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需要的非遗美学。
啥是非遗?非遗从哪来?又要到哪里去?
非遗,全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涵盖面之广从衣食住行,到吃穿用度;材料从棉麻丝帛绢,到金铁陶木瓷;色彩之丰富,从古老的赤青白玄,再到当代雾霾灰、马卡龙色等等。
正因为其包罗万象又妙趣横生,所以一万个人的眼中有一万种关于非遗的印象。
很多人眼里的非遗是这样的:
印象里,非遗可能常被理解为神秘的、严肃的、传统的,甚至是不合时宜的老古董与现代社会略有些脱节的文化形式,离艺术甚远。
更有甚者对于非遗的了解仅限于电视纪录片、近年来的汉服热和宫廷剧的纺织工艺。
01
那么,啥是非遗?
非遗,在一和女子看来是一种中式生活方式,是——
诗经里的草木、楚辞里的山风、春秋时的争鸣、魏晋时的风流、唐诗宋词的韵律、明清小品的清雅、文选里的骨气、白话文里的革新、散发美学光芒的意象,成为我们的初心。
非遗,在一和女子看来是永恒经典的存在,是——
那些历经岁月千锤百炼后的技艺、造型与审美,是美轮美奂的存在,成为我们的过往。
非遗,在一和女子看来是中国的底色,是——
头上有天“雨过天青”;脚下有地“地上清霜”;门外有山“青山妩媚”;窗外有月“今夜月明”;屋内有竹“卧听潇竹”,它就在我们身边,成为我们的底色。
02
非遗从哪来?
在一和女子看来,非遗无疑是过往文化与美学在生活中的延续,是一代又一代的非遗传人用尽全力的守护着的倔强。
比如,居室陈列之美,屋宇深深,回廊漫漫;
有檐角,楼头,瓦片,修竹、一卷一册,一桌一案;
香炉、瓶花,瓷器,茶器;
点点滴滴,落落大方,寸寸优雅。
它触动的,不仅仅是观众的双眼,更是中国沉睡已久的东方美学。
另据官方相关资料显示,非遗项目必须扎根于相关社区的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能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
此外,按照全国通行的非遗认定标准,非遗项目需传承3代以上,至少100年。
03
非遗到哪去?(上)
有生命力的文化离不开溯源、解构与重构;传承、延续与创造。
还记得去年热播的《延禧攻略》吗?
抛开这部剧的剧情,剧中有大量传统的习俗,点翠、秦腔、绒花、盘金绣、打树花……
服饰中大量应用的“缂丝”“绒花”等工艺皆是已入选名录的“非遗”技艺。
另《延禧攻略》中服饰配色素雅清丽,倾国倾城,一改以往的高饱和画风素雅、清丽、隽秀、平和、明澈、考究。
而这些大多属于中国非遗的“绝色”,令人念念不忘。
非遗中常采用的“绛”色。许慎《说文解字》中记,“绛,大赤,赤者,红也。”
红色具有吉庆之意,而它也代表着正统与高贵,朱门红墙,御笔朱批,非遗传承中随意一数就有朱红、枣红、浅绛、姜红……
再比如:“天谓之玄,地谓之黄”中的黄色。
尽管古代黄色是只有皇家御用之色,属于最高的礼制,《说文》有解:“黄,地之色也。”
象征人们对土地最虔诚的敬畏,非遗中同样演化出杏黄、土黄、芥黄......非遗对中国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支撑。
《说文解字》“青,东方色也,从生丹”。
古人以“丹青”二字以喻书画,一种清雅的色调,非遗中也大量采用,玄青、绀青,黛青,青青,子衿,悠悠,至今。
还有《周礼》中说:“西方谓之白”,上下天光,白蕴五色。
白是包罗万象,非遗中更有:鱼肚白,霜白,菊蕾白……
04
非遗去向哪?(下)
在一和女子看来,只要民族有希望,非遗就会有活力。
非遗,给我们提供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
一方面随着物质愈发丰富,我们终将回归对生活本源的思考,是保持本色、是追逐新热点、是攀登新高度,还是在生命过程中完成对自身的求索,达到生命轻盈、关系和谐与生活美妙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当代与非遗的碰撞中,地域间的禁锢与偏见逐步突破,尘封的书卷、作品被多元解读,流散在外的茶习美器荣归故里,秘传制法得以重见天日,隐世高人从幕后走到台前,随着非遗越发受到重视,回归传统将成为一阵熏风。
一和女子认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非遗是我们内蕴恢弘的过去,也是我们正在经历的当下,更是中式生活美学的未来。
非遗,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中式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