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写作指南
点绛唇
整理编辑:诗词轩
一、词牌简介:
点绛唇,词牌名,又名“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等。以冯延巳词《点绛唇·荫绿围红》为正体,双调四十一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另有四十一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四十三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的变体。代表作有苏轼《点绛唇·红杏飘香》等。钦定词谱共收录了974首例词。
绛的意思是指赤色,火红。点绛唇是指古代女人把嘴唇点成红色。就像现代的抹口红。
调名用南朝江淹《咏美人春游诗》:“江南二月春,东风转绿蓣。不知谁家子,看花桃李津。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行人成息驾,争拟洛川神。”元《太平乐府》注“仙吕宫”。高拭词注“黄钟宫”。《正音谱》注“仙吕调”。《清真集》入“仙吕调”,元北曲同,但平仄句式略异。
宋王禹称词名“点樱桃”。
王十朋词名“十八香”。
张辑词有“邀月过南浦”句,名“南浦月”。
又有“遥隔沙头雨”句,名“沙头雨”。
韩淲词有“更约寻瑶草”句,名“寻瑶草”。
在京剧中,《点绛唇》又通称为“点将”,用于元帅升帐、江湖豪客的排山等,其作用是为了表现场面的宏大和增强气氛。
此调冯延巳一首为创调之作,其他唐五代词人不用此调。宋人用此调者极多,汪词与冯词格律相同,为宋人通用之体。汪词是名篇,南宋初年黄公度和作序云:“汪藻彦章出守泉南,移知宣城,内不自得,乃赋词云……公时在泉南签幕,依韵作此送之。”或传此词为苏过作,乃误。
二、词牌格律对照:
说明:
1、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
2、双调,指本词有上下两段,有时也称作上下阙。
3、仄韵,本词只押仄韵。
正体
双调,四十一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
例词:《点绛唇·荫绿围红》冯延巳
荫绿围红,梦琼家在桃源住。画桥当路,临水开朱户。
柳径春深,行到关情处。颦不语,意凭风絮,吹向郎边去。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平中仄(韵),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中仄(韵),中平中仄(韵),中仄平平仄(韵)。
变体一
双调,四十一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以苏轼《点绛唇·不用悲秋》为代表。此词前段第二句本七字句,但于第四字藏一韵,可作两句。宋吴琚词“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舒亶词“紫雾香浓,翠华风转,花随辇”,“遇”字、“转”字用韵,正与此同。元词如应次蘧、萧允之诸作皆然,实本苏词也。
例词:《点绛唇·不用悲秋》苏轼
不用悲秋,今年身健,还高宴。江村海甸,总作空花观。
尚想横汾,兰菊纷相半。楼船远,白云飞乱,空有年年雁。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变体二
双调,四十三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以韩琦《点绛唇·病起恹恹》为代表。此词见《花草粹编》,前后段第二句俱多一字。《词律》疏于考据,反驳草堂之误,非也。
例词:《点绛唇·病起恹恹》韩琦
病起恹恹,对堂阶花树添憔悴。乱红飘砌,滴尽真珠泪。
惆怅前春,谁相向花前醉。愁无际,武陵凝睇,人远波空翠。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三、词牌特点及要求:
此调九句,七句用韵,用仄韵,韵密;整个调子除却上下片开头一句,其余全是以仄声结韵,音节拗怒。主要句式为四个四字句,此外三个五字句,一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这样构成此调平缓凝重,所以不适合作细腻的描写,也不适合直抒胸臆或者大气昂昂,适于表达苦涩情绪。苏轼五首用以酬赠、写景和节令,表情亦苦涩,如“筝声远。鬓云吹乱。愁入参差雁”,“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其特点就是每句第二句开始句句仄韵,于拗怒之中,层叠韵脚,又通过句式的反复变化来增强余韵。其重点便是注意用字用词要简练明快,在句式之间突出层次感。切忌句式之间绵密,不能反复在'在一个场景里转圈'。
《词律》认为,上阕第二句第一字宜用去声,'作平则不起调'。但亦有作平起调者。全词上片第二句第一字(例词:梦),第三句第一字(例词:画)均宜用去声;下片第四句第一字(例词:意)亦宜用去声。
四、历代词作欣赏:
点绛唇(宋·方千里)
池馆春深,海棠枝上斑斑雨。酒旗斜举。风滚杨花絮。
游子征衫,凭暖阑干处。空凝伫。杜鹃啼苦。还报南楼鼓。
点绛唇 其七社日雨(宋·王之道)
春意催花,片云又作朝来雨。淡匀深注。红紫纷无数。
社日人家,准拟行春去。痴儿女。倚门凝伫。借问东郊路。
点绛唇 崇阳野次(宋·王炎)
雨湿东风,谁家燕子穿庭户。孤村薄暮。花落春归去。
浪走天涯,归思萦心绪。家何处。乱山无数。不记来时路。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宋·叶梦得)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点绛唇(宋·吴文英)
香泛罗屏,夜寒著酒宜偎倚。翠偏红坠。唤起芙蓉睡。
一曲伊州,秋色芭蕉里。娇和醉。眼情心事。愁隔湘江水。
点绛唇(宋·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宋·辛弃疾)
身后功名,古来不换生前醉。青鞋自喜。不踏长安市。
竹外僧归,路指霜钟寺。孤鸿起。丹青手里。剪破松江水。
点绛唇(宋·林逋)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点绛唇 其一(宋·晏几道)
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
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分飞后,泪痕和酒,占了双罗袖。
点绛唇 其八(宋·蔡伸)
帐外华灯,翠屏花影参差满。锦衣香暖。苦恨春宵短。
画角声中,云雨还轻散。河桥畔。月华如练。回首成肠断。
点绛唇 光泽道中憩古寺作(明·王慎中)
门掩青山,空庭竹影风长扫。一溪斜绕。水气香花草。
木石幽殊,禽鸟传昏晓。谁知道。白云锁了。也有人来到。
点绛唇(清·顾信芳)
天淡云闲,雨馀芳草平如剪。柳腰低软。春色和烟远。
斜日西楼,人倚东风倦。莺声懒。一庭花片。绿满香痕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