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迟到:黄帝故里行

黄帝故里行

山东·老迟到

  去年8月,一次“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旅行,专程拜谒轩辕黄帝,心灵有洗礼,至今记忆犹新。

  那是一个周末,我经西安去爬华山,抵达山门,却吃了“闭门羹”,因连日降雨为确保安全而封山。其实,大雨早停了。我望着裹在雾气中的华山,若隐若现,近在咫尺却不能攀登,“有心栽花花不开”,叫谁都会沮丧万分。

  除了打道回府,别无他法,但想到返回时正好路过郑州,何不顺道看看黄帝故里呢? 主意已定,我便争分夺秒奔向高铁站,到郑州才用了一个半小时。同学临时推掉朋友之约,已在车站等候。老友相见,自然喜悦不已,一番寒暄,便发动了车子,朝着新郑市驶去。

  抵达黄帝故里时,正值中午,中原大地,晴空万里,烈日当空,鲜见游人。我正暗自庆幸可以不受打扰,尽情地边走边看,同学却诧异地看着我,表情明显带着疑惑,游客怎么会这样少?莫非走错地方?对我说:“这儿离郑州只有40多公里,听说过这地儿,但没来过。”接着有些责怪起来:“怎么突然'袭击’,事先不打个招呼,说到就到!”我便把出行前计划和盘托出,原想爬完华山再去黄帝陵,但时间不允,行程匆匆,爬山不成,临时改变计划。

  我们边聊边行,轩辕路上,左侧是宽阔的中华姓氏广场,石板铺就,上有祥云纹路散布,刻着中华4600多个姓氏,抽象而具体。广场正中矗立着中华姓氏鼎,被誉为“天下第一鼎”,净高6.99米,重24吨,造型庄严凝重,倍感高端大气。宝鼎以熊为足,取意轩辕黄帝系有熊氏;腹饰九龙,龙顶艳阳火球;口倾水纹,祈风调雨顺,象征祖国统一安定。漫步在广场,看姓氏卧碑,抚百家姓氏墙,俨然踏上寻根问祖之旅。

  行至入口处,买票时被告知,此处为4A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河南省乃至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行免费参观。听着,有些感慨起来,因了景区,各地不乏坐享其成者,一再抬高门票价格,而新郑市独善其身,不收费用,难能可贵,他们以这样一种方式表达对先祖的敬重,这本身就值得尊重。

  且行且思,置身门前,就站在了景区的中轴线上。那大门设计独特,造型别致,为汉阙子母阙建筑,型似蜂腰,左右对称分列,母阙重檐在前,子阙单檐于后,阙身屋顶雕椽,以砖瓦装饰,台基用块石雕琢砌成,其上刻着朱雀浮雕。看上去古朴庄严、威仪崇高,而又不失庙坛建筑的传统特点。在门左侧,摆放一辆仿制的指南车,据传为黄帝时期重要发明。这个用以指示方向的机械装置,创下了世界第一的记录,凝聚着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智慧;在右侧,有巨石直立,迎面雕刻着“黄帝故里”四个大字,饰以金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怀一颗虔诚之心,迈进大门,四柱石坊即闯入眼帘,巨大石条横平竖直,成“品”字形,简洁明快又大气。悬在最上方的整根石条,上檐下平,居中凹刻着“轩辕黄帝”四个字,其下支撑的立柱有幅对联:“功开天地奠华夏鸿基九洲苗裔光寰宇,道启洪荒创文明社会万国衣冠拜冕旒。”驻足默念,瞬间恍如回归久远。

  史有记载,文物亦有佐证,河南新郑,古为有熊之国,黄帝生于轩辕之丘,他胸怀大志,励精图治,播百谷草木,制衣冠舟车,创音律医学,惜物爱民,致力发展,成为各部落拥戴的首领。迁徙,联合,撕杀,征服,结盟,炎黄部落和睦相处,奠定中华民族之基,后又征服东夷、九黎族,大败蚩尤,进而一统中华。虽源于远古传说,但经千秋万代,口耳相授,薪火相传,一脉相承,黄帝以其丰功伟绩永载史册,奠定中华,肇造文明,由此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序章,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

