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兴 | 渔民林大爷
作者简介
渔民林大爷
孙永兴
林大爷的“断港”在村西的福山塘上,断港是横断塘河的大鱼网。大爷是江北人,来江南打工,不往城里跑,摇了条破船,拖儿带口,在乡下打鱼。小船漏水,把船拖上岸,一家人仍住在里面,过着“陆居无房,舟居无水”的生活。
大爷满是皱纹的脸,像枚金丝蜜枣,叼着香烟,日夜守在网前。他吸烟有绝招,手指一捏,三支烟便连接起来,像根长筷子,粘在上嘴唇,嘴里“叽叽呱呱”说山海经,香烟在胸前“叭嗒叭嗒”跳动,就掉不下来。山海经吸引了许多人,人们来听新奇,更要看新奇。大爷自称能看清河里来去的鱼,浑浊的河水,谁能看出水下什么名堂?
人家说他吹牛,灵不灵当场试验,他说来了两条鲤鱼,起网一看,决不会是两条鲢鱼,百发百中,屡试不爽。一次,他说鱤鱼来了,放网让路,人家说,哪有见鱼不捞的渔夫?大爷赌气紧扳绞盘,网纲出水,果然一条大鱼在网中转圈,正要放网,人们还没看清啥鱼呢!大爷再把网扳起一点,那鱼一纵身,鱼网便钻了个大窟窿。大爷懊恼极了,他的网虽大,但是年久失修,很烂。
孩子也爱来这里,有许多好玩的鱼!这里离长江口不远,有内河鱼,也有江鱼,还有海鱼。小河豚,外号叫“巴巴鱼”,两三寸长,花脊背,白肚皮。捧在手里,小家伙暴怒起来,一连吞下几口空气,雪白的肚皮鼓起来,像圆滚滚的乒乓球。鲑螋像太湖银鱼,身体略长,前面长着一根仙鹤一样的又硬又长的喙,凶猛异常。比目鱼是海鱼吧,学名叫鲆。它只有半片身体,一对小小的“对鸡眼”挤在一旁,像“独眼龙”。别的鱼侧着身子在水里游,它却扁着身体在水中漂,波动着,像舞动的绸。
林大爷说:“这种鱼叫‘半边鱼’,一群鱼厮守一起,相互帮助。遇上急流险滩,两条鱼紧贴一起,逆流而上。如果一条鱼游不动了,另一条鱼拼尽全力,也要带它上去。我们家乡有句俗语,叫‘做人要做半边鱼’。”
大爷的妻子将捕到的鱼养在一人多高的鱼篓里,好玩的小河豚、鲑螋、比目鱼放在岸边的木盆里,给孩子玩。
也有对林大爷不友好的人,前村三好婆的菜地在网场附近。她种的青菜萝卜好像都有记号。每天割菜,总疑心少了。她一边割,一边数落:“这菜是我一滴汗水摔八瓣种出来的。谁偷吃了,肚子生绞肠痧,嘴巴生贪食疔……”
赌神发咒,有多难听,就有多难听。看捕鱼的人扫兴,都走了,她还唠叨。林大爷眼望河面,一动不动,像个石像。人们说,他不与人一般见识,特有气量!
“六月债,还得快”。这年秋天,三好婆孙子河边捞菱角,失足掉河里。拖上岸,已经吃饱河水,气息全无。三好婆呼天抢地地哭,村里人乱作一团。林大爷赶来说:“孩子喝下的水还没有吐出来,看来有救。”说罢,拎起孩子两腿,倒背着,奔到前面田埂上。奔了两条田埂,孩子哗哗吐水,有了气息。三好婆千恩万谢,恨不得跪下来向林大爷磕头。林大爷二话不说,扭头走了。
此后,三好婆每天割菜,总要送几棵菜给林大爷。林大爷不要。三好婆走远,他嘟哝说:“我最瞧不起这号女人!还不如一条‘半边鱼’!人生在世,谁离得了谁呀,皇帝还要向人借把笤帚呢!”
刊登在《苏州日报·沧浪》
梅塘上最后的渔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