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不腐,想看不厌。终归是有阅历的人生才值得热衷品读,让人感慨萦怀。到了某个年龄段,岁月带走的记忆碎片会突然归还回来,灌顶般反弹出不欲言说的身心体验,阐发人性之种种。这便是人生阅历带来的人文观照。阅历何为?阅历恰如永久怀念着的故乡的桃花,以及曾经结义过的异乡的春风;阅历还似见惯了光阴里的荣枯后,依旧渴望被未来岁月无限浸润和包抄的盎然生命;阅历更像长久的天空,长长的雨后,一拥而上的热闹下,一眼看穿的人心之沟壑起伏。阅历之美是四月里的空翠湿人衣,连接明月前身,直通季节芳华,其间淡然来去的情致,风行水上,自然成纹。书艺如人生,笔墨肖其人。七〇后实力派书法家刘兄建丰的书法便氤氲着这种阅历之美,在时代的进程中,不断涌动着,冲突着,墨池细浪,渐成波涛,为当代书坛增添了一腔和声与别调。
一个人能够把自己的生命与书法牵系在一起,那以书法为中心的个人命运际遇,“令人目明”处当不知凡几。笔墨就应该成为一种情感的真实表达,其间不乏我们对自我的认知,对世界的理解。建丰兄幼年时就对线条语言感兴趣,而这一兴趣中还包含了“质疑虚素心,赏异垂青眸”似的敏感天赋。在生活节奏相对比较慢的前互联网时代,即散发着人文主义光芒的八九十年代,书法对于建丰兄而言,堪称春日枝头绽放的那抹纯白。所幸者,建丰兄从事教育工作的父亲,支持他做理想主义的赤子,并将其引入书法大家王友谊先生门下。在感受性最强的青春时代,能有这样的笔墨机缘,又怎是一个幸运了得。同为平谷人,王先生待之若子,愿抛心力,对其悉心教导。自此,作为草根阶层的建丰兄,到中流击水的艺术梦想开始真正起步。王友谊先生深谙书法不是直给,引导中的启发感悟至为重要,所以,他没有让建丰兄一味学习自己所擅长的大篆书体,而更倾向于传授一种慎终如始的书法精神。
在王先生的点拨下,建丰兄通晓了传统中才有“源头活水来”的道理,当代书坛所有的新蝉鸣旧枝,哪有筑基在传统碑帖经典之外者?当然,一时热闹喧天,最终声名与艺术双双扑街者另当别论。进而,王先生任他从性情和兴趣出发,在传统笔墨中尝试各种自我的搭建与拆毁,最终选定以二王帖学为发展主线,走碑帖结合之路。后来,经王先生推荐,建丰兄得以在中国书协培训中心从事教学工作,并结识了刘文华先生。用建丰兄自己的话说,刘文华先生解决了他书法成长中的一块“心病”,帮助他对传统碑帖做了一次全面而理性的梳理。只有系统地认识传统,才有可能有效地完成对传统的激活。这期间,建丰兄还受到曾翔先生和梅墨生先生的指点,激扬文字,品评私藏名人墨迹,从而眼界大开。历历说明,笔墨同样需要读百家书,才有望成一家言。
建丰兄对当代书法世相的感怀,不同于时光擂台上,个体撞击大时代的青春鲁莽,而是“相视而笑,莫逆于心”,多了一份思想之光、理性之识。他认为:“展览,在当今时代,是竞技场,也是风向标,更是名利场。这里关乎着太多人的太多的名与利、是与非。展览使得太多的书家形成了展览会的性格。但书法毕竟是艺术,更是文化,是中国文化精神的象征。所以书法不单是技术的,还应该是精神的。作为当代书家,对技术的、形式的追求是理所当然的,也是必然的,但更多的还应该用心于书法背后的文化精神、文化底蕴。传统也好,流行也好,大作品也好,小作品也好,都应该做好书法的本体性文章,彰显文化的内蕴。”做好“本体性文章”,彰显文化内蕴,这言外之意,充满了摆脱笔墨现实困境的内在冲力。而他多年来敢于避熟就生的笔墨实践,正仿佛破土而出的草色,墙头初放的春意,读来让人襟怀畅开。
建丰兄一直在碑与帖的经典中穿梭往来,寻找和梳理着碑帖文化中那些永久不会成为过去、仍然连通未来的精华。他吟唱宛转于二王、米芾、王铎之间,饱经浓瘦枯淡的沧桑,追求文化气息上的对应;于造像、墓志之中“我心飞翔”,做类似高等数学求解式的思索,竭力切换到当时的书写情境中去烛幽察远。总体而言,建丰兄的笔墨,“融汇碑帖,既得米颠之豪纵,又承二王之精微;结构谨严,既取碑之奇趣,又得法帖之理,自出机杼而不逾矩”(陶玉芳语)。弹指经年中,渐渐生成一种骨健筋丰、雄肆洒逸的生命品格。而且,这一品格,依然在生命浪涛中拔高,在时代洪流里远行。
当代书家,无不希望在笔墨实践中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审美框架,就像在一杯陈酒里品尝出新的滋味。而这一愿望的达成,又何其难哉!我认为,建丰兄这种哀而不伤的文化性书写,更容易接近东方审美的精髓。情感一旦点燃并激发了笔墨叙事的力量,便能抒泄出极具东方美感的线条来。
