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晶|情谊悠悠
我的书桌上,放着厚厚的一摞剪裁本,每每翻阅第一页时,我的脑海里总会思绪万千。 那是一张《华西都市报》社区版专页,刊发时间为2021年2月27日。 我为啥要把这张报纸存留呢?原来有这样一段留在心头的记忆。
今年初,在外打工的我,思家心切,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作为20来岁的我,想家是必然的。于是电话告知家中父亲。父亲没讲什么大道理,只是在春节前,给我寄来了这张报纸,我一下子就被社区文学版的文章所吸引,并看到一则招聘启事,一时间,我就决定前去应聘。
一个月后,我来到社区报,经过几百人的笔试,进入了最后面试的几人,由于自身缺少过硬的本科文凭,遗憾失聘,心情很沮丧。我回家乡——成都的愿望又将破灭! 这时,一位老师来到我身旁,安慰我,天生我材必有用,并对我应聘的表现予以很好的评价!短暂的接触,我与老师在思想上有了某种共鸣。 就这样,我把老师当成了挚友,通过他,我对《华西社区报》,以及家乡——成都有了深刻的认识,也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
如今,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在成都有了打拼的平台。每当完成公司领导交给的任务后,我都激动地告诉老师,他一定会很快地打电话祝贺我! 我和老师目前虽在同城,可还没再见面,我思考着中秋节团聚,向老师表诉衷情!交朋友到了这个成分上,似乎应验了那句话:相见亦无事,不来常思君。
确实,朋友之间不必去时间证明什么,时时表白什么,只要能获得一种情感的协调,那就比什么都好了。
为此,我要感激《华西社区报》,感激我的挚友老师,是您教我懂得了一条做人的原则:让友谊隔着距离,才现″悠然"。
作者简介
杨晶:四川金堂人,1994年2月生,大学文化,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金堂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微电影协会主席,2016年荣获中国十大先锋青年作家,公开出版《军旅足迹》一书,现供职于成都。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