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3 月,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在平安年度股东大会上提出,要打造有温度的保险,提供健康管理、慢病管理、重症护理、养老护理四大全新服务,在全球范围内升级传统保险领域。近年来,慢病管理一直是备受拥护的新领域。《2020 年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指出,互联网慢病管理在公立医院外的市场潜力巨大,预计 2025 年市场规模将超 2,300 亿元。中国正在加速步入老龄时代。我国 60 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超 2.5 亿,并且还在以每年 8,000 多万的速度增加[1]。要想让这 2.5 亿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重要的一点是,老人的生活质量应该得到保障。作为慢性疾病的主要人群,如何保障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改变就医难、就医贵的局面?互联网慢病管理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2020 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导致线下诊疗渠道受阻、医疗资源紧张,互联网医疗为正常的医疗服务,特别是需要医患保持频繁交流的慢病管理提供了重要保障。从疫情爆发到常态化防控,国家从顶层设计上持续释放积极信号,鼓励线上慢病管理服务。同时,人口老龄化、新经济发展等因素也在助推着互联网慢病管理的发展。
在疼痛科门诊,经常能看到患者声泪俱下祈求医生的场景。大部分的患者往往痛了许多年,辗转多个科室都没有结果,等到了疼痛科的时候,不仅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甚至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如果你能让我一年中有 5 天不头痛,我要给你磕头。」曾有新闻报道,一位 65 岁的老年患者头痛了 20 余年,辗转多地的神经内科、骨科、中医科等,均没查出器质上的毛病,直到她熬到了疼痛科,进行了完完全全的慢性疼痛诊疗。因为,慢性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疾病。只是,「疼痛是种病,得治」,这一医学新认识,在中国尚未被广大公众熟知。据统计,目前公众对疼痛的疾病知晓率仅有 14.3% ,慢性疼痛患者的就诊率不足 60% [2],而另一项 2,779 例的抽样调查发现,其中约一半的患者每天都有痛感,21.6% 患者未接受任何止痛药物或其他镇痛治疗[3]。事实上,疼痛早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第三大健康问题。2002 年,第十届国际疼痛大会就把疼痛列入五大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疼痛)。生老病死,这是人们常说的人生四境。但随着人的寿命越来越长,老年社会程度加深,疼痛已成为常情,人生正面对「生老病死痛」五种处境。很多老人随着年纪增长,身体机能大不如前,多种病痛相应而生。
国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球慢性疼痛的平均患病率已达到了 38% ,其中发达国家患病率为 37.3% ,发展中国家患病率为 41.1% [4]。基于庞大的人口基数,慢性疼痛疾病事实上已对我国超过 3 亿国民产生了严重影响,并且影响层面仍在以每年 2,000 万的速度递增[5]。中国患者疼痛控制不足,患者和医生观念有待提高,使得中国在慢性疼痛领域存在着巨大的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慢性疼痛的诊治不仅需要倡导科学规范化镇痛观念,更需要多学科、多维度进行管理。此外,对于互联网慢痛管理平台来说,竞争的核心也在于如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传统的慢痛管理模式中,提供医疗服务的场景大都发生在院内,患者需定期到医院开药,在院外,患者缺乏专业的指导,且身体情况难以持续监测,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但以全国第一个聚焦在疼痛领域的全周期慢病管理平台「疼爱健康」为例,该平台率先把国际顶尖医疗机构在慢病管理、移动健康、人工智能等方面的跨学科理论基础和方法论进行产品化。基于斯坦福医院、哈佛医院、和 NIH 经验,「疼爱健康」学习国际目前最先进的慢病管理模式,通过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让慢痛病人看病更加方便,并且通过智能技术的介入,赋能治疗和慢性疼痛全周期管理,让治疗更加有效。
其中,「疼爱健康」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各类头痛疾病的自我诊断。同时,其启动了疼痛日志赋能病人自我记录和管理,全方位跟踪心理、睡眠、运动等指标,完善临床治疗效果的评估。此外,「疼爱健康」通过疼痛患者随访管理、患者健康档案等功能,建立慢痛管理服务框架与标准,实现线上诊疗与随访管理,高度提升患者服务质量,全面推动患者慢痛管理。其拥有的国内外一流的医疗资源和整合调度的能力,更是建立起了线上慢痛管理平台的竞争壁垒和护城河。「疼爱健康」还与健康保险合作,为保险客户提供切实所需的慢痛管理服务,在提升医疗服务体验和疗效的同时,降低医疗成本,真正实现了「移动互联网 + 数字智能」赋能慢病管理,实现价值医疗的初心。据《白皮书》分析,虽然目前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行业尚处在起步发展阶段,但市场潜在规模巨大。《白皮书》指出,2020 年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市场规模为 268 亿元,渗透率为 11% ;预计到 2025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2,357 亿元,渗透率将增长至 37%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逐渐到来和人民对于美好、健康、无痛生活的向往,作为退行性疾病的慢性疼痛已越来越受到大众关注,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与要求日益增加,对去除疼痛的医疗需求十分迫切。医疗发展模式已从最基本的医疗安全转化到关注患者医疗感受和转归的新型医疗模式。这和追求为患者消除身体疼痛感受,倡导「人文医疗」和「舒适化医疗」的目标高度一致,慢痛诊疗在当今医疗服务体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健康中国 2030 》等一系列重要政策的发布,更是为慢痛管理的发展奠定了基石。而通过数字化赋能可以采集不同数据来源,产生标准化、多维度数据,减轻患者负担,提供更好的服务;提升临床效果,提供系统客观的慢痛治疗效果的衡量标准,并为患者优化治疗方案。而智能技术的介入,更是为慢痛管理增加了更自主的能动空间。数字化、智能化同慢痛管理的结合必将带来崭新的广阔机遇。此外,搭载了数字化与智能化服务的互联网慢痛管理,不仅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阻碍,帮助患者获取最优质的医疗服务,还能帮助老年慢痛患者规避交叉感染、出行不便等多种就医问题。相比于其他线上诊疗,针对慢性疼痛管理的数字、智能、垂直的平台往往更能另辟蹊径,更富价值。正如平安打造「有温度的保险」的倡议,当前时代下,医疗生态环境已开始变化。而数字化慢痛管理作为慢病管理下的大分支,也顺应时代趋势,走进全新的蓝海,拥有巨大的商业潜能。以「疼爱健康」为代表的全周期数字化智能慢痛管理平台,也必将在全球慢痛管理发展史上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交易担保 疼爱健康 点击即可进入「疼爱健康」 小程序
[1] 邱玥, 訾谦, 姚亚奇. 中国老龄人口已达2.5亿 当你老了,如何养老?光明日报. 2019,4[2] 韩济生,孔灵芝,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发展报告(2020).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0,10[3] C.J. Maxwell, D.M. Dalby, M. Slater, et al.The prevalence and management of current daily pain among older home care clientsPain, 138 (1) (2008), pp. 208-216[4] Tsang A, Von Korff M, Lee S, Alonso J, Karam E, Angermeyer MC, et al. Common chronic pain conditions i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gender and age differences and comorbidity with depression-anxiety disorders. J Pain. 2008 Oct;9(10):883–91.[5] Zhang, Y., Deng, G., Zhang, Z. et al. A cross sectional study between the prevalence of chronic pain and academic pressure in adolescents in China (Shanghai). BMC Musculoskelet Disord 16, 219 (2015). https://doi.org/10.1186/s12891-015-0625-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