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国平|文学硬汉郭进拴
为别人的书写点评介之类的文章,为我所不愿。为什么?因为我是个写杂文的,杂文的主流就是批评和建议,这在有些人眼里是很不合时宜的。如今的文坛流行互相表扬,你好我好大家好,你行我行咱都行,你要说点批评的话,谁都想用板砖板你。我略有自知,避之惟恐不及。
然而,当平顶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郭进拴先生,手提三十多斤重的样书,请我阅读时,我竟深深地感动,满口应承了。这些书共三十五本,都是他的专著,一千多万字……
说起来,我和郭进拴先生是老熟人了,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平顶山市作协副主席、市文联专业作家,在圈子里是以能吃苦、肯吃苦、出手快、著作丰而著称的。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我称他是个文学的弄潮儿,因文学而改变命运的幸运儿。
郭进拴,1958年5月生于河南省伊川县白沙公社刘庄大队一个偏僻的山村。十几岁父亲病故,家贫,就在生产队当上了放羊倌,每天上山放羊时,先生一手操牧鞭,一手携书本,羊在山坡上吃草,他就在羊群旁边,看看写写。这个小羊倌,不爱羊群爱写作,文学的种子已深深地扎根在他的心里了。
深夜放羊归来,他就在昏暗的油灯下写作,有时就跑到砖瓦窑上借着窑火读呀,写呀!冬天里搞了一点重柴油,夜里上冻了,就用麦秸火烤化再点亮。瞌睡了就打开冰凌碴子,用冷水洗把脸,再写,手冻得又红又肿,风一吹,就裂开了一道道血口子,疼痛钻心,找一块手绢一包手,还要写。夏天里,别人都到河边洗澡乘凉,他还要躲在小土屋里写呀写,蚊虫叮咬,汗如雨下,脚下的地面都被汗水浇透了。就是凭着一股子闯劲,十几岁的放羊娃,跨上了崎岖的文学之路。
文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艰难和挫折正在考验着这个放羊娃,从1974年开始投稿,稿子寄出后,全都泥牛入海,杳无音信。但他毫不灰心,1978年的冬天,他又亲自跑到郑州送稿,住不起旅社就在寒风刺骨的街头露宿,半夜时分,又被夜巡的民警当做肓流抓了起来,多亏身边有一包稿件证明了身份,才被放掉。回家的路上,仅有的几块钱也被小偷掏跑,只好一路乞讨,实在走不动了,就扒上一辆大货车,走了几段,又发现不顺路,只好往下跳,一头栽倒在路中间,头破血流,爬起来,又一瘸一拐地往前走。
我曾经问郭进拴先生,这么苦,那么难,为何不放弃?他说:因为热爱,所以坚持。文学是充满诱惑的事业,你为他吃多少苦,受多少累都值得。我知道自己是个笨人,也许一辈子也写不出一篇让读者认可的好作品,成不了大器。但我会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永不放弃,一直坚持,我宁愿像苦行僧一样,心甘情愿地用肉体去撞击文学之门,即使碰得头破血流,也决不后退半步。
皇天不负有心人,1979年12月11日,《山西日报》刊出了他的《喜闻土豆泥香味》,汇来了6元稿费,这让放羊娃更加坚定了从事写作的信念,省内外报刊上陆续出现了郭进拴的名字,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临汝镇关庙大队有个写家,是个放羊娃。
1980年9月是郭进拴人生路上的转折点,在临汝县有关领导的关照下,做为文化人才,他被破例选拔到临汝镇文化站当上了文化专干,从此,在追梦的文学路上,他迈开了更加坚实的步伐。
我一直认为进拴先生做为文学硬汉,值得大书一笔的是他在临汝镇文化站工作时创办的农民小报《乡音》报。这是他为新闻出版自由做出的勇敢探索和尝试,其正面影响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为了办好这份乡村小报《乡音》报,吃了多少苦,跑了多少路,他已经说不清了,他几次登门拜访,聘请了姚雪垠、苏金伞、何南丁、徐慎等大作家为顾问,并请名家作文、题词。谁知,第一期刚印出,便被做为非法出版物没收了,这当头棒喝,并没有吓倒这条硬汉,经过不懈努力和争取,报纸印上了“内部刊物”字样,才被无罪释放。
1984年,郭进拴和《乡音》报一起成名了,他背着报纸,什么部门都敢进,什么领导都敢见,还给邓小平写信、寄报,《乡音》报一时间声名鹊起,影响很大,他也因此被转为国家干部。说起这段往事,进拴先生感慨的说,是《乡音》报锻炼成长了他,也改变了他的命运。
很显然,进拴先生的文学组织活动能力是出类拔萃的,同时,他的写作能力也是一流的。他从15岁提笔写作至今,40年来,已累计在各级报刊、电台、出版社、网络媒体发表作品两千多万字,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美女山,美人河》、《村魂》、《天地人心》、《观音菩萨传》,长篇纪实文学《大潮风流》、《磊裕烽火》、《成功之路》、《足迹》、《毛汝采传奇》、《趟将白朗传奇》、《陈宝泰传》、《湛河大决战》、《基石礼赞》、《大山作证》、《灿烂人生》、《路在脚下》、《五代名厨》、《公仆情怀》、《洪河赤子》、《运锦之路》、《大难·大爱·大善·大美》、《鲁慕迅传》,散文、报告文学集《汝州风貌》、《太阳石之歌》、《壮歌风云路》、《鹰击长空》、《洪流滚滚》、《鹰城理财人风采》、《神奇的土地》、《踏平坎坷成大道》、《闪光的足迹》、《乡情老更深》、《人间真情》、《响潭沟美韵》,剧本《抓阄分娘》、《赶会》、《杨六郎造酒》、《鹰城热土》、《无品乡官》、《红岭风云》、《巧遇》等等,当你在这些文字徜徉,你的第一感觉就是作者够勤奋的。当人们纷纷为权力和金钱追逐忙碌时,当社会越来越浮躁,恨不得天天作秀时,又有谁能潜下心来,静下神来,一字一行地去码字呢?两千多万字!这可是个不大不小的工程呢!
文学不是凭空而来的,要靠处处留心和日积月累,伏牛山水的空灵与清秀,浸润了进拴先生的文学之笔,在他的文学画廊里,我们读到了山水之美,人物之善,人生之真。生活每天都是新的,明天充满了希望,在文学的道路上,进拴先生已经走过了40年的创作生涯,生命的年轮也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了。
毫无疑问,文学改变了伏牛山中的放羊娃,文学成就了这个伏牛山汉子。郭进拴是个文学的成功者。令人稍感遗憾的是,我们还没有读到他的代表作。迫于生计,他近年来写了大量的报告文学作品,使文学的味道,打了一定的折扣。这些也都是进拴先生耿耿于怀的。他说,社会给了他很多,而他回报社会的太少,在他人生的每一个关口,总有好人相助,而他把这种感恩之心,深藏胸中,很少表白,一切尽在不言中。
人过五十日当午,知天命之年,是人生最成熟、最丰富、最闪光的时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进拴先生说,五十岁是他文学生涯的新起点,他还要积累生活,待时机成熟,再拿出一、二部长篇,以弘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在世间留下看得见,摸得着,并能够拿来垫枕头的东西,我相信,并期待着!
祝郭进拴先生在文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作者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平顶山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著名杂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