建丰兄崇尚中庸之美。中庸之美,美在中和,美在和谐。《中庸》开篇即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之根本,关乎人生态度上的俯仰;关乎一笔过后,线条之优劣两分;关乎书写中的自由、自然与自在。众生奔跑、急三火四的时下,为何书法作品在数量上不断直线上扬,而质量上却在匀速下滑?不言而喻,这与整体审美力的缺失或者有待提纯大有关系。
细品建丰兄的一应书作,行草也好,篆隶也好,提笔有心,落纸成魂,表现出一种举重若轻之美,而无避重就轻之憾。想来应该得益于他能较早地树立起笔墨的精神标杆,拨正自己的审美罗盘,完成了碑帖转换间的心理跨度。且看唐诗宋词里那些平平仄仄的起伏,表面杂乱,可是哪一首、哪一阕,不是潜藏着一个符合东方审美的意境内核!其实,就像没有适当的漂泊,我们会失去几多离别与重逢一样,没有正确的审美力,我们会失去多少守正与创新?所以,此之为风波眼底、缁尘满袖的劳碌中年里,建丰兄依旧细水长流、上下求索的价值所在和值得肯定的地方。
话又说回来,笔墨勃兴,以启今后。当代书法的格局断然不应停留在孤舟一般忍下满帆的寂寞,然后书写出一份生命之爱这一层面上,它更需要体现和回应时代的召唤。在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传统文化的敬意时,笔墨书写是“后卫”,书法事业是“前锋”。在平谷这方书法热土上,中国书法之乡品牌的打造与提升,王友谊先生和建丰兄分别担任了先行者与追随者的角色。从某种角度讲,师徒二人共同面对一个人生主题并祈愿担荷同一个时代使命。而今,接力棒已握在手中,建丰兄站在老师的肩膀上,理应作出新的思考,更应对未来有新的预期。甚至具体到需要进一步落实在,如何使中国传统书法文化与普罗大众生存智慧的空间有效有益地融合起来,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那种。熟知当代书坛动态而踌躇满志的建丰兄,悄然完成了从追随者到接力者的角色转换。
近年来,他以工匠精神展开教学,以书载道传道,教化人生。建丰兄充分发挥自身艺术优势,为本土书法发展频频发声,倾力缩小现实与梦想之间的落差。正是因了他在书法创作培训、地区文化建设、对外文化交流、社会公益等诸多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著名作家梁晓声先生在撰文评述“刘建丰和他的书法事业”时,才会下笔温暖而沉重:他“使书法与一地之发展蓝图相结合,促进当地之文化和文明建设,这尤其令人尊敬”。感受其心志和甘苦,建丰兄的“尤其令人尊敬”确乎已经落实在:笔墨壮阔处,大好河山中。“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三祖《信心铭》中的话,镌刻出建丰兄的人生追求与人文涵养。豁达的他洞悉至道之路,无论世情是一张薄薄的纸还是一面厚厚的墙,不嫌拣择,不生爱憎,书法创作和书法事业始终作为他的感情寄托和生命底色而存在。支撑他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唯有内心的力量。那里有他一直守卫的自由与拒绝的庸俗,那里有他生命中所钟爱的渔歌和樵歌。诚然,大抵艺术与事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建丰兄未必色色想得周全,也未必笔笔皆生味道,然而,只要青山依旧在,只要理想指引的方向依旧在,那么,有待回旋的艺术天地,值得突破的事业空间,完全可以留待来日,次第“登临”。1977年11月生于河北栾城。文学学士,历史学硕士,编审,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编辑学会会员。出版人,文化学者,武侠小说创作者。从事出版二十年,懂策划,精校勘,善古籍整理。曾在河北省出版总社、江西出版集团(读研期间,特约编辑)从事编辑工作,现谋稻粱于中国书法出版传媒。
出版专著《南船北马总关情:元代江西籍文人诗集序文整理与研究》(22万字)。在《人民政协报》《中国艺术报》《图书与情报》《图书馆杂志》《中国书法报》《中国书画》《书法报》《中国篆刻》《书法导报》《出版广角》《藏书报》等发表书画印艺术评论、图书评论70余篇,近30万 字。在《中华传奇》《武侠故事》《上海故事》《小小说月刊》《短小说》等发表中短篇武侠小说10余篇,20余万字。在《诗刊》《诗潮》《阳光》《辽宁青年》等发表诗歌近20首。另著有长篇奇幻武侠小说《断雨零云记》(未刊稿)。