  过了石坊,有座轩辕桥。桥长十几米,成三列,横跨姬水河,美观典雅,如长龙卧波,正对着黄帝故里祠。据记载,原桥为明朝修建,由于历史变迁和地形地貌变化,沉陷埋于地下,现桥是吻合古遗址于2002年重建的。站在桥上,闻姬水潺潺,看细水静流,厚土静垒,砖瓦静叠,感叹历史沧桑,时移世易,而桥却始终如一,无声地守望着时代的变迁,见证着从四面八方而来的瞻仰者。

  桥头一端连着祠前广场,广场两侧摆放着众多纪念碑,皆为大理石材质,质地黑似墨玉,更多为汉白玉石材,底座二龙戏珠,碑顶盘龙探首,甚为庄严。见碑文,方知为拜祖大典和改扩建留下的纪念。读着文字,想象那庄重神圣的场景,让人思绪万千,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华文明延续不断,上下五千年,堪称世界奇迹!

  祠堂是一座四合院,系黄帝故里最核心的景点,也是最具年代感的建筑。据称始建于汉朝,修葺于明清时期,分为祠前庭、正殿和东西配殿三部分。整座建筑,飞檐翘角,青砖灰瓦,又饰琉璃瓦、朱砂墙,简洁古朴,不失威严。

  祠前庭门前,立有一对石熊,象征黄帝统一部落定都于有熊;门上方悬挂横匾,毛泽东主席手书的“黄帝故里”,格外醒目,而黑色为底、字色赤金,又特别烘托出一份肃穆庄重的氛围。门两旁楹联,则出自著名书法家舒同手笔:“华夏龙根荫前裕后,人文始祖耀古烁今。”迈上几层台阶,进入前庭,有革命家陈云的题词:“炎黄子孙,不忘始祖。”

  过前庭,见正殿,两边东西配殿相连,合围而成封闭庭院。院中青砖铺地,两棵银叶树并列守望,郁郁葱葱,无限生机;门前摆着香炉,香烟袅袅,绕上祠堂,不禁让人肃然。正殿前有卷棚,后为硬山顶,屋脊中央有麒麟神兽,身驮宝物,下方起脊处雕龙相向,栩栩如生。绕过香炉,门上方悬挂匾额,“文明始祖”,金色大字,赫然醒目,两侧抱柱有对联:“祖恩如日月经天光辉六合,帝德似江河纬地泽惠千秋。”

  拾阶而入,正殿面阔五间,原木梁柱,用料质朴,卷棚抱厦,上有匾额,书曰“中华圣地”;殿中央,供奉着轩辕黄帝中年金身塑像,端庄和蔼,神态安详,其上有题词横匾:“人文初祖”,出自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手笔。殿内四周,墙壁彩绘,精美绝仑,生动再现了黄帝一生的伟大功绩。肃立于像前,任思绪飘远,浮想联翩……

  配殿分东西两座,分别塑有黄帝元妃嫘祖“先蚕娘”、次妃嫫姆“先织娘”的塑像。二人辅佐黄帝,德高配位,母仪天下,养蚕缫丝,福祉万民,泽被后世,是中华民族有史籍记载的伟大母亲。她们身上闪耀着东方女性特有的光辉,构成中华文明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居功至伟,值得纪念。

  祠堂后面建有拜祖广场,祈福树位于正中,装饰得金色灿烂,煞是耀眼。广场两侧,左边“文化长廊”,右边“祈福长廊”,分别悬有书法大家手迹和福佑各省市的横匾。两条长廊,古色古香,笔直延伸,直到圣火台。

  广场北端雕建有塑像,通体洁白,汉白玉台基,轩辕黄帝端坐其上,头戴冠冕,手执宝剑,气宇轩昂,意气风发,让人肃然起敬。塑像后面,紧邻轩辕黄帝纪念馆,本想进去参观,可是当天闭馆,令人惋惜,只好在近处细细打量。整座建筑,外观呈“人”字形,采用地穴覆土式的建筑手法,独特而新颖,令人印象深刻,依稀有远古时代草屋的影子,似曾感到筚路蓝缕的艰辛。

