天的学习班,杨运海主任分享经验,这个手术难在单孔,在有限空间调整器械位置,对主刀和助手提出很高要求。

机器人手术,并非机器人在手术,而是人的操控动作转化为数字信号,传递给机器人,让机器人执行命令。

杨主任说,机器人单孔手术,操作臂反向操作,他思考后咨询研发公司,把操作臂和常规对应的左右手做了相反调整,实现“左右互搏”。

我没做过机器人,为了获得体会,会场上拙劣地模拟了机器人多孔与单孔操作的差别。

机器人多孔下操作,器械顺手且不“打架”:

机器人单孔下操作,器械反手且易“打架”:

如何理解杨主任做出调整后的“左右互搏”?比如乒乓球运动员对付一些刁钻球,把球拍伸到腰背后面去接球,虽然也可以打,但没有杀伤力,运动员和教练员通过思考,调整姿势,让舒展的反手回击,让更有杀伤力的正手扣杀。

创新,有时候不是发明新东西,而是把原有东西重新组合。

而迫使你去创新的,是一种叫倔强的精神。

对于新技术的运用,昨天会上听何建行教授讲:Don't konck it, before you try it! 机器人单孔手术这样,Tubeless手术(无管手术)也一样。

一项新技术,只有自己掌握了,才有资格评判别人。原来“开放手术时代”,你说腔镜手术不好,你要会腔镜,才能评价腔镜好坏;在“肺叶切除时代”,你说肺段手术不好,你要掌握肺段,才能评价它的优劣;你说三维重建不行,你要会三维重建,才有资格评价;你说机器人、说Tubeless不好,你得先拥有这些技术,才能做出评判……

你的冰棒好不好吃,我只有试过了才知道。

对于会议,我很积极去凑热闹,现场哪怕只有一个知识点或一句话对我有所启发,也值得花这个时间。

机器人、Tubeless手术,我们医院没有开展,可是,花几个小时听听这世上手术做的最创新、数量最多的一群人是如何思考问题,不是很痛快的事情吗?

有时候看老师们操作,发现他们手感特好,缝针、电钩、吸引器、超声刀、穿刺针,看似动作随意,却能精准到达目的,他们临场并没有数字计算:手腕转动多少弧度、进针变动几个角度,缝合调整多宽距离……他们凭“微观体感”,很真实地感知每一个微小瞬间。

关于“微观体感”,在“得到”听梁宁老师上课时,她曾举过例子:《寿司之神》的小野二郎做寿司五十多年,他对徒弟要求极其严格。徒弟首先必须学会用手拧烫毛巾,没学会就不能碰鱼,然后开始学用刀、料理鱼。十年后,徒弟才能煎蛋。有一个徒弟用4个月,经历200多个失败品后,做出了第一个被小野二郎认为合格的煎蛋,徒弟喜极而泣。

如果是你,能清晰说出那200个失败品的不同吗?能说出它们和唯一合格品之间 ,微妙的临界点在哪吗?小野二郎可以真切地判断——来自他的微观体感。为什么花10年学习拧毛巾、用刀和料理鱼?为了建立精微的微观体感。

医生也是这样,精微的微观体感,是在上千次的训练中建立的。

我也发现,观察和自己差不多水平的人做手术,很有借鉴意义,手术台上他的困惑可能正是你的困惑,他做不顺畅的步骤,可能你也一样,一旁老师讲授破解之道时,仿佛说给你听。所以,我发现有进修同学做手术时,很愿意去观看。

就好像不必每次都看NBA,两个实力相近的业余队伍往往打得难解难分,对抗更加精彩。

我们这批同学,常常遇见精彩的手术舍不得回家。有一次早出晚归,感慨发了个朋友圈: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位同学评论:但使愿无违。真是说进我的心坎。

有时候我们在宿舍做饭,天南地北聚在一个屋檐下干杯——你用东北话聊八卦,我以安徽口音谈心得,你扯新疆的嗓门说笑话,我则以浓浓的闽南腔聊人生……

你在一个地方认识的人,定义了那个地方对你的意义,感谢遇见这么多优秀的同学和老师,感谢你们让我成为一个进步的人,感谢你们让我遇见更好的自己。

我也渴望遇见更好的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