  一路观瞻一路思,不由得心潮澎湃,直至踏上归程,心情仍不复平静。因为,作为炎黄子孙,谁都会倍加自豪!更因为,我们已经迈进新时代,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了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责编:丁松  排版:何苗

作者简介

老迟到,山东省散文协会会员;爱生活爱旅行,走过千山万水,珍惜行履年华,闲暇码文字,回味照初心。作品散见于《中国纪检监察》《烟台日报》《皖西日报》等报刊和微刊平台。

孔雀文化投稿须知(新)

(0)

相关推荐

  • 河南12|新郑——黄帝故里

    河南自驾游第9天(9月22日),离开郑州市区行驶45公里到新郑(郑州市下辖的县级市),游黄帝故里. 黄帝故里位于新郑市轩辕路,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出生.创业.建都之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黄 ...

  • 【河南傅姓】三月三,傅姓委员会应邀参加辛丑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转载请获授权 山河祖国  共拜轩辕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傅姓委员会 副会长傅锦昌.傅宗跃兼副秘书长 应邀参加辛丑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2021年3月14日,农历三月初三.当天上午,黄 ...

  • 河南新郑黄帝故里

    黄帝故里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区轩辕路.郑韩故城南1.5公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遗产地.不收门票,停车费10元. 新郑市古为有熊国,为汉籍史书中记载有熊氏的族居地.五 ...

  • 老迟到:​遗憾的华山行

    遗憾的华山行 山东  老迟到 向往华山,徒步而行,近年想法尤其强烈.本来去年作了计划,到了八九月份,因为工作走不开,等到10月下旬步入正规,可是天气渐凉,只好明年再说.不成想,庚子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 ...

  • 老迟到:自驾行旅多回忆

    自驾行旅多回忆 山东   老迟到 除了眼前的风景,还有诗和远方.这些年来,自驾去了一些地方,不受跟团旅行的拘束,说走咱就走,走哪儿游哪儿,风光一路来,情感满胸怀. 曾陪父母下江南,游古镇,观黄河,旅行 ...

  • 老迟到 || 母子同行逛古城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作者简介 老迟到,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爱生活爱旅行,走过千山万水,珍惜行履年华,闲暇码文字,回味照初心.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和微刊平台. 母子同行逛古城 潍荣高速修在家门 ...

  • 全国多地国三老车限行,执行最严厉排放禁令法规?!

    现在是2021年的3月底,要说最近引起全国高度关注的一个话题就是:多地对老旧机动车做出新的限行规定.很多媒体纷纷采用诸如<这些地方禁止国三老车进城>为题对此经行了报道.比如:北京市禁止所有 ...

  • 县城老院长一生行医方

    县城老院长一生行医方

  • 老迟到:走进皇城相府

    走进皇城相府 山东 老迟到 山西的大院数不胜数,诸如乔家大院.王家大院.李家大院--闻名遐迩,皆成名胜.而称之相府,冠以皇城的,仅有一处,位于阳城县北留镇午亭山村,距今接近400年历史,保存完好,见证 ...

  • 老院长一生行医方

    老院长一生行医方

  • 武汉老行当 ▏鱼行 千湖之省百湖之市的老行当

    湖北是千湖之省,武汉是百湖之市,地处江汉交汇,自古水产品资源十分丰富.鱼业开始于渔人,不管是网捞钩钓,都以卖钱谋取生计.后来,劳作的与贩运的分开,鱼客与鱼贩分工,鱼行就开始出现. 每当鱼产丰盛时,打渔 ...

  • 老行当 | 皮货行 裘轻革细表里适宜

    以前武汉皮货店有副对联:"暑去寒来这厢有暖:裘轻革细表里适宜." 皮货行是我国的一大行业,在全国各地都有经营此业者, 在20世纪20年代至抗战前夕,汉口这边的皮货店大多集中的黄